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优化与现代化路径

作者

林春广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到保镇卫生院 吉林白城 137000

摘要:档案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具有权威性的资料来源。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的有效数据与数据均来源于完善的档案管理。要使工作有序地开展,就必须对大量的档案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使其内部运行更协调、更有序。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新型的管理模式转变,才能实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路径

引言

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作为国家与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许多公共服务功能。档案工作是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基础支撑,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档案既是机构历史的见证,也是未来决策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已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如效率低,检索困难,安全隐患大。这不仅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而且也影响到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因此,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和现代化的途径进行探讨,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档案信息化建设得到了有力地保证,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使档案管理成为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另外,有些部门的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本身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责任心、细心的工作态度和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再加上现代信息管理知识的匮乏,导致档案管理工作进展缓慢,管理局面一片混乱,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使得档案管理无用论在这个部门滋生蔓延,整个社会的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档案意识不断减弱。这就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在新旧交替的历史过程中遭遇新的阻力,并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

2制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优化与现代化并行策略

2.1逐步推进,兼顾稳定与变革

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转型之路上,逐步推进、兼顾稳定与变革是至关重要的策略。这一策略不仅要求我们在技术革新上保持稳健的步伐,更需要在管理理念和人员培训上实现平稳过渡。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借鉴“小步快跑”的迭代思维,每次引入新技术或新方法时,都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评估,确保其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不会破坏原有的管理秩序。

例如,某市档案馆在引入数字化档案系统时,采取了分阶段实施的方式,先对部分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建立了小范围的试用系统,经过半年的稳定运行和多次迭代优化后,才全面铺开,这一策略有效避免了因技术更新带来的混乱和不适。

在兼顾稳定与变革的过程中,数据成为衡量转型成效的重要标尺。通过对比转型前后的档案管理效率、查询响应时间、错误率等关键指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变革带来的正面效应。

例如,以某省级事业单位为例,在实施档案管理现代化后,其档案查询响应时间从原来的平均30分钟缩短至现在的5分钟以内,错误率也降低了80%,这一显著变化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也赢得了广大员工的认可和好评。

此外,为了更科学地评估转型效果,我们还可以引入SWOT分析模型,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维度全面审视档案管理转型的现状和未来。通过这一模型,我们可以清晰地识别出转型过程中的强项和短板,以及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从而制定出更加精准有效的应对策略。例如,在优势方面,事业单位拥有丰富的档案资源和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在劣势方面,可能存在技术更新滞后、人员培训不足等问题;在机会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管理现代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威胁方面,则需要警惕信息安全风险和数据泄露等问题。通过SWOT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转型之路上的机遇与挑战,为逐步推进、兼顾稳定与变革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2.2建立持续改进的管理机制

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转型与优化过程中,建立持续改进的管理机制是确保转型成功的关键。这一机制不仅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定期审视自身的工作流程与效率,还需要引入外部评估与反馈,形成闭环管理。

例如,某市档案馆在转型过程中,采用了PDCA循环模型作为持续改进的框架。他们首先制定了详细的档案管理优化计划,明确了数字化、安全管理和人员培训三大核心目标。在执行阶段,该档案馆引入了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实现了档案的电子化存储与快速检索,同时加强了档案室的物理安全措施,如安装监控系统和防火设备。在检查阶段,他们通过内部审核与外部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转型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如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对新系统操作不熟练,影响了工作效率。针对这些问题,该档案馆迅速采取行动,组织了多次培训,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了转型的顺利进行。

2.3强化内外部合作,共享资源

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优化与现代化进程中,强化内外部合作、共享资源无疑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策略。档案管理部门应积极寻求与其他部门乃至外部机构的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例如,某市档案馆与当地高校合作,引入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和理念,不仅提升了档案管理水平,还促进了学术研究与档案管理的深度融合。

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建立了完善的资源共享机制,通过数字化手段将档案资源进行整合与共享。据统计,合作后该档案馆的档案利用率提高了30%,同时,高校师生的研究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一成功案例充分证明了强化内外部合作、共享资源在档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合作模式的选择上,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借鉴SWOT分析模型,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选择最适合的合作方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内外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优化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档案资源,才能促进档案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校档案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探索更加多样化的协作方式,共同推进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同时,要注意加强合作过程中的沟通协调,保证合作项目顺利开展,有效利用资源,促进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勇.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优化与现代化路径[J].福建质量管理,2016,(03):38.

[2]付巍.综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优化与现代化路径[J].科技展望,2015,25(36):197.

[3]麦燕红.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优化与现代化路径[J].黑河学刊,2011,(10):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