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构建研究
唐瑜
南通理工学院 226000
摘要:目前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相关的教学管理工作愈加复杂,应立足现实,深入分析教学管理现状。据悉,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需要对其进行深度优化改进,实施更具针对性、有效性的教学管理模式。精细化理念重视“严”“细”“精”,将其用于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优化改进中有较高可行性,以下便以行政教学为例,探讨分析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途径。
关键词:高校;精细化;教学管理;行政教学
一、行政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高校教学管理在整体上呈现滞后性,尤其是教学管理思想方面。具体来看,教学管理中存在计划内容高度一致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明显的课程管理单一,管理内容陈旧滞后现象;从垂直角度看,下级对上级绝对服从,且管理层之间也缺乏沟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比较僵化的模式[1]。高校需要面向社会,向各行业领域提供高素质人才,在如今建设应用型学科院校的背景下,高校必须重视转变教学管理模式,使行政教学专业能够结合社会及行业现状和趋势进行优化改进。
二、高校行政专业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行政专业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是必然趋势,也是提高行政教学质量、培养行政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首先,精细化教学的实施可提高教学质量。借助精细化管理,可明确划分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岗位职责,并可对教学资源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与规划;其次,能够提升管理效率,基于精细化理念,可对教学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改进,使其更为规范化、标准化,使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并且其中可加强过程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再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可适应教育发展需求,在当今教育多元化的背景下,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精细化教学管理可以更好地关注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而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高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细化教学管理能够促使高校行政专业积极适应改革趋势,及时调整教学管理策略和方法,确保高校教育始终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行政专业精细化教学管理策略
(一)在常规教学中融入精细化管理
目前,在时代的推动下,高校教学管理正在从粗放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对于行政教学,应深入探索精细化教学管理,尝试将精细化管理融入至常规教学中。首先,高校应制定详细的教学管理流程和标准,确保行政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指南和质量要求[2]。例如,制定教学计划、课程安排、考试评估等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同时,建立教学日志、教学进度表等教学文档,实时记录教学情况,便于监控和管理;其次,应有完善的监督与反馈机制,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通过定期的教学检查、听课评课等活动,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建立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等多元化评价体系,收集各方意见,为教师提供改进方向;最后,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高校应推行模块化课程设计。在行政教学中,可根据行业需求和学生兴趣,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如公共政策分析、行政法、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学习需求,选择相应的课程模块,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优化课程设置
优化课程设置是推行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关键。在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下,行政教学内容和管理内容均比较陈旧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随着行政领域的不断发展,高校应及时更新行政课程内容,确保教学与时代同步,例如,增加电子政务、大数据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等新兴课程,使学生掌握最新的行政知识和技能。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应注重优化课程结构。可通过整合课程资源、精简冗余课程、加强课程间的衔接与配合,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并充分融入实践教学环节,如案例分析、模拟实训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还应引入优质教学资源,如邀请行业专家、学者举办讲座或授课,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拓宽学生视野,使其了解行政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三)重视优化行政教学质量评价
应强化对教学质量评价的应用,并结合行政专业现状、领域趋势等充分优化教学质量评价策略,逐步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例如包括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等多个维度,通过收集各方意见,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还应重视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反馈,高校应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将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水平。还应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通过过程评价,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通过结果评价,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两者相结合,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教学质量,对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具体落实有重要意义。
(四)优化管理机制
教学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在行政教学中,应基于精细化理念探索、创新管理机制。首先,高校应明确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均可明确工作任务及责任,配合处罚机制,使其能够真正积极、主动地投入相关教学管理工作中;同时,各级人员应加强沟通协调,建立高效沟通机制,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业领域均在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此高校应积极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管理效率。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可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学进度的实时监控、教学质量的全面评估等功能[3]。最后,应重视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需要高校从人才引进、后期培训、奖励机制优化等几个方面发力,通过高质量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结语:当前时代背景下,人才需求明显上升。行政教学中,长期存在教学与社会实际脱节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教学质量。行政教学中应充分探索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从常规教学与精细化管理的融合、优化行政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等多个途径落实,持续推动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天天,成宇骅.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探赜 [J]. 中国成人教育, 2023, (19): 50-53.
[2]李银山,马龙. 精细化管理理念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模式分析 [J]. 大众标准化, 2020, (21): 200-201.
[3]刘楠. 精细化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 [J]. 大众标准化, 2020, (18): 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