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体育特长生专业训练与心理健康平衡的探索
韦远明
紫金县中山高级中学 517400
摘要:高中体育特长生作为学校体育项目中的佼佼者,其专业训练与心理健康的平衡问题备受关注。本文旨在探讨高三体育特长生在专业训练过程中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平衡,通过分析训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建议,以期帮助特长生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三体育特长生专业训练;心理健康平衡;探索
引言
高中体育特长生具备优秀的体育天赋和潜力,需要通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来发挥其最大能力。然而,在紧张的高三阶段,特长生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学业负担,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体育训练,这对其心理健康构成了严峻挑战。因此,如何在专业训练与心理健康之间找到平衡,成为高三体育特长生培养中的重要课题。
一、高三体育特长生专业训练的特点
首先训练强度大,高三体育特长生需要经历高强度的训练,以提高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其次训练内容多样化,训练涵盖了耐力、速度、力量、技术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提升特长生的竞技能力;再者竞争激烈:体育特长生之间竞争激烈,需要不断调整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竞技状态。
二、影响高三体育特长生专业训练与心理健康平衡的因素
(一)训练压力
专业训练的高强度和高难度是影响平衡的重要因素。随着高考临近,训练目标更加明确,教练对学生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大量重复性的训练动作和不断增加的训练负荷,使学生身体承受巨大压力,进而影响心理状态。例如,一些体育项目的特长生需要反复进行高难度动作练习,一旦出现失误就可能面临教练批评,这会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
(二)学业压力
虽然体育特长生对文化成绩要求相对较低,但要考上理想大学,仍需达到一定分数线。高三阶段文化课程进度加快、知识点增多,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既要完成训练任务,又要兼顾学业,精力分散,容易顾此失彼。当文化成绩不理想时,学生往往会陷入焦虑,影响训练心态。
(三)自身认知
部分体育特长生对自身定位不准确,过于看重专业成绩而忽视文化学习,或者相反。一些学生认为只要专业突出就能考上大学,从而放松对文化课程的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则因担心文化成绩拖后腿,过度投入文化学习,减少训练时间,导致专业水平下滑。这种错误认知破坏了训练与学习的平衡,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三、促进高三体育特长生专业训练与心理健康平衡的策略
(一)加强沟通交流
1.建立定期谈心制度:班主任要主动与体育特长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每周安排专门时间与学生一对一谈心。了解他们在训练和学习中的困难、困惑以及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例如,在谈心过程中,发现学生因训练受伤而情绪低落时,班主任要耐心倾听其烦恼,鼓励他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调整训练计划,帮助他树立信心。
2.组织主题班会:每月组织一次以“专业训练与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训练和学习中的经验和心得,互相交流感受。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支持。在班会上,班主任还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分享成功经验,激励学生正确面对困难。
(二)优化训练与学习安排
1.协调训练与学习时间:班主任要与体育教练和各科任课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合理的时间表。确保学生在保证训练质量的前提下,有足够时间进行文化学习。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课程表和训练安排,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和训练时段,避免出现时间冲突。同时,提醒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如课间休息、午休等,进行简单的知识复习。
2.个性化辅导:针对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基础薄弱的问题,班主任可以组织任课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的学科短板,制定专门的辅导计划,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对于训练成绩突出但文化成绩不稳定的学生,重点加强薄弱学科的辅导;对于文化成绩较好但训练遇到瓶颈的学生,协助其分析训练问题,提供针对性训练建议。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在班级内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邀请专业心理教师授课。课程内容包括应对压力、情绪管理、挫折教育等方面。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例如,在情绪管理课程中,教师可以教学生通过深呼吸、积极的自我暗示等方法缓解焦虑情绪。
2.心理拓展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心理拓展活动,如户外素质拓展、团队合作游戏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和训练压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心理素质。在户外素质拓展中,学生通过挑战高空项目等活动,克服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
(四)引导正确自我认知
1.开展生涯规划教育
为切实助力体育特长生找准未来方向,我们大力开展生涯规划教育。首先,借助专业的职业测评工具,从性格、兴趣爱好、运动天赋等多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精准挖掘他们潜在的优势与兴趣点。接着,定期举办专家讲座,邀请体育领域的资深学者、行业精英以及高校招生负责人走进校园。专家们详细剖析各类体育专业,如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管理、运动康复等的课程设置、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前景,同时解读各高校针对体育特长生的招生政策、录取标准和选拔流程。
以有体育教育专业倾向的学生为例,班主任深入分析该专业所需的文化成绩底线,告知学生不同层次高校对文化分数的具体要求,以及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的大致分数线。在专业技能方面,详细讲解体育教育专业注重的教学能力、运动技能示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让学生清晰知晓努力方向,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和训练计划,朝着目标稳步迈进。
2.树立榜样
在班级管理中,榜样的力量不容小觑。我们精心挑选那些在专业训练和文化学习两方面都表现卓越的学生作为榜样典型。比如,有的学生在省级体育赛事中屡获佳绩,同时文化成绩始终保持在班级前列,具备冲击重点高校的实力。
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宣传这些榜样的先进事迹。在班级黑板报上开辟“榜样风采”专栏,图文并茂地展示他们的奋斗历程和成功经验;利用班会课时间,邀请榜样学生分享自己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平衡训练与学习的心得;还制作榜样学生的短视频,在班级多媒体设备上循环播放。通过这些举措,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只要合理规划、坚持不懈,专业训练与文化学习完全可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鼓励其他学生以榜样为标杆,审视自身学习和训练策略,找出差距并加以调整,激发内在动力,努力追求全面发展。
四、结语
高三体育特长生在专业训练过程中,保持心理健康平衡至关重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加强心理辅导与支持、学会自我调节与放松以及营造积极向上的训练氛围等策略,可以有效帮助特长生实现心理健康平衡,提高训练效果,为未来的比赛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体育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心理素质的培养[A]. 黄磊.2023年现代化教育国际研究学会会议,2023
[2] 积极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应用[A]. 叶晓芸.课程教育探索学术论坛,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