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型材料在水下无人潜航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技术

作者

刘豫林 袁虎成 呼风强 谢正勇

无锡市远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江苏无锡 214100

摘要:随着科技持续进步,水下无人潜航器在海洋勘探和军事侦查等多个领域逐渐展现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集中在新型材料在水下无人潜航器结构设计方面的技术应用,并对材料科学在水下无人潜航器设计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的分析。

关键词:新型材料;水下无人潜航器;结构设计

引言

水下无人潜航器在海洋侦查和军事装备领域具有核心地位,其突出的优点是其卓越的隐蔽性和持久的航行能力。随着海洋资源的持续开采和军事需求的逐步增长,人们对水下无人潜航器的性能标准也逐步提升。潜航器的结构设计依赖于特定种类的材料,这些材料的特性将直接影响潜航器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水平。因此,探索新型材料在水下无人潜航器的结构设计中的技术应用显得尤为关键。

一、水下无人潜航器结构设计要求

1.高强度和高刚度

由于水下环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潜航器必须能够承受水压力、海流冲击以及与海底地貌碰撞等多重压力。因此,潜航器的结构材料必须具有出色的物理强度和刚度,以确保潜航器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2.良好的耐腐蚀性

海水中的盐分、微生物和化学元素对金属材料具有很强的侵蚀作用,长时间的浸泡可能会导致材料性能下降,甚至失效。因此,选择具有出色抗腐蚀特性的材料变得至关重要,它是延长潜航器使用寿命的关键要素。

3.良好的密封性

在进行水下作业的过程中,该设备必须拥有出色的防水和密封性能,以确保海水不会渗透到电子系统、机械部件和电池舱等关键区域,从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避免因潮湿导致内部环境加速组件老化。

二、新型材料在水下无人潜航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1.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因其轻便、高强度、出色的耐腐蚀能力和卓越的减震性能,在水下无人潜航器的结构设计中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例如,碳纤维增强塑料,这种材料不仅显著减轻了潜航器的整体重量,提升了其机动性和持久性,而且由于其出色的抗疲劳特性,确保了在长时间的水下操作中其结构的稳定性。此外,通过对纤维的排列和层叠顺序进行细致的调整,能够将多种复杂形态和功能进行融合。例如,为了降低水流带来的阻力并增强潜航器在水下的推进能力,可以考虑采纳流线型的外壳设计。

2.高强度合金

面对深海极端条件下的压力问题,选择如钛合金(例如Ti-6Al-4V)这样的高强度合金和不锈钢材料(例如超级马氏体不锈钢)已经成了首选。这些材料不仅拥有出色的强度和抗腐蚀能力,在深海高压条件下仍能维持其结构的完整性,同时也展示了卓越的韧性,能够有效地抵抗水下撞击和突发冲击,确保潜航器的内部结构不受损害。此外,这些合金在经过精细的轻量化处理后,有助于增强潜航器的机动能力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3.形状记忆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SMA)是一种先进的智能材料,具有在特定温度环境下恢复其原始形态的能力,这种独特的属性被巧妙地应用于水下无人潜航器的自适应设计和控制系统中。例如,通过在鳍部或推进装置中嵌入SMA线或薄膜,可以根据不同的水深或任务需求自动调整形状,从而优化浮力和推力比,实现更高效的航行控制。此外,SMA还拥有阻尼减振的特性,这有助于在水下工作时显著减少噪音和震动,进而增强其不易被察觉的特性。通过对加热元件的精准控制,操作人员具备了远程调整SMA形状的能力,这为潜航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4.纳米材料

由于纳米材料所具备的特殊物理和化学特性,它们在增强水下无人潜航器性能方面展示了极大的潜力。在众多材料中,纳米陶瓷因其出色的强度、硬度和抗腐蚀特性,被广泛认为是制作潜航器外壳和推进系统的首选材料。通过精确地控制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分布模式,设计出轻便且稳定结构,这将有助于显著降低水流的阻力,进而提升航行的效率。另外,借助智能纳米涂层的应用,能够主动地改善其表面属性,例如降低摩擦和阻止生物附着,这将有助于延长潜航器在水下环境中的使用寿命和保养周期。

三、新型材料在水下无人潜航器结构设计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1.多功能化

展望未来,水下无人潜航器的设计将更加重视多功能集成的重要性。这涉及使用多种传感器(例如声呐、红外、激光雷达等)来全面感知复杂的海洋环境,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潜航器利用集成推进系统达到了高效率和灵活的机动操作;通过采纳模块化的设计哲学,能够根据任务的具体要求,快速地替换或增加功能模块。另外,鉴于海洋资源的勘查和保护需求,未来的潜航器可能会整合水声通信、能量采集(例如利用海水温差发电)等功能,从而实现一机多用,极大地提高任务的执行效率和灵活性。

2.智能化

随着水下无人潜航器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已经开始显现其重要性,并逐渐成为关键的发展趋势。潜航器成功地结合了先进的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手段,例如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这让它有能力独立地设计复杂的任务,适应各种不同的场景,并能够预测和修复可能出现的故障。例如,通过使用强化学习算法来优化路径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使用并增强工作效率;经过对以往数据的深度剖析,预测设备可能面临的各种故障,并据此提前实施预防性措施,从而降低维护成本。此外,借助物联网的尖端技术,实现了远程监控和实时信息反馈的能力,这为操作人员提供了实时调整策略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3.绿色环保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加强,水下无人潜航器的设计也将更加重视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涉及利用生物可分解的物质来降低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致力于研发既高效又低噪声的推进系统,旨在降低噪音污染以及对海洋生物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研究如何将如太阳能和潮汐能这样的可再生能源转换为潜航器的能源,进而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通过对设计和生产工艺的优化,降低不必要的材料和能源消耗,从而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增强环境保护性能。

四、结语

在设计水下无人潜航器的结构时,新型材料被广泛采用,这不仅促进了技术创新,还为海洋探索提供了更高效、安全、智能的方案。随着材料科学的持续发展和跨学科的深度融合,未来的水下无人潜航器设计将变得更加轻便、智能和隐蔽,从而能够在更广泛的海洋环境中完成各种复杂和多样的任务。此外,这也为材料的研发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标准,例如,需要开发具有更高强度、更出色的耐腐蚀性能和自我修复功能的材料,以满足深海极端条件和长期运营的需求。总之,持续对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是提高水下无人潜航器性能的关键因素,并将为水下探索开启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王振宇,林娇,戴煜宸,等.水下无人潜航器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格栅结构的制备与分析[J].  2021.

[2]付佳杰.无人潜航器对材料的需求与应用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 2022(004):037.

[3]李红烨,罗永达.无人潜航器发展与材料选用研究[J].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 2017(4):37-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