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煤矿通风系统优化设计及工程实践

作者

于章庆 陈凯 张荣坤

泰安众诚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煤矿通风系统的核心任务是提供新鲜空气、排出矿内有害气体和粉尘,从而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然而,由于矿井内部环境复杂多变,通风系统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已成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就此展开了论述,以供参阅。

关键词:煤矿;通风系统;设计;实践

引言

煤矿通风系统作为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核心任务是提供新鲜空气、排出有害气体和粉尘,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地质条件的复杂化,传统通风系统逐渐暴露出效率低下、能耗高、抗灾能力弱等问题。因此,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成为提高矿井安全水平和生产效率的必然选择。

1.煤矿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理论

1.1优化设计原则

(1)系统简单可靠是首要原则。通风系统应通过合理规划与布局,尽可能简化结构,减少不必要的设备与环节,从而降低故障发生概率,大幅削减维护成本。同时,要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与设备,构建稳固的系统架构,确保在面对各类突发状况,如瓦斯浓度异常、火灾隐患等紧急情况时,通风系统能够迅速响应,稳定运行,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与矿井的正常生产。

(2)经济合理原则同样关键。在确保安全万无一失的基础上,需全方位考量成本投入。从设备选型、安装调试到日常运行维护,都要精打细算,优化资源配置。例如,选用高效节能设备,既能满足通风需求,又能降低能耗成本。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煤矿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3)适应性强也是重要原则。鉴于矿井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作业环境随时可能因开采进度、地质构造变化而改变,通风系统必须具备高度的灵活性。能够依据实际情况,快速、精准地调整通风策略,如灵活调节风量、风压,及时应对不同区域的通风需求,确保通风效果始终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1.2优化设计的方法与流程

1.2.1现场调研与数据分析

深入煤矿现场,全方位收集矿井地质条件数据,涵盖煤层赋存、断层分布、岩石特性等。细致勘查作业环境,包括采掘工作面布局、巷道走向与长度等。同时,精确测定通风设备性能参数,如通风机的风量、风压、功率,通风管道的材质、管径、阻力系数等。运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对海量数据进行整理、筛选与分析,挖掘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为后续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筑牢坚实的数据基础,确保优化方案贴合矿井实际情况。

1.2.2数学模型建立

依据收集的矿井实际数据,运用流体力学、热力学等专业知识,构建精准的通风系统数学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风流在巷道中的流动规律,如风流的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等,同时融入通风设备性能参数,精准描述风流状态与通风设备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数学模型,能够直观呈现不同工况下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为智能算法优化求解提供清晰的模型框架,助力探寻最优通风策略。

1.2.3智能算法应用

引入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等先进智能算法,对已建立的通风系统数学模型展开优化求解。遗传算法模拟生物进化过程,通过选择、交叉、变异等操作,在解空间中搜索最优解;神经网络则模仿人脑神经元结构与工作方式,对复杂非线性关系进行学习与预测。利用这些智能算法,不断迭代优化通风系统的风量分配、通风设备运行参数等关键指标,快速高效地得到契合矿井实际需求的最优通风策略,提升通风系统整体效能。

1.2.4仿真模拟与验证

借助专业的通风系统仿真软件,如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优化后的通风系统进行模拟。在软件中精准设置矿井巷道模型、通风设备参数、风流初始条件等,模拟不同工况下风流在通风系统中的流动情况。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际需求,验证优化方案的可行性与预期效果。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优化策略,再次进行模拟验证,直至通风系统达到高效、稳定、安全运行的设计目标。

2.煤矿通风系统优化实践案例

2.1案例背景

某煤矿因通风系统老旧、效率低下,导致矿井内有害气体浓度超标,严重影响了矿井安全和生产效率。为改善这一状况,该煤矿决定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2.2优化方案与实施

通风设备升级方面,传统风机往往能耗高、效能低。如今更换为高效节能风机刻不容缓,这类风机运用先进的空气动力学原理,优化叶轮设计,降低风阻,同时搭载高性能电机,具备出色的调速与节能特性。一经投入,可大幅提升通风效率,在减少能耗的同时增加风量,为井下作业环境提供充足清新空气,有效稀释有害气体,保障安全生产。

通风网络优化需依据矿井地质条件、巷道分布等实际情况,重新规划通风路线。对通风阻力大的巷道,可通过扩刷断面、清理杂物来降低摩擦阻力,合理调整风门、风窗等通风构筑物的位置与状态,减少风流迂回和短路现象,经通风网络解算模拟,找到最优布局,提高通风量,确保各区域通风稳定。

智能化改造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与自动化技术,引入智能化通风管理系统。在通风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参数与环境数据,传输至地面监控中心,经大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处理,自动调节通风设备运行状态,实现远程监控与自动调节,提升通风系统响应速度与控制精度,降低运维成本,让通风管理更智能高效。

2.3实践效果评估

经过优化设计与实践,该煤矿通风系统效率显著提高,矿井内有害气体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智能化通风管理系统的引入,使得通风管理更加便捷高效,降低了人工干预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是提高矿井安全水平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通风系统的全面优化。未来,随着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通风系统优化设计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继续深化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推动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玉龙.煤矿通风系统优化设计及降阻改造[J].能源与节能.2024(09):88-90,94

[2]李焕.煤矿通风系统优化设计对瓦斯防突的影响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4(05):0078-0081

[3]王建伟.煤矿井下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研究[J].矿业装备.2024(07):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