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
贾世如 陈慧茹
1.上海乘山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120 2.兴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00
摘要:建筑工程测量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关键基础环节,其测量结果的精准性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与进度。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测绘新技术不断涌现,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以及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为建筑工程测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深入探讨了这些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旨在推动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持续创新,提升建筑工程测量水平,助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绘新技术;有效应用
1 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优势
1.1 提高测量精度
测绘新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建筑工程测量的精度。例如,GPS技术在静态测量模式下,平面定位精度可达毫米级,高程精度可达厘米级;全站仪的测角精度一般可达几秒,测距精度可达毫米级;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获取物体表面大量高精度的点云数据,其精度也能满足建筑工程测量的要求。高精度的测量结果为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质量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有助于确保工程质量,减少因测量误差导致的工程问题。
1.2 提升测量效率
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测绘新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测量效率。例如,利用卫星遥感和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地形测绘,能够快速获取大面积的地形数据,相比传统的地面测量方法,效率提高数倍甚至数十倍。在施工放线和变形监测中,GPS-RTK技术和全站仪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测量点的坐标,减少了测量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三维空间数据,大大缩短了数据采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1.3 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测量
测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筑工程测量逐渐向自动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一些先进的全站仪和GPS接收机具备自动观测、数据传输和处理功能,测量人员只需在仪器上设置好参数,仪器即可自动完成测量工作,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处理。GIS技术和相关软件能够对测量数据进行自动化分析和可视化表达,为工程决策提供直观准确的信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智能化的数据处理软件,能够自动识别和提取物体的特征信息,实现对建筑结构的自动检测和分析。这种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测量方式不仅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效率,还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1]。
1.4 丰富测量数据维度
测绘新技术能够获取丰富多样的测量数据,为建筑工程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例如,卫星遥感影像和航空摄影测量数据不仅包含地形信息,还能反映地物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等,有助于对建筑工程周边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的点云数据能够真实反映物体的三维形态,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建筑物的表面形状、尺寸、体积等多种信息,为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测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支持。
2 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各阶段的应用
2.1 规划设计阶段
(1)地形测绘
传统地形测绘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而利用测绘新技术则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例如,采用卫星遥感影像结合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面积高精度的地形数据,通过数据处理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为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提供直观准确的地形基础资料。同时,利用GIS技术对地形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提取地形坡度、坡向、水系分布等信息,辅助设计师进行场地规划和建筑布局设计。
(2)工程选址与可行性研究
测绘新技术在工程选址和可行性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项目周边地理环境、地质条件、交通状况等多源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能够评估不同选址方案的优劣。例如,分析不同选址方案与周边基础设施的距离、地形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地质稳定性等因素,为工程选址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工程建设风险。
2.2 施工阶段
(1)施工放线
全站仪作为常用的施工放线工具,具有高精度、操作简便的特点。在施工放线过程中,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在实地设置测量控制点,利用全站仪精确测量出建筑物各轴线的位置,并进行标记。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实时动态定位(RTK)技术在施工放线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RTK技术能够在野外实时获取测量点的三维坐标,无需通视,大大提高了施工放线的效率和精度,尤其适用于大面积场地和复杂地形的施工放线工作[2]。
(2)施工过程监测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的变形、沉降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GPS技术和全站仪都可用于建筑物变形监测。利用GPS技术建立变形监测网,通过对设置在建筑物关键部位的GPS监测点进行定期观测,能够实时获取建筑物的位移、沉降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变形异常情况。全站仪则可用于对建筑物的垂直度、倾斜度等进行测量,通过定期测量对比,掌握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情况。此外,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也可用于施工过程监测,通过对施工区域进行定期扫描,生成点云数据,与设计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及时发现施工偏差,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3)建筑构件安装测量
全站仪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构件安装测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站仪可用于精确测量建筑构件的安装位置、垂直度等参数,确保构件安装符合设计要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则可在构件安装前对安装位置进行扫描,获取实际安装空间的三维数据,与构件设计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提前调整安装方案,提高构件安装的准确性和效率。例如,在大型钢结构场馆建设中,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钢构件的加工精度进行检测,并在安装过程中实时监测安装位置,确保整个钢结构场馆的安装质量。
2.3 竣工验收阶段
(1)工程质量检测
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阶段,需要对建筑物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以确定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测绘新技术为工程质量检测提供了更高效、准确的手段。例如,利用全站仪对建筑物的轴线、标高、垂直度等进行复核测量,检查是否存在偏差;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建筑物的整体外观和内部结构进行扫描,生成三维模型,与设计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检测建筑物的尺寸、形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缺陷。此外,通过对建筑物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估建筑物在竣工后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竣工图绘制
传统的竣工图绘制主要依靠人工测量和绘制,工作量大、效率低且容易出现误差。利用测绘新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竣工图绘制的效率和精度。例如,通过对建筑物进行三维激光扫描,获取建筑物的详细三维数据,结合CAD等绘图软件,能够快速生成准确的竣工图。同时,利用GIS技术可以将竣工图与其他工程资料进行整合管理,方便后续的查询、分析和利用[3]。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为建筑工程建设带来了诸多优势,显著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效率,推动了建筑工程测量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建筑工程行业应积极应对挑战,加大对测绘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完善技术标准与规范,充分发挥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优势,为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韩鹏圆. 建筑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 [J]. 中华建设, 2025, (02): 131-133.
[2]李品. 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J]. 房地产世界, 2024, (10): 146-148.
[3]陶茜. 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J]. 工程与建设, 2024, 38 (01): 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