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谭军 王斌
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林业总场清河林场 辽宁铁岭 112000
摘要:森林资源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组成部分,对维护生态平衡、提供生态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诸多问题,严重威胁着森林资源的安全。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对于森林防火,强调加强宣传、落实责任和完善救援体系;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提出物理与生物防治结合、培训专业人员、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监测预警体系以及应用大数据防治等措施,旨在为森林资源的保护提供有效参考,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对策
1森林防火对策
1.1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是预防森林火灾的基础工作,要优先利用多种媒体渠道进行广泛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定期播放或刊登森林防火公益广告、新闻报道和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森林防火重要性的认识。例如,在森林防火期内,电视台可以每天定时播放森林防火宣传片,提醒观众注意野外用火安全。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发布森林防火信息、科普知识和火灾案例,扩大宣传范围和影响力。另外,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学校、社区、林区周边村庄等地组织森林防火知识讲座、培训和演练,向学生、居民和林区群众传授森林防火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另外,还可以在林区设立宣传牌、警示标语等,时刻提醒进入林区的人员注意防火。
1.2 严格落实防火责任
严格落实防火责任是确保森林防火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政府应建立健全森林防火责任制,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的防火职责。将森林防火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对森林防火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因工作不力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林业部门要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制定完善的森林防火预案和管理制度。加强对林区的巡查和监管,严格控制野外用火,对违规用火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同时,要加强与公安、消防、气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森林防火工作合力。林区经营单位和个人要落实自身的防火责任,加强对所属林地的防火管理。配备必要的防火设备和人员,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1.3 完善森林防火救援体系
完善的森林防火救援体系是应对森林火灾的重要保障,要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建立专业的森林消防队伍和半专业的应急扑火队伍。加强对消防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其灭火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要配备先进的森林防火设备和器材,如消防车、灭火机、防火服等,提高灭火效率和安全性。建立健全森林火灾监测预警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监测站等手段,实时监测林区火情。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及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提前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信息。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科学组织扑救,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火势,减少火灾损失。另外,还要加强森林防火物资储备管理,建立物资储备库,储备足够的灭火物资和救援设备。定期对物资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物资的完好和有效。
2森林病虫害有效防治对策
2.1 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
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方法,二者相结合可以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各种物理手段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例如,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捕害虫;利用害虫的趋化性,使用糖醋液诱杀害虫。同时,还可以采用人工摘除病叶、虫苞等方法,减少病虫害的侵染源。生物防治则是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可以引入害虫的天敌,如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鸟类等,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例如,在松毛虫防治中,可以释放赤眼蜂来寄生松毛虫卵,降低松毛虫的繁殖率。另外,还可以利用微生物农药,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等,防治森林害虫,这些微生物农药具有无污染、对天敌安全等优点,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2.2 培训病虫害防治专业人员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实施,要加强对病虫害防治专业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参加培训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学习最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方法,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培训内容应包括病虫害的识别、监测、防治技术以及农药的合理使用等方面。通过培训,使专业人员能够准确识别常见的森林病虫害,掌握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时,要加强对基层林业工作人员和林农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现场培训等方式,向他们传授病虫害防治知识。
2.3 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质量
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能力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增加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资金支持,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资金主要用于购置防治设备、药剂,开展监测预警工作,以及培训专业人员等方面。同时,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建设完善的森林病虫害监测站点,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如自动虫情测报灯、气象站等,实现对病虫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加强农药仓库、防治设备存放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药和设备的安全储存和使用。另外,还要加强林区道路建设,提高防治人员和设备的通行能力,便于及时开展防治工作。
2.4 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
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是及时发现和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关键。要加强监测队伍建设,建立覆盖全林区的监测网络。监测人员要定期对林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同时,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等,对病虫害的发生范围、程度和发展趋势进行监测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指标和预警标准,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一旦发现病虫害有扩散蔓延的趋势,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监测信息共享和交流,及时掌握病虫害的跨区域传播情况。
2.5 应用大数据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
大数据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收集和整合森林病虫害的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等多源数据,建立大数据平台。利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病虫害的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例如,通过分析历史病虫害数据和气象数据,可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和高发区域,提前做好防治准备。同时,利用大数据平台可以实现对防治工作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掌握防治进度和效果,调整防治策略。另外,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为林农和基层林业工作人员提供病虫害防治信息服务。
3结语
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目前在这两项工作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但通过采取有效的对策,如加强森林防火宣传、严格落实防火责任、完善救援体系,以及物理与生物防治结合、培训专业人员、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和应用大数据防治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能力。应高度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措施,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娜.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4,14(09):221-223.
[2]李霄.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家参谋,2024,(19):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