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

徐彦

莒南县板泉镇人民政府 276622

摘要:基层群众文化是指在地方和基层层面上,由群众自发组织和参与的文化活动和现象,反映了一个地区文化的活力、特色和发展状况。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政策的不断深化和基层社会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基层群众文化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然而,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基层文化建设仍面临着设施建设不足、人才匮乏、资金有限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展望未来,基层群众文化将进一步融入现代化建设,借助科技发展和社会创新不断推动其多元化、区域化和互动化发展,成为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基层文化;群众文化;文化政策;文化建设;发展展望

引言

基层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涵盖了地方戏曲、民间艺术、节庆活动等多种形式,是国家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随着文化改革的推进,基层群众文化逐渐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从文化政策到文化资源的配置,再到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在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基层群众文化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包括文化资源的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的创新性和吸引力不强、以及文化传播渠道的单一等问题。因此,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基层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文化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各界共同面临的课题。

一、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现状

基层群众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关系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否得到满足。近年来,基层群众文化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逐渐发展壮大,特别是文化政策的出台为其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例如,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推动了文化广场建设、文化活动中心的创建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复兴。此外,基层文化组织和活动逐步从过去的传统模式向现代化、多元化方向转型,群众参与度逐年提升。通过设立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不仅提升了居民的文化参与感,还促进了文化艺术的普及与传播。然而,基层群众文化依然面临设施建设滞后、资金短缺、活动内容匮乏等问题。一些偏远地区的文化活动场所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老化,难以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而且,文化活动的组织往往缺乏创新,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参与。

二、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纵观目前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现状,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处于边缘地位,资源匮乏,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文化活动开展受限等问题。尽管基层群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但依然存在着许多瓶颈,制约了其长远发展的步伐。首先,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滞后性是制约因素之一。在一些偏远地区,文化活动场所严重不足,群众文化生活空白区域较大,甚至在较为发达的地区,现有的文化场馆也因设施陈旧、维护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其次,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单一和形式单调,使得一些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和创意,未能真正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尤其是年轻人群体,对传统的文艺形式兴趣较低,亟需创新形式以吸引其参与。此外,基层群众文化的经费支持和政策保障仍然不足,尽管政府投入有所增加,但由于资金使用的不合理以及社会资金的参与度不足,许多文化活动只能维持在较为基础的层面,难以进行大规模的系统化、专业化发展。

三、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创新途径

针对基层群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亟须通过创新手段和方法推动其持续发展。首先,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基层文化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吸引社会资本等方式,推动基层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例如,通过修缮和提升现有的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扩建图书馆和文化馆,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活动平台。其次,应鼓励创新和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形式,尤其是要关注年轻人的兴趣和需求。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手段,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升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互动性。此外,基层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应当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可以通过建立文化人才培训机制,提升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并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与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文化活动的质量提升。

四、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政策保障

政策的支持是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及地方政府应出台更加细致和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首先,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倾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通过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打造资金和资源的共享机制,提升社会力量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其次,针对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应当鼓励地方政府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文化政策,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政府应当加大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力度,确保基层文化从业人员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推动文化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

五、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未来展望

未来,基层群众文化将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国家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基层文化将更加注重创新、互动和融合,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推动基层文化活动的现代化、多元化发展。在未来的文化发展中,基层群众文化将更加注重文化服务的普及性和高质量,致力于为所有社会群体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政府和社会将共同推动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结论

基层群众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关乎文化多样性的传承和创新,还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民众的精神生活质量。基层文化的健康发展为社会注入了活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增强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它能够为不同群体提供文化自信的支持,推动社会各阶层的融合与共同发展。在未来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基层群众文化将朝着更加多元化、创新化、互动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加强设施建设、内容创新、政策保障和人才培养,推动基层文化走向更加蓬勃发展的未来。同时,基层文化还将在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构建更加和谐、富有创造力的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随着国家对基层文化的重视,基层文化的发展将与国家整体文化战略更加紧密地结合,逐步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与繁荣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荣,邢桃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新型口服抗凝药抗凝管理的现状与展望[J].全科护理,2025,23(02):255-259.

[2] 孟欢欢,舒为平.社会体育指导员30年发展的成效、经验和展望[J/OL].体育学刊,2025,(01):38-44[2025-02-14].https://doi.org/10.16237/j.cnki.cn44-1404/g8.2025.01.004.

[3] 贺胜男,朱大伟,岳敬敬,等.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25,15(01):1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