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初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创新设计与实践路径
赵丽焕
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第二实验初级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强调了课程育人的导向,提出了“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的教学实践理念。本文聚焦于初中英语教学,探讨如何通过设计与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英语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
一、引言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愈发多元,具备综合素养与跨学科能力成为关键。教育领域积极响应这一趋势,将核心素养培育置于重要位置。初中英语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不应局限于传统语言知识传授,更应注重学生语言运用、思维发展、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多学科知识与技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学习体验,成为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初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重要性
(一)促语言能力发展
跨学科主题学习为学生提供真实、多元的语言使用环境。学生在与不同学科知识融合的任务中,需要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表达观点、获取信息等,从而在实际情境中锻炼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实现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化。
(二)增强文化意识
不同学科承载独特文化内涵。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生能够接触到多元文化元素,拓宽文化视野,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例如在英语与历史学科融合的活动中,学生可了解英语国家历史变迁对语言文化的影响,加深对其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意识,提升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尊重。
(三)培养思维品质
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学生整合多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分析英语文学作品与美术作品关联的活动中,学生需对艺术作品进行解读,并从文学角度分析其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促进思维深度与广度的发展。
(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学生要自主规划学习路径、管理学习资源,学会团队协作。如组织英语戏剧表演,从剧本创作到舞台呈现,学生需自主安排,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使其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原则
(一)素养导向原则
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引,设计活动时明确各环节对学生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确保活动紧密围绕核心素养提升。通过活动任务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考、交流和表达,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学科融合原则
选择与英语学科紧密相关且能自然融合其他学科知识的主题。整合英语、语文、历史、地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资源,形成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例如“自然科学与英语科普阅读”主题,将英语阅读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学生在学习英语科普文章时,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实现学科间的有机融合。
(三)学生主体原则
活动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认知水平,设计任务难度适中、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从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主题入手,如校园生活、环保等,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实践与创新。
(四)实践性原则
强调“做中学”,设计实践操作类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同时,活动任务应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英语戏剧表演活动,学生不仅要运用英语台词,还需在服装、道具、场景设计等方面发挥创意。
四、主题学习活动活动设计流程
(一)主题确定
结合英语教材单元主题、学生兴趣爱好、社会热点,确定跨学科主题。例如,在学习环保相关英语单元时,确定“环境保护——跨学科视角下的行动与倡议”主题,该主题可融合科学、地理、美术等多学科知识。
(二)分析学情
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已有学科知识储备和兴趣爱好,以便设计适合学生能力和需求的活动任务。对于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在活动中可提供更多语言支持和引导。
(三)目标设定
根据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和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确定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主题和目标。语言能力目标为能用英语描述海洋污染现象及提出保护措施;文化意识目标是了解不同国家海洋文化及环保理念;思维品质目标为批判性思考海洋污染原因及解决方案;学习能力目标为学会自主收集资料、合作完成项目。例如,可以选择“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节日与文化传承”等主题,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任务设计
围绕主题与目标,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活动和任务。如在环保主题活动中,可设计“英语环保知识竞赛”“绘制环保宣传海报(英语标注)”“撰写并表演环保英语短剧”等任务,分别从知识获取、创意表达和语言综合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四)资源整合
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教师应预先考虑英语与其他相关学科中的关联点,如历史、科学、艺术等,寻找共同点,建立联系,进行课程整合。例如,以“环保”为主题,可以设计一个项目,让学生调查校园的环保现状,用英语撰写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应用科学知识分析环境问题。
根据活动任务,收集和整合英语教材、网络资源、学科资料、图书馆资源等教学资源及社区资源。如为环保主题活动收集英语环保纪录片、科学实验视频、地理环境数据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五)评价设计
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评价标准,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反馈学生的进步和不足,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依据。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语言运用等;终结性评价则针对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如对宣传海报、英语短剧表演等进行评分。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提问、讨论、完成任务等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可视化,并观察学生的反应、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在团队合作中的成效,以此综合考量学生的课堂表现。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为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精心设计和有效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虽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初中英语教师应积极探索跨学科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推动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