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教学策略与学生思维发展

作者

张高平

吉林省农安县新农乡初级中学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数学思想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积极渗透和应用数学思想。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重要学科,其中数和形是基本研究对象,二者密切相关。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应用数和形间的对应关系解决问题,是一种重要是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积极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维发展

一、借助数形结合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与小学数学不同,初中数学理论知识抽象性强,甚至部分知识超出了学生的认知,使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困难,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慢慢地学生将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这将阻碍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清晰的展示数量关系变化过程,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生数学学习难度。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这一课时,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口述枯燥的理论知识,将会增加学生学习难度。为避免该问题的发生,教师可以使用数形结合思想讲解有理数知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具体而言,教师在介绍什么是有理数时,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利用数轴直观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数形结合游戏活动,如在组织“有理数接力赛”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使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此外,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多个合作学习小组,要求小组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共同完成实地测量任务,这样学生将会在动手操作中密切联系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提升有理数知识学习有效性。教师在本节课教学中,利用数形结合方式直观展示枯燥的理论知识,结合教学内容积极组织游戏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助力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知识。

二、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增强学生解题能力

当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会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期望学生在反复解决相同类型问题时可以有效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实际上,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合理的,在完成大量习题中,学生会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这会阻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师要积极开展自主探究训练,鼓励学生在训练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不同类型的问题,慢慢的学生会发现数学问题解题规律,也会提高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深度,加快数学问题解答速度。

例如,在学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课时,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解题教学中积极融合数形结合思想,助力学生应用所学知识顺利解决问题,做到举一反三,实现思维发展。如在学习完一元一次方程知识后,教师给出以下生活问题:

小名一共买了11支笔,其中自动铅笔每支1.5元,圆珠笔每支2元,小莹一共花了19元钱。求小明每种笔各买了多少?在解答该问题中,教师指导学生数形结合思想。首先明确已知条件,分析他们与变量间的关系,设自动铅笔的数量为x,圆珠笔的数量为y,并列出以下两个方程:x + y = 11 1.5x + 2y = 19。随后使用数形结合思想解这个方程组,具体步骤为:第一步,画出一个二维坐标系,横轴表示自动铅笔的数量x,纵轴表示圆珠笔的数量y。第二步,在坐标系上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会经过点(0,11)和点(11,0),因为当x=0时,y=11;当y=0时,x=11。第三步,根据第二个方程1.5x + 2y = 19,画出另一条直线。第四步,找到交点,交点对应的x值是6,y值是5。第五步,验证答案,显示结果。在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中,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和探究实现从形到数的转化,也会成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提升学生逻辑分析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三、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记忆概念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记忆大量的公式、概念等,而这些概念往往晦涩抽象,而学生在解决问题在需要熟练掌握和了解。基于此,教师可以应用数形结合策略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数学的概念。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使用图像表示数学公式、数学概念,从而将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易懂。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这一课时,本节课中涉及的一次函数概念和公式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直接记忆和理解。为此,教师要有效实施数形结合策略,将一次函数y=kx+b(其中k和b是常数,k≠0)‌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相对应,让学生通过观看直观图形感受一次函数的变化规律和性质。具体来说,教师要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图像的变化趋势,理解函数的增减性、截距等性质。如当k>0时,函数图像是上升的,表示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函数图像是下降的,表示y随x的增大而减小。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记忆一次函数公式,使学生清晰理解公式中符号的作用。

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数学概念,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丁保华.利用数形结合思想促进初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3):21.

[2]林波.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究[C]//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1年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期).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实验学校;,2021:2.DOI:10.26914/c.cnkihy.2021.021334.

[3]冉新喜.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教学策略与学生思维发展[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5,(01):114-116.

[4]张力维.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3):134-136.

[5]魏秀华.智慧教室环境下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实践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08):26-28.DOI:10.13492/j.cnki.cmee.2022.0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