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老旧建筑电气改造施工中的难点及应对策略研究

作者

卢晓亮

210282198605073415

摘要:老旧建筑电气改造施工是城市更新与建筑功能升级中的重要环节,推进过程中却常常伴随多种挑战浮现,文中围绕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应对措施,从而为实际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并起到操作层面的指引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安全性及运行稳定性得到了加强。

关键词:老旧建筑;电气改造施工;难点;应对策略

一、老旧建筑电气改造施工的难点

1.1 历史保护与现代需求的平衡

老旧建筑电气改造施工中,平衡历史保护与现代需求的过程充满复杂性与微妙感,这不仅是技术上的棘手问题,还牵涉文化、社会以及经济等多重维度,在实施改造时必须同时顾及建筑的历史价值和现代电气的安全性及其功能性需求,可考虑遵循“最小干预”的理念,即在维护建筑原始面貌的前提下注入现代电气技术,像使用隐蔽布线和小型化设备来减少对建筑结构的破坏,还可采用“适应性再利用”方式,解析建筑的历史背景与功能特点,制定出既能满足现代电气规范又不损害其历史价值的改造方案,在具体实践中需不断尝试创新方法,确保历史建筑在电气改造后仍保留原有的历史韵味并适配现代生活所追求的舒适与安全。

1.2 空间限制与材料老化问题

老旧建筑电气改造施工中,空间局限与材料老化问题显得尤为棘手,这不仅给技术实施增添了障碍,也对项目管理施加了更高要求,例如某历史建筑的电气线路由于长期使用,绝缘层老化严重,安全隐患凸显。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非开挖技术被应用,施工团队选择在旧管道内铺设新型电缆,这种方式兼顾了建筑的历史风貌,同时满足了现代电气安全规范,还引入材料老化分析模型,通过科学计算和模拟推测出剩余使用寿命,从而合理制定更新计划,在改造进程中,既要尊重历史特征,也需融入先进且实用的技术手段,实现历史保护与当下需求之间的微妙平衡。

1.3 电气线路更新的技术难题

老旧建筑电气改造施工中,空间局限与材料老化问题显得尤为棘手,这不仅给技术实施增添了障碍,也抬高了项目管理的要求,尤其是面对历史建筑这类特殊对象时,电气线路经过长时间使用,绝缘层老化的状况通常较为严峻,成为潜藏的安全威胁,为化解这些问题,施工方采取了非开挖的先进技术,在既有管道内布置新式电缆,这种方案在保留建筑历史风貌的同时,又满足了当代电气安全规范,还启用了材料老化分析模型,通过科学运算与模拟预测材料的剩余寿命,并依此制定出适宜的更新计划,在改造过程中需权衡历史价值与技术先进性、实用性之间的张力,力求实现历史保护和现代需求的适配融合。

二、老旧建筑电气改造施工中的难点的应对策略

2.1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老旧建筑电气改造施工中,安全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的地位关键且不可替代,直接关乎工程能否有序推进,电气系统老化、设备过时以及设计漏洞等问题在老旧建筑中屡见不鲜,加之施工场地通常较为局促,多重因素叠加致使触电、火灾等安全隐患显著增加,要想有效规避这些潜藏的威胁,开展细致入微的风险评估便成为实施防范手段的重要前提,通过这种方式可为后续工作铺平道路的同时也提供了针对性的保障。

风险评估环节可借助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以及其他模型工具,这些方法有助于揭示潜藏的风险点与事故触发链路,同时还能为制定防范策略提供依据,施工团队成员需定期投身于安全培训之中,以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并确保其对应急情况下的处理方式烂熟于心,当科学化风险评估得到落实且预防手段严格执行时,老旧建筑电气改造项目便能朝着更安全的方向推进,这不仅是确保历史建筑电气系统符合现代使用需求的关键步骤,更能保护建筑内蕴的历史价值,促成历史韵味与现代化元素的和谐共存。

2.2 质量控制标准与监督机制

老旧建筑电气改造施工中,质量控制标准与监督机制成为决定成败的核心因素,前期工作需构建完善的质量规范,范围包括材料选用、工艺要求以及最终验收等环节,比如安装细节就可以借国际电气规范中的条目加以细化,从而确保改造后系统既可靠又高效,第三方专业监理团队在实时过程监控中的作用变得不可或缺。实操阶段若融合PDCA循环方法,则能实现质量的持续优化,再加上BIM技术介入对整体改造流程进行精确化模拟和动态管理,进而显著减少偏差与重复返工的发生,这一套方法组合无疑让体系更具实用性和效率感。

2.3 建立电气系统的定期检查与维护制度

老旧建筑电气改造施工过程中,电气系统的定期检查与维护直接关乎长期安全运行,依据国际电气安全规范,电气系统每年必须接受至少一次全面排查以消除潜在隐患,在历史建筑中若遇到线路老化和材料性能衰退较为严重的情形,则可能需要酌情提高检测频次,现代化技术手段诸如红外热像仪或超声波检测设备可精准捕捉故障点,大幅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制定维护机制时应整合科学分析模型,例如故障树分析(FTA)这类工具,以便从整体上探索并评估电气故障的发生概率与后果发展趋势,同时需将用户培训嵌入管理体系中,因为提升设施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和正确操作能力可通过系统的教育与宣传达成,从而有效降低误操作对安全的威胁。

2.4 教育使用者正确使用电气设施

在老旧建筑电气改造施工中,教会使用者科学操作电气设施成为巩固改造效果的重要环节,历史建筑的电气线路长期磨损和老化,又存在现代设备多样化带来的复杂性,使用者若缺乏必要的正确操作知识,安全隐患极易显现或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持续开展教育和培训活动不可或缺,例如普及插座规范使用的常识、避免过载使用电路以及定期检查电线插座状态等知识体系。通过这些方式能显著降低电气事故风险,而剖析某个因错误操作引发电气火灾的历史建筑实例,更能让人切实感受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这也进一步突显了强化用户培训意义。

培训过程中可融入模拟情境,让使用者直接操练电气设备,借此实践形式深化其对安全操作规程的领会,另外为吸引使用者积极参与电气安全管理,不妨设立奖励机制,向长期遵循电气安全规范的使用者授予荣誉或奖赏,运用这些办法,既能提升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又可以锤炼他们的自我防护本领,进而为老旧建筑电气改造施工的顺利进行筑牢根基。

结语:

老旧建筑电气改造施工充满挑战与难点,实施改造的过程中历史价值、结构特性以及电气系统现状都是绕不开的考量因素,它们影响着最终的改造方案。而采用创新性的施工技术及装备成为必然选择,同时,在安全管理上多下功夫并强化质量把关也显得尤为关键。

参考文献:

[1]梁超,曾凡奎.绿色建材在老旧小区住宅建筑改造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5,(01):102-104.

[2]林嘉俊.既有建筑电气节能改造方案[J].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2024,(1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