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合唱教学方法与实施策略的实践探究

作者

杨骅

苏州市吴中区迎春中学 215128

摘要:音乐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合唱是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合唱的教学和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互相沟通协助的能力。所以如何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效率是教师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合唱教学;实施策略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培养目标。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唱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既是顺应新课改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因此,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探索初中合唱教学的新方法和实施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初中合唱教学存在问题探究

对于初中生合唱而言,诸多现实难题亟待解决。首先,学生学业压力与排练时间的冲突。初中生课余时间越来越少,能全身心投入合唱团排练的时间愈发稀少,给系统且连贯的训练计划带来极大阻碍。再者,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也为合唱团的发展增添了变数。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的心理状态越发敏感,在众人面前放声高歌时变得羞涩内敛。第三,初中的男生,声带的急剧变化让他们难以精准驾驭音准和音色,声音的稳定性和表现力都受到极大影响。这些现实困境交织在一起,使得打造出色的初中生合唱团困难重重。

三、核心素养下初中合唱教学方法和实施策略

(一)积聚零碎时间,提升合唱时效

在初中生的学习生活里,整块的课余时间少之又少,想要有效展开训练,必须巧妙利用零碎时间,采用分声部、分乐段、滚雪球式的排练策略,能让合唱训练积少成多,稳步推进。

分声部训练是关键的第一步。依据学生们的音色、音域特点,将合唱团精细划分声部。利用课间时间,专注打磨同一声部的旋律。在分声部练习中主要解决旋律的学唱,确保音准节奏的准确性。各个声部在零碎时段各自精进,针对不同的情况反复强调,同时也可避免全体集中排练时声部混淆、顾此失彼的现象。分乐段练习紧跟其后。将一首合唱作品按段落分次排练,利用每个简短的训练时间甚至是休息片刻,针对一个乐段细细研磨。让学生对每一段落的旋律表达、节奏把握、情感抒发烂熟于心,为整体串联筑牢根基。滚雪球式排练,是将分声部、分乐段训练和整体排练相结合进行。既能保证各声部各段落的有效练习,也能感受整体排练的效果,聆听和声,感受声音碰撞的效果,训练声音融合的能力。一次次课间、一个个碎片时段的积累,最终汇聚成一首配合默契、精彩绝伦的合唱作品,让合唱之美在初中校园绽放光芒,即便学业繁忙,也能让音乐梦想照进现实。

(二)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教学成效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想要确保合唱教学成效的不断提升,需要构建良好教学的氛围,为学生构建出一种积极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融入合唱当中,让学生全身心体会到合唱的内在艺术感。

精心打造合唱社团,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演出,让学生站到更高更远的舞台展示自己,在演出和比赛的过程中,合唱团水平能得到快速提高和发展,而且学生也能感受到合唱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普及班级合唱,形成良好的合唱氛围和传统。在学校设立合唱节,形成“班班有歌声、人人来合唱”的传统,校园里处处飘荡着歌声,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也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合唱教学氛围,合唱教学效果也会得到全面提升。

(三)培育审美素养,构筑高效课堂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合唱教学需要系统化的策略。在课程设计方面,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音乐基础,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融入各个教学环节。将音乐技能训练与素养培养有机结合,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追求,塑造健康的审美情趣。

合唱涉及多声部配合,学生能接触到不同旋律、节奏与和声,拓宽音乐视野,加深对音乐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感知,提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在课堂中不仅提升学生对合唱的审美能力,还提增强了音乐表现能力,同时还能培养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逐步提升合唱能力。

初中教材中有很多合唱作品,例如《雪绒花》、《彩云追月》等脍炙人口的旋律,通过简单的二部合唱,让学生尝试演唱。在经典的《牧歌》、和歌剧《猎人合唱》的合唱作品中,让学生感受无伴奏合唱和男声合唱的魅力。还有可以鼓励学生对一些简单的旋律或者歌曲进行二声部旋律的编创。从不同角度和程度培养学生的合唱感知和时间能力。

另外,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方面,将音乐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都纳入其中,趋于多元化。同时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记录学生在日常排练、课堂表现以及最终演出中的成长轨迹,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推动初中合唱教学持续优化。

(四)整合多元资源,优化合唱教学

在初中合唱教学中,资源整合策略与评价体系构建策略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能优化教学形式与内容,同时建立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有效推动合唱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着力挖掘校内外各类资源,丰富合唱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一方面,邀请专业合唱团走进校园进行示范演出,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专业水准的合唱魅力。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社区、艺术节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舞台表现力。整合多元资源,让合唱教学不仅在课堂,还能延伸到课外实践,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模式。此外,巧妙运用数字音乐技术,借助音乐教学软件、在线课程平台开展创新性教学,拓宽学生学习渠道、开阔视野。

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培育的大背景下,初中合唱教学被赋予了全新的使命。通过实践探索,我们收获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与策略。基于核心素养的合唱教学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演唱技巧,更能促进其情感态度、文化品格的综合发展。教学探索永无止境,未来需进一步优化分层教学机制,加强学科间协同,推动合唱教学向“育人化”“素养化”方向纵深发展,推动初中音乐合唱教学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苏殷. 探析核心素养下初中同声合唱教学的实施策略 [J]. 华夏教师, 2024, (15): 120-122.

[2]倪子云.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音乐班级合唱教学的策略探究 [J]. 百花, 2024, (02): 36-38.

[3]袁洪文.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建议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3, (05): 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