练就“火眼金睛”:提升幼儿教师观察分析能力的秘诀
王心怡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高新区翰林幼儿园
摘要:教师要对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掌握幼儿发展状况,并关注幼儿在游戏活动之中的表现,对幼儿教师来说,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要锻炼自身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这是幼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此,笔者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述提升幼儿教师观察分析能力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提升;幼儿教师;观察分析能力
教师的观察分析包括直接的观察以及间接的观察,教师要从儿童的动作、表情和语言的分析,来获得儿童发展的状况。大部分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相关交流的方式,来观察幼儿在课程学习与游戏活动之中的表现,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一、提高专业素养,增强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观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幼儿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掌握观察的技巧与方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多种形式进行的。因此,要增强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就必须锻炼幼儿教师的各类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把握好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例如在组织幼儿开展“夏天来了”主题活动时,教师需要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喜欢玩什么游戏、做什么事情,以便有针对性地为幼儿提供合适的玩具、材料和指导等。在组织幼儿开展“美丽的秋天”主题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阶段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观察内容,如让小班幼儿认识秋天各种植物、识别秋天各种水果等;中班活动过程之中,教师则要引导幼儿观察秋天天气变化和树叶颜色变化,大班则要引导幼儿观察秋天天空中各种各样的云朵和颜色以及云朵颜色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1]。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提高专业素养,增强观察能力,这是提升幼儿教师观察分析能力的关键。
二、善于观察幼儿,提升观察水平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学会观察幼儿,用科学的方法了解幼儿。首先,教师要学会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包括孩子们的日常作息、行为举止、学习情况、游戏表现等。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等。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到孩子们喜欢玩什么、不喜欢玩什么以及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指导等。例如,在开展主题活动“水果宝宝去旅行”时,教师可以观察到孩子们对于水果的认识与喜爱程度,进而为后面开展活动做好准备。其次,教师要学会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具体情况。例如,在开展“小猫钓鱼”主题游戏时,幼儿们用不同颜色的蜡笔进行绘画表现,他们通过对绘画工具进行选择、涂鸦、装饰等方式描绘出一些小动物,包括小猫、小鱼、小虾。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幼儿画中发现他们擅长或者喜欢哪种颜色等信息。通过观察幼儿学习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到孩子们兴趣点及游戏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为孩子们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三、创新观察方法,提高观察实效
观察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观察的成效,因此,要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掌握科学有效的观察方法。《指南》指出:“观察是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善于运用观察等方法,了解幼儿在园生活和学习情况,支持幼儿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基于此,在观察活动中,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并不断创新,此举有助于获取更加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教师制定出幼儿教育教学的方案,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教师要在观察方法上下功夫,此举有助于提升幼儿教师观察的实效。
四、学会观察记录,促进专业成长
“记录”是指教师通过观察的方式,对儿童在其学习中所出现的各类行为进行观测,并经过分析、提炼和整理,把观测到的结果转变成有用的教学行为。通过对儿童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可以让教师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各种行为,为了对儿童的成长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和探究,力求在教学中做到扎实细致,提高自身的观察和分析水平。比如:课堂环境的营造,教师可以及时地把孩子们在自己的区域活动中产生的想法、做法和作品等进行记录。也可以将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幼儿在活动中有什么新的思路,幼儿的活动中有什么新的思想等这些都做好记录。同时,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之中,要对自身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诊断,针对自己在观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地对自己的视角、分析方式进行修正。在做笔记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自己的观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并且能够对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研究,以此来寻找一种幼儿游戏活动的新思路。教师要想在教学中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就必须要善于捕捉教学环节中的细节,仔细地去观察和剖析孩子的具体问题,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2]。
五、以游戏为载体,促进幼儿发展
游戏是儿童的一种主要的学习和发展的方式,在游戏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进行观察,例如对游戏内容的观察,游戏的组织,游戏的行为等。在游戏中,教师可以根据孩子所担任的角色,来判定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行为举止如何,他们的情感变化情况。在看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时,教师可以首先把手里的东西放下来,然后走开,花一段时间来想一想,弄明白为什么幼儿会这么做,他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在观察过程中,同时,教师也要避免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过度干涉,更不可询问幼儿为何如此表现。在幼儿说出自己的思想后,教师可以进一步结合幼儿的想法,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制定意见[3]。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通过对儿童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可以给教师们一些有用的资料,让他们能够从全方位把握幼儿的表现,并掌握幼儿在游戏活动之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意见以及建议,为提升幼儿教师观察分析能力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有利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程艳.实践取向视阈下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的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4, 40(10):13-17.
[2]周晶,王妤,郭力平.走向主观的幼儿教师观察:内涵,价值与逻辑理路[J].教师发展研究, 2024, 8(3):102-109.
[3]贺蓉.基于教师 发展教师——以提升教师观察和分析幼儿发展能力的教研活动为例[J].幼儿教育, 2023(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