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储备的互动机制分析

作者

赵国胤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新疆乌鲁木齐 835000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的重点是高效率利用国土及保护国土,遵照自然生产规律,规范化开发国土资源,使国家土地分配更具科学性。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储备互动发展的基本关系,然后从多方面提出了互动机制的构建措施,包括优化城市设计、实施土地储备规定、及时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土地储备的信息化建设、完善资产清查管理机制和鼓励群众参与监督等,旨在更好地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 土地储备 互动机制

国土空间规划本质上是作为编制土地方案的前提依据,土地储备能对土地市场资源的有效利用产生一定作用,高度凸显国土空间规划的整体性和规范性。现阶段,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提倡制订土地储备方案是政府单位落实土地保值项目的一个途径,土地储备可以更好地提升土地资产利用率。两者之间互相配合和协调,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因此,有必要挖掘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土地储备的互动机制。

1 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储备互动发展的关系

首先,空间规划促进土地储备的执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土是基本空间载体形式,构建完整的国土空间规划机制,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可以作为国家持续化建设的媒介。国土空间规划要密切结合专项及控规的一体化发展,从整体梳理空间规划信息标准,从多个方位规划土地空间。土地储备强调资源转变为资产的作用,创设空间保护和开发及资产控制的结构体系,可以说土地储备便于落实土地资产的增值,国土空间规划可有效配置土地储备的空间,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能为城市长久建设奠定基础。

其次,土地储备代表国土空间规划的质量。相关工作机构进行土地资源储备,以土地供应为基本条件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储备有助于城市长久发展,政府单位以市场化的方法强化土地资源储备和土地利用质量,能凸显国土空间规划的质量。最后,两者的互动关系关联我国城市的运作情况。现阶段,部分城市的土地储备和实际城市发展目标匹配程度低,不能从整体体现土地资源的价值。土地储备的结构单一化,需要较长的土地储备周期,影响着城市的顺利建设。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未完全思考市场变化需求,造成土地储备没能从根源上把握用地需求,阻碍了城市的正常运作。

2 国土空间规划及土地储备互动机制的构建措施

国土空间规划包括一级用途和二级用途。一级用途包括耕地、林地、公共用地等,土地储备要以此为前提加以整体布设,制订高质量的互动机制构建方案,以耕地、林地、公共用地为例。

2.1 优化城市设计,实施土地储备规定

新时期,要想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及土地储备的互动,首先,应从整体上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科学配置土地资源,特别是收储成片土地前,基于低碳项目和环保项目,依托生态主题、文化主题及历史主题加强产业导入管理。其次,适当策划土地储备工作,充分落实城市设计的相关工作。针对性划分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功能,尤其是城市新区和沿江地带的土地资源,融入滨水景观和大规模设施,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土地储备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最大化凸显土地利用价值,避免盲目开发土地资源。再次,实施土地储备规定,意识到土地储备的作用和必要性,加强土地储备功能的体现,彰显土地储备工作的空间规划和盘活存量用地等性能,关注政府储备力量的发挥,从整体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内容,从根源上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针对存量土地,应基于规划、收储和配套一体化的方式,明确片区主导作用,精准划分经营用地、公共服务等,避免市场调节作用失灵。最后,关注开发时序的方案拟定,调整资金平衡,以完整的预算方案标注片区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切实统筹土地收储数据和开发设施数据,使国土空间规划及土地储备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

2.2 及时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土地储备的信息化建设

要想真正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及土地储备的互动发展,相关人员需要加大土地储备信息化建设力度。首先,明确管理标准。我国土地资源多,各区域的资源环境具备独特性,单一化的土地储备形式不利于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储备的互动协同。因此,应进行土地储备的信息化建设,健全现有的软件和硬件设施,从整体凸显土地储备信息化建设的时效性和标准性。

2.3 完善资产清查管理机制,鼓励群众参与监督

全方位分析资源分析的成果,管理土地储备结构台账,清查土地储备的数量、分布和价值情况,动态管理土地储备的资源,了解土地资产和负债情况,从整体做好土地资产的统计和清查工作,重视资产价值的评估,拟定全民全部土地储备负债表,优化土地储备和土地负债的关系,了解土地资产的应用情况、土地所有者权益情况,系统挖掘土地储备的资产利用价值,从而给自然资源的科学化分配作好铺垫。

结束语

在我国土地资源的管理中,将国土空间规划及土地储备结合起来,不仅能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利用率,还可以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在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储备互动机制的构建中,相关人员应了解两者关系,研究两者协同互动的影响因素,关注国土空间规划指引土地储备工作的关键点,利用土地储备真切地反馈空间规划效果,逐步健全互动协同机制,确保城市具备稳定发展的基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建立自治区土地利用“红黄绿”动态综合预警机制,按季度对各地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分考核,对考核结果为“红色”的,采取约谈、通报、暂停受理新增建设用地等多种措施,倒逼各地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消化存量、深挖潜力,增强了各地(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深挖潜力、积极消化存量用地新理念。

参考文献

[1]刘建萍.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储备的互动机制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3,(30):110-112.

[2]李灿, 张华, 李圣.城镇战略预留区及弹性发展区的管理与启用机制研究[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规划实施与管理)[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023: 13.

[3]孙学峰,朱从谋,王雪宝,苑韶峰,欧阳亦梵.“全地类”一体化收储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

[4]刘彩霞,翁磊,游怡.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储备的良性互动机制探讨[J].中国房地产,2022,(31):31-33.

[5]王玮, 赵阳, 赖妮娅, 王妍.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视角下的土地储备资源潜力评价研究——以珠海市为例[A]夯实数据底座·做强创新引擎·赋能多维场景——2022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 《规划师》杂志社, 2022: 8.

[6]王金媛,张晖.甘南州国土空间规划辅助决策系统的构建与实现[J].甘肃地质,2022,31(02):77-81+88.

[7]钟斌,彭杨.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与实施管理评估工具模型初探——以重庆“城市发展地图”编制为例[J].城乡规划,2022,(03):15-26+47.

[8]李军,刘举庆,游林,董恒,俞艳,张晓盼,钟文军,杨典华.多源大数据支持的土地储备智能决策模型集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2,24(02):299-309.

[9]黄逊,杨志爽,张雄.信息化建设背景下土地储备工作的相关思考[J].中国土地,2021,(09):31-33.

作者简介:赵国胤(1994.3--) 男 汉族 山东德州 硕士研究生 新疆自然资源厅 三级主任科员 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