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新“视”界:探寻创新班级感恩教育的有效路径
崔现龙 琚飞 陈琳 赵瑞霞 陈传庆 戴杰
山东省沂源县振华实验学校
摘要:中学感恩教育对学生品德塑造与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剖析当前中学感恩教育存在内容抽象、形式单一、缺乏实践等问题,提出创新感恩教育途径,通过优化课程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加强家校社协同及开展实践活动,增强感恩教育实效性,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感恩教育;路径;教育合力
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种对他人给予的帮助和关怀表示感激的情感与行为,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其健全人格、提升社会责任感,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文明进步。在当今社会,加强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个体的责任感、同理心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然而,感恩教育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在中学阶段,学生价值观正逐步形成,开展感恩教育至关重要。然而,当前中学感恩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创新教育途径以提升教育效果。
一、中学感恩教育现存问题
(一)教育内容抽象
部分中学感恩教育内容局限于传统道德说教,如单纯讲述感恩故事,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案例分析,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感恩的深刻内涵,无法将感恩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教育形式单一
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与趣味性。这种单一的教育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度低,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缺乏实践环节
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较少,即使有实践活动,也存在形式化问题。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常流于表面,学生未真正深入体验帮助他人的过程,无法深刻领悟感恩的意义。
二、创新中学感恩教育途径
(一)优化课程内容
融入生活元素: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恩教育素材。在思想品德、语文等学科教学中,融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感恩素材。如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布置以“感恩父母的一件小事”为主题的作文,引导学生回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感受亲情的温暖,从而培养感恩父母的意识。
语文教学中,通过学习经典文学作品,如朱自清的《背影》,引导学生体会父子之间深沉的爱,感悟父母的养育之恩;历史课上,讲述革命先辈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做出的牺牲,激发学生对祖国和先烈的感恩之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巧妙地将感恩教育融入学科知识传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
开发校本课程: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和学生需求,开发感恩教育校本课程。如编写《感恩之旅》校本教材,内容涵盖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他人等方面,通过系统学习,让学生全面了解感恩的内涵与价值。
(二)丰富教育形式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感恩主题的电影、纪录片、歌曲等。如在班会课上播放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让学生感受主人公在困境中对生活的感恩与坚持,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主题演讲与辩论:定期组织感恩主题演讲比赛和辩论活动。如以“感恩是一种本能还是后天培养”为辩题,让学生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深化对感恩的理解,同时锻炼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加强家校社协同
家校合作: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开展感恩教育专题讲座,指导家长在家庭中进行感恩教育。如建议家长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苦,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感恩意识。同时,家长与学校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孩子在家中的感恩表现,共同促进孩子成长。
校社联动:学校与社区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如关爱孤寡老人、环保宣传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感受社会的关爱与帮助,培养感恩社会的情怀。此外,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校园,如劳动模范、志愿者等,分享他们的感恩故事和奉献精神,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开展实践活动
感恩主题月活动:学校设立感恩主题月,每月确定一个感恩主题,如“感恩老师月”“感恩同学月”等。在“感恩老师月”,组织学生开展“我为老师做件事”活动,如为老师制作贺卡、帮忙整理办公室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参观敬老院、孤儿院等。在参观敬老院时,学生为老人表演节目、陪老人聊天,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体会他们的孤独与不易,从而懂得关爱他人、珍惜现在的生活。
三、结论
感恩教育对于个体的品德塑造、情感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意义重大。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多元协同的感恩教育途径,能有效地促进感恩教育的全面、深入开展,培养具有感恩之心的社会公民。
中学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课程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加强家校社协同以及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等创新途径,能够有效提升感恩教育的实效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感恩的品质,为其未来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培养出具有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1]在班级管理中有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策略之探究[J]. 刘世盛.学周刊,2021(12)
[2]感恩教育践行具身德育的实践与探索[J]. 王剑平.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02)
【本文系山东省沂源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创新中学德育管理中感恩教育的路径探究”(课题编号:2023YJG7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