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实施路径
王晴晴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山河路实验学校
摘要:识字教学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识字教学水平的高低与效果的好坏,对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要通过丰富小学生识字学习的路径,促进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学方法
识字教学是一切文化教育的基石和起点,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在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中,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交给学生识字的方式方法,努力采取多样教学策略,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效率。
一、字理化
字理识字法。字理识字利用汉字本身具有表意性和图像性的特点,运用故事、图画、演示等多种手段,将汉字音、形、义三者之间的关系及辨析方法巧妙地传递给学生,正本求源,通过字体演变,帮助学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提高识字效率。如,“人”就像一个站立着叉开双腿的人;“雨”就是一个窗口看到下着的几颗雨滴;“寒”就是在屋子里堆满了柴火,屋外结了冰,很寒冷;“灭”就是将一个东西盖在火上,火自然就会熄灭;“聪”就是将人的耳、眼、口、心都调动起来后,人就会变得聪明……字理识字让学生在轻松识字、趣味识字中了解古人造字的非凡智慧,了解汉字所描绘的丰富形象和深刻文化内涵,而且出错率很低。古人造字并非凭空杜撰,每一个字都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息息相关,每一字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汉字是我们与祖先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师要善于从汉字中汲取先人的智慧,获得心灵的力量。当前,不少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不注重汉字文化考证,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如把“田”字解释成象形字,说它像农田,但是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这样的:“田,纵横摆列。种谷子的地方叫‘田’。像四个‘囗’。字形中央的‘十’,表现的是阡陌纵横的格式。所有与田相关的字,都采用‘田’作边旁。”因此,教师在字理教学中要注意从权威的书籍中去寻得汉字的本意,不断加强汉字文化修养。
二、生活化
小学生不仅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学到很多识字知识,在课堂外的生活中,也要有识字的意识,在语文课上老师应该循循善诱,教会小学生在课外如何识字。识字教学无所不在,只要教师强调识字的重要性,小学生便会按照老师的要求渐渐在识字过程中体会到识字的乐趣,小学低段的学生学得快、记得快,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们会逐渐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好习惯。正因为如此,所以要利用开放多变的生活环境,开拓广阔的识字空间,鼓励孩子们在生活环境中主动识字。如学校为孩子识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宣传栏、板报、画廊等都是识字的活教材,家庭是孩子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家庭中的日用品、装饰品、玩具等物品的包装、商标、说明书、电视节目、课外书、挂历等也是识字的好教材;孩子游公园、进商场、逛市场、看电影等社会活动中见到的标语、广告、门牌、商标等,正是识字的大课堂。此外,在识字过程中,通过分析字的音、形、义,引导学生找出这三者之间的联系点并展开联想,从而在大脑中呈现相应的物象以增强记忆,然后通过暗示学习加以巩固。这样每当学生学习新字时,很自然就会在脑海中闪现出已学或见过的形近字、同音字,从而对新字字形加深识记,能更准确地区别运用。如回忆生活情景联想识字。根据汉字联想一幅图画,识“山”字,回想起生活中看到的连绵起伏的群山;根据汉字联想一个动作,识“攀”字,回忆生活中用大手抓着树林间的杂乱藤条向上爬的情景;根据汉字联想一种景象,识“秋”字,回忆起秋游时看到成熟后金灿灿的禾穗,好像燃烧的火焰……
三、趣味化
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将识字教学内容与游戏巧妙地结合起来,借助趣味化的教学方法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充分调动孩子们观察、比较、思考、联想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大大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汉字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形体发生很大的变化,经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过程,一个汉字就是一幅图画,其形体优美,极富魅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汉字象形字的特点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山”、“石”、“田”、“火”等象形字时,可以把直观的教具摆在学生面前,生动再现这些文字的原始形态,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字义,记住字形,而且能使学生体会到汉字的独特魅力。形声字是汉字的另一独特的特点,这些字在汉字里占80%以上,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教学。例如教“清”、“请”、“情”三字时,我们可以先在黑板上写出“青”字,并让孩子们读出来,然后在青字边上加上三点水,告诉他们这个字与水有关,其形旁是三点水,声旁是“青”字,通过启发引导,他们很快就能了解“请”、“情”字的读音和字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说出几个这种类型的字。学生便会开动脑筋,说出在日常生活看到的如公园的“园”字等,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生字,掌握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四、直观化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进行直观化的教学,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教学方式也被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影响,目前较常使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多媒体教学,它具有直观性特点,能够让小学生在听觉以及视觉方面受到教育。我国汉字具有音形统一以及象形字的特点,这些对于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更加具有教育意义。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需要尽量少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而是尽可能地提供过一些事物、幻灯片等方式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例如“鱼”字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鱼字和鱼的照片,在此时能够吸引学生很大的注意力,然后在使用多媒体将鱼的形状逐渐转变为鱼字,使学生明白角字头代表的是鱼的头和眼睛,中间的田字则是表示鱼的肚子,而下面则是代表鱼的尾巴。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正是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把简体字和鱼形字结合在其中,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儿童天生容易被色彩鲜艳的实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儿童的这个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另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成立一个资源共享库,供教师参考。
总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使学生积极地快乐地参与识字教学,发挥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既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识字方法,更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通过实践活动形成自主识字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参考文献:
[1] 张润琴. 善用趣味游戏,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J]. 山西教育(教学), 2024, (11): 21-22.
[2] 郭甜甜.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4, (26): 67-69.
[3] 郑华福. “理”“趣”结合 有效识字 [J]. 中小学班主任, 2024, (08): 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