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项目经营中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协同策略研究

作者

李沛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广元 628017

摘要:在项目经营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有效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本文深入探讨项目经营中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协同策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阐述协同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协同策略,旨在提升项目经营的抗风险能力,保障项目目标的实现,促进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项目经营;风险控制;管理;协同;策略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项目规模和复杂性增加,项目经营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进度延误、成本超支和质量不达标等问题。风险控制关注应对已识别风险,如规避、减轻、转移和接受;风险管理则包括规划、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全过程。两者虽侧重点不同,但紧密相关,协同作用能更有效地应对风险。本研究探讨项目经营中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协同机制,识别问题并提出策略。通过协同,提高项目应对风险能力,降低损失,保障项目顺利进行,提升成功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为项目管理领域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推动管理水平提升。

一、项目经营中风险控制与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缺乏协同意识

许多项目团队对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协同重要性认识不足,将两者视为孤立的工作环节。风险控制人员专注于处理已发生的风险事件,而风险管理人员则侧重于风险的前期识别和评估,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例如,在一个建筑项目中,风险控制人员在处理施工事故时,未及时与风险管理人员沟通,导致未能从整体上分析事故原因,也无法对类似风险进行有效预防。

(二)信息沟通不畅

风险控制与管理涉及不同部门和人员,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或延误。风险管理人员获取的风险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传递给风险控制人员,导致风险控制措施滞后。同时,风险控制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也难以及时反馈给风险管理人员,影响后续风险评估和管理策略的调整。如在软件开发项目中,市场风险信息从市场调研部门传递到风险控制团队时已经过时,使得应对措施无法有效实施。

(三)流程不协同

风险控制和管理各自的流程缺乏有机整合。风险评估结果不能直接指导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风险控制过程中的经验也未能及时融入风险管理流程。例如,在一个新产品研发项目中,风险管理团队制定的风险应对计划与风险控制团队实际执行的操作流程不一致,导致资源浪费和风险应对效率低下。

(四)资源分配不合理

项目资源在风险控制与管理之间分配不合理。有时过度重视风险控制,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应对突发风险,而忽视了风险管理的前期工作,导致风险不断涌现。相反,有时过于注重风险管理的规划和评估,而在风险控制的资源投入上不足,使得风险发生时无法有效应对。在一个能源项目中,大量资金用于风险评估软件的购买和专业人员聘请,而在风险控制的设备和应急物资储备上投入较少,一旦发生风险事件,难以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二、项目经营中风险控制与管理协同的重要性

(一)提高风险应对效率

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协同能够使风险信息及时共享,风险应对措施得以快速制定和执行。当风险管理人员识别出风险后,风险控制人员可以立即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了信息传递的延误和工作的重复,提高了风险应对的效率。例如,在一个电商促销项目中,风险管理人员提前预测到物流压力过大的风险,及时与风险控制人员协同,提前安排增加物流配送人员和车辆,有效避免了物流延误的风险。

(二)降低风险损失

协同策略有助于从整体上优化风险应对方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通过协同,能够综合考虑风险的各个方面,制定出更全面、更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如在一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风险控制与管理协同制定了针对恶劣天气风险的应对方案,包括提前储备物资、调整施工计划等,有效降低了恶劣天气对项目进度和质量的影响,减少了经济损失。

(三)保障项目目标实现

有效的协同可以确保项目在风险可控的环境下顺利推进,保障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等目标的实现。风险控制与管理共同为项目目标服务,通过协同工作,及时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风险问题,使项目按计划进行。在一个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中,风险控制与管理协同应对技术难题和人员变动等风险,保证了项目按时上线,达到了预期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三、项目经营中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协同策略

(一)树立协同理念

项目团队应加强对风险控制与管理协同重要性的宣传和培训,使全体成员树立协同理念。通过组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活动,让项目成员深刻认识到两者协同对项目成功的关键作用。例如,定期开展项目风险协同管理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提高团队成员的协同意识。

(二)建立协同信息平台

搭建统一的风险控制与管理信息平台,实现风险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传递。该平台应整合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等功能,方便不同部门和人员获取和更新风险信息。风险管理人员可以将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录入平台,风险控制人员能够实时查看并根据结果制定控制措施。同时,风险控制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也能及时反馈到平台,为风险管理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例如,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建立风险协同管理模块,实现风险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

(三)优化协同流程

对风险控制和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整合,使其相互衔接、协同运作。在风险评估阶段,充分考虑风险控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风险控制阶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反馈给风险管理流程,以便对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进行调整。例如,制定统一的风险协同管理流程手册,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和工作要求,确保流程的顺畅运行。

(四)合理分配资源

根据项目风险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合理分配风险控制与管理所需的资源。在项目规划阶段,对风险控制和管理的资源进行统筹安排,确保资源的均衡投入。同时,根据风险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资源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通过建立风险资源分配模型,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结论

项目经营中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协同策略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为解决协同意识不足、信息沟通不畅、流程不协同和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采取树立协同理念、建立信息平台、优化流程和合理分配资源等措施,可提升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协同效果。项目团队应重视协同工作,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协同策略,增强项目抗风险能力,确保目标实现。随着项目管理技术进步和复杂性增加,需持续探索和创新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协同模式和方法,以更有力支持项目经营。

参考文献:

[1]何翠超.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协同机制研究[J].财讯, 2024(20).

[2]陆怡雯.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协同研究[J].财会学习, 2024(16):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