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新时代大学美育课程设置的探讨

作者

李虹瑾

大连外国语大学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美育课程承担着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审美能力与文化认同的重要使命。当前大学美育课程在内容设计、实践性和资源配置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本文结合新时代要求,分析了大学美育课程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创新路径,包括多元化课程内容设计、强化实践教学、优化师资队伍、推进线上线下融合以及改进评价体系。为高校推动美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助力大学生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美育课程;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多元化发展

1.引言

美育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艺术、文化等多元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美育课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对大学生艺术感知和文化理解能力的塑造,更是对其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美育关乎个人审美情趣的培养,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感,使其能够在未来工作与生活中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新时代大学美育课程的现状分析

2.1美育课程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培养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的功能。从传统书院的文艺教育到现代高校的艺术课程设置,美育课程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经典艺术教育向多元化、现代化方向的转型。许多高校已开设形式多样的美育课程,包括音乐、绘画、戏剧、影视鉴赏等内容。与全面育人的时代需求相比,当前的大学美育课程仍然存在诸多不足[1]。

2.2各高校美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高校美育课程的内容大多以传统艺术欣赏和基础技能培养为主,课程形式以课堂讲授为核心,较少涉及跨学科内容或实践性项目。一些学校尝试引入数字艺术、公共艺术等当代艺术形式,但整体覆盖面有限,学生参与度也相对较低。不同学校在美育课程的资源配置和设计理念上存在较大差异,课程质量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美育课程的全面推广与实施。

2.3存在的问题

当前美育课程普遍存在内容单一、缺乏时代性的现象,课程设置经常局限于传统艺术形式,未能充分融入现代文化与科技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课程实践性不足也是一大问题,学生更多停留在课堂理论学习层面,缺乏深度的艺术实践和文化体验。教师队伍建设与资源配置的薄弱限制了美育课程的创新发展,许多高校的美育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课程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新时代大学美育课程设置的创新路径

3.1多元化课程内容设计

在课程内容设计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是一项重要任务。将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经典文艺作品等内容引入课堂,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能够为美育课程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跨学科融合是提升课程吸引力的重要方向,将文学、艺术与科技结合,拓展了美育课程的边界,也让学生在多维度的学习中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当代艺术形式的引入,如数字艺术、环境艺术等,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现代艺术的发展趋势,激发他们的艺术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3.2实践教学的强化

开展艺术实践活动,如举办工作坊、艺术节等,为学生提供展示和创造的机会,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校外资源的利用也是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高校可与博物馆、画廊、剧院等艺术机构建立合作,通过参观、实习、共建课程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让他们在实际场景中感受艺术的魅力与价值。

3.3师资力量与资源建设

高校应注重提升美育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组织培训、进修学习等方式,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增加课程的资金与设施投入,完善教学设备与艺术创作空间,也能为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与资源体系,美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吸引力将显著提升[2]。

3.4线上线下教学融合

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还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开发美育慕课、建立在线学习平台引入虚拟现实(VR)等新兴技术,让学生以更加沉浸式的方式体验艺术。利用数字化资源,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接触到高质量的美育课程内容,对课程的普及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3.5评价体系的多维改进

传统以考试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在美育课程中的成长与进步,引入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指标,方便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通过记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作品的创新性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能够更真实地体现美育课程的教学成效。强调评价中的人文关怀和个性化反馈,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4.结论

大学美育课程在新时代教育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重要性体现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更在于促进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面对社会和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美育课程的设置需要持续创新与动态调整,适应新时代的多元需求和学生成长的个性化方向。

参考文献

[1]崔川,谢梦玲,黄洁,等.关于新时代大学美育课程设置的探讨[C]//中国智慧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2023智慧城市建设论坛论文集(一).齐鲁医药学院临床医学院;,2023:3.

[2]谢腾辉.高校美育新发展路径研究[D].天津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