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让“错误”生化
周慧
涟水淮文外国语学校 江苏省 淮安市 223400
【摘要】: 课堂中遇到的错误,对学生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教师来说,也是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大胆尝试有效利用“错误” ,尝试借“错误”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提高育人品质,让“错误”生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错误 教学改革
从教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好教育学生?怎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如何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育给学生带来幸福,那么教育本身就充满了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错误宽容对待,并且灵活利用,老师不能只是蜻蜓点水的处理,缺少深刻的剖析,而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一、教师对待课堂“错误”资源的不当表现
(一)对“错误”往往只是蜻蜓点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今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有些老师或者随即就打断学生的发言,或者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这些老师只期待得到他们心中的理想的答案,而对其他超乎他预料的答案显得很没有耐心,根本没有意识到他认为的所谓的“错误”答案的价值。
(二)直接否定错误
有的老师面对学生的错误,并不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而是以简单的一两句话将学生的回答否定了,虽然学生回答错了,但是也许他的想法很有价值。老师可以耐下心来多听听学生的想法,多问问“你是怎么想的?”以此来了解学生的思维。
(三)强制纠正“错误”
对于老师讲了很多遍的知识,学生还出现错误时,很多老师会表现出没有耐心,不是大声吆喝,骂学生没用,就是罚抄多少遍。这样下来,学生从心底里还是不能接受这样的答案的,下次还是照错不误。
【案例】在一节复习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道时间填空题:“1小时18分=( )分钟”,很多学生写成1小时18分=(118)分钟。此时,老师又责问道:“这类型题目我们做过很多遍了,让你们记住1小时=60分钟,然后再进行计算,怎么就记不住呢!”
二、教师有效利用课堂“错误”资源的策略
(一)诱导错误,引发深思
课堂上,教师可以故意设置一些“陷阱”,使学生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入了圈套,当孩子们已经进入“陷阱”时,此时老师再指出他们的错误。
(二)列错纠错,横向练习,形成知识系统。
对于有些知识点,一开始学生没有吃透,容易发生混淆,于是就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错误。对此,教师不妨采用将不同的解答加以对比,从而找出错误之处。这样通过鲜明的比较,学生肯定会加深体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案例】课上,老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加工厂要加工280个零件,甲每天可以加工8个,乙每天可以加工7个,如果甲乙合作一起加工这批零件,那么需要几天可以完成?请列出综合算式。”很快,学生都列出了算式,基本上有这两种280÷8+280÷7和280÷(8+7),那么到底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呢?该老师没有立即作出评判,而是让同学们把这两种算式的结果算出来看相不相等。然后得出结论有一方肯定是错的,接着进行小组交流和全班讨论,终于找出了错误的原因。通过这次错误,学生们不仅清楚了280÷8+280÷7是不对的,还弄明白了280÷8+280÷7和280÷(8+7)的相异之处,懂得了除法是没有分配律的。
(三)将错就错,因势利导
当学生无意中犯下错误时,作为教师可以先别立即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顺势利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发现原先进入解题错境的原因,学生自然会发现自己原先的做法是错误的,然后通过正误比较,最终将错误订正。我想这样肯定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不仅可以牢固地把握所学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故意出错,防患未然
教师在课堂上故意出错,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平淡无奇的课堂充满活力,而且,教师故意出错,能够有效防止学生出现同样的错误,给学生打了一支“预防针”。
【案例】在教学“利息”时,教师出示了这么一道题:“李明于2002年1月1日到银行存了500元钱,存期3年,年利率是3.28%。到期后,李明一共可以取出多少元钱?”同学们先自己列式。过了一会儿,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了这样一个式子:500+500×3.28%×3,让学生们跟自己列的式子加以比对。不少同学都说跟自己列的一样,满脸得意。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显得很迷惑,说“老师,不还应该减去利息税吗?”老师点头表示赞许,最终将列式改为:500+500×3.28%×3×(1-20%)。
(五)深度挖掘,培养创新
虽然有时候学生的错误会很荒唐,让老师摸不着头脑,想不明白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但是不乏有这样一些错误,如果你加以重视,注意挖掘,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很可能就蕴含着一个个创新的苗头。
【案例】在一次一年级听课活动中,有这样一道题:“有一户人家,养了6只鸭,9只鹅,13只鸡,那么一共养了多少只鸡和鸭?”这里有一个多余的条件,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碰到,所以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了。学生的答案有:①6+9=15(只)②9+13=22(只)③6+13=19(只)④6+9+13=28(只)。这时,教师领着大家一起读题,分析题意,得出6+13=19(只)是正确的。但是老是并不是立即进入下一环节,而是继续追问:“那么你们能为其他的几个算式配上相应的问题吗?使它们也是正确的。”一下子,学生的积极性又高涨起来,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七)建错题库,自我警戒
教师可要求学生准备一本较厚的笔记本,把自己平时学习中犯的典型性错误找出来,抄写到错题集上,并注明做错的原因,以及下次遇到类似的题型应注意什么。当然,也可以把老师课堂上讲的其他同学的典型错误记下来,以防自己也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样,过一段时间,就翻翻自己的错题集,加强印象,不断提醒自己。
(八)反思错误,深化思维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加以反思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只有对错题进行理性的反思,探寻错误的根源,才能弄清楚问题的本质,杜绝以后再犯。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改正错误,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从对错误的反思中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
失败是成功之母,作为教师,应该看到错误的价值,并好好加以利用。没有错误的课堂是残缺的,有错误的课堂才是真实的、完美的、更是精彩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怕犯错,只有学生犯错了,才会思错、改错、最后不再犯错,而且学生的能力也会由此得到提升,学生就是这样一点点成长起来的。所以,错误真的不止是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一笔宝贵的资源,也值得广大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慧英. 利用“错误”资源改进课堂教学[J].甘肃教育,2007,(24):50.
[2]戴美玉. 让“错误”成为有效的数学教学资源[J].教育科研论坛,2007,(6):49.
[3]段宏嫄. 善于运用“错误资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J].考试周刊,2009,(42):74-75.
[4]姚文强. 有效利用“错误”凸显课堂精彩[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9):22-23.
[5]华旦玲. 利用错误资源 打造有效课堂[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