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如何在课外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

康道

襄阳市第二十七中学 湖北襄阳 441000

摘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才能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提高核心素养;课外;辅导;改错;作业布置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才能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1.通过布置作业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作业是评价教学成果的一把重要尺子,是联系课下和课堂45分钟的桥梁,我们要尝试在布置作业时认真准备,深度分析,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对于生产及生活中的重要性,才能养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业具有激励,诊断和决策性,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不能求量,而是要追求质,要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作业布置必须求“精”,在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的同时,尽可能的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特别是对于一些可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了《多边形》这一节以后,对于镶嵌的研究,就不能纯粹的讲角度是多少,边长怎么样,而是让学生们自己去路边、去广场、去超市;去观察,去设计,去裁剪不同的多边形,自己动手拼凑,尝试多样性的镶嵌方式,在动手中学习,在快乐中研究,当然这样的作业反馈是很有难度的,想要合适的评价这些作业一定要老师提前做很大量的准备工作,也要储备大量的课外知识,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些努力一定是值得的!

作业的布置还要有多样性,通过多样性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兴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业的多样性包含知识的多样性和内容的多样性,比如说我们在学习了课题学习——图案设计之后就可以要求学生们自己选择基础图形去旋转去设计,而不是按照课本上面的半圆和三角形去旋转,尽量排除作业的单调性,提高作业的趣味性,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参与进来,从而在动手中,在学习中,在乐趣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通过课下辅导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把一些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让他们掌握独立学习的本领,课堂是讲授知识的主阵地,而总有那么一些学生将学习的热情带到课堂外,他(她)们走进办公室,走进食堂,继续探索学习的方法,他们对知识的索求孜孜不倦,所以教师在对这些学生的辅导时,要善于引导,善于设疑,善于评价,善于点拨,善于引人入胜,启发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通过辅导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其对数学的兴趣,才能用自己精湛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内部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励学生主动求知、主动探索、懂得学习要靠自己的道理,从而自觉主动的学习,进而增强核心素养

3.通过培养学生改错习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改错是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检查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改错习惯,填补学生对自我认知,对知识遗漏的反思空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查、自改的学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知错,认识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会犯错,以此作为前车之鉴,从而达到独立思考,自我检查,培养徐盛良好的改错习惯,填补他们作业中“改”的空白,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练、自查、自改的学习能力。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以下三部。1、知错:让学生检查自己在哪里出了错,培养学生养成做完题目自己检查的习惯,一般对书写结题过程计算的题目,老师不给学生指出具体错的地方,而是让学生自己检查自己的错误步骤,遇到填空选择题,要求学生先写出自己思考的过程,而后进一步分析错误原因,查错的过程也是再认识的过程,为了能够及时反馈,有的题目答案在做题以前给出,做完便知道正误;2、认错: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在哪个知识点出了错,这是改错的重要环节,是根除错误的重要保证,开始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时,主要侧重于自己学习上的态度,不管是哪个步骤出错,统统归结为“粗心”“马虎”“不认真”。学习态度不认真的是少数,而大多数错误是学生知识弱点或知识缺陷,这时要通过例子说明,那些错误,往往是自己不太熟悉的知识点,如果知识点足够熟练,就不会出错了,随后再次分析是哪个概念、定理,并有针对性的再次对知识点进行熟悉,这样认错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学习、再体会、在认识的过程,查漏补缺,加深认识3、改错:在作业本上把错误原因在题旁注明,再重新做一遍,把正确的过程写出来,比较醒目!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杜绝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但是可以想尽办法帮助学生避免犯错,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思维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李松《如何培养学生的改错习惯》

[2]王宝芹《如何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3]百度文库,韩潇《教师怎样指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