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兴趣培养策略

作者

许仙花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樊村中心校固镇学校 043300

摘要:本文探索新课标下适合六年级部编版教材的教学兴趣培养策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研究采用创设情境教学(如运用多媒体、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多样化阅读活动(组织读书分享会、进行角色扮演阅读 )、注重个性化教学(分层布置作业、实施差异化评价)等方法。结果表明,这些策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拓宽阅读视野,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满足学生差异需求。研究得出结论:运用上述策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达成新课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兴趣;部编版教材;培养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六年级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冲刺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部编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涵盖了丰富的文学体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索适合六年级部编版教材的教学兴趣培养策略,对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在教授《故宫博物院》时,教师通过播放故宫的全景视频、展示精美的宫殿图片,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故宫的宏伟壮丽。同时,配合播放相关的历史故事音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宫的历史文化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增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夏天万物生长的现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观察院子里的植物,让学生记录植物在夏天的生长变化,比如叶子的增多、藤蔓的攀爬、花朵的绽放等。此外,雨后竹笋破土而出也是夏天独特的生长景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现象,并思考竹笋快速生长的原因。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夏天成长的事物,学生们可能会分享自己家中向日葵的生长过程,或是小区里树木枝叶变得更加繁茂的情况。通过分享,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夏天万物蓬勃生长的生命力。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归课文,让学生对比自己的观察与作者对夏天的描写,感受作者独特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描写手法。这样,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不仅增强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还提高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认识到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二、开展多样化阅读活动,培养阅读兴趣

(一)组织班级读书分享会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班级读书分享会。在部编版六年级教材中,推荐了许多优秀的课外书籍,这些书籍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文学体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

以读完《童年》为例,在班级读书分享会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情节。有的学生可能对阿廖沙在外祖父家遭受的种种磨难感到同情,他们会详细讲述那些让自己心疼的场景,如阿廖沙被外祖父毒打时的无助。同时,学生们也会分享对书中人物的看法,比如对外祖母这一角色,有的学生认为她善良、慈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黑暗的童年;而对于外祖父,学生们可能会评价他的严厉和自私。在分享过程中,学生们通过交流互动,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书中的内容,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此外,读书分享会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些还没有深入阅读的学生,在听了同学们的分享后,会对《童年》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主动去阅读这本书,探索其中的奥秘。通过这样的读书分享会,学生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的热爱也日益加深。

(二)进行角色扮演阅读

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如《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阅读。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通过模仿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使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注重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差异需求

(一)分层布置作业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将作业分为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三个层次。对于语文基础较弱的学生,布置一些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题,如字词拼写、课文背诵等;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布置拓展题,如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意写作等。在学习《竹节人》后,基础题可以是让学生抄写文中的生字词和描写竹节人的句子,提高题是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拓展题则是让学生发挥想象,设计一款新的玩具并写下来。

(二)实施差异化评价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即使其成绩仍不太理想,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在作文评价中,对于写作基础较差但本次作文在语句通顺度上有进步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评语中重点表扬其进步之处,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对于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评价时更注重对文章的立意、结构和语言表达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他们提升写作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针对六年级部编版教材开展教学兴趣培养工作意义重大。教师通过积极运用创设情境教学、多样化阅读活动、个性化教学等多种策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但教学兴趣培养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创新,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学习,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娜.探究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兴趣培养策略[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5(1):033-036

[2]王旭冉.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路径分析[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5(1):101-104

[3]陶姗.新课标下培养小学语文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J].科技风,2020,0(12):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