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袁梦
武汉交通工程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90
摘要:桥梁工程是城市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影响着城市发展。在市政桥梁施工中,桩基础是最关键的环节,只有保证桩基础的施工质量,才能够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本文阐述市政桥梁工程桩基础施工的重要性及其准备工作,并结合实际分析其关键环节及要点,希望能给相关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桥梁建设质量大幅度提升。其中,桩基施工环节是桥梁基础施工环节中的一部分,其质量能够对后续的施工环节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提高桥梁的稳定性,应做好相应的桩基施工技术分析以及研究,同时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有效提高桥梁的施工质量。
1.桥梁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1.1测量放线
为了确保桥梁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性,在进行桥梁桩基施工前,需要精选合适且合理的施工位置,以满足对稳定性和承载性的需求。因此,需要聘请地质专业的工作人员对所需施工区域的地质结构和水文信息等相关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当施工区域位于水浅区域时,需要使用筑岛处理机制,以改善场地的平整度。针对深水区的施工区域,可以采用钢管管桩平台进行处理,既可提高后续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能减少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推动桥梁桩基施工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为了确保相对应的测量流程和内容能够符合质量标准,还需要把施工设计图纸和测量数据标准结合,进行平面控制网桩位的测量分析工作,最终将处理结果进行汇总,以确保工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2埋设护筒
护筒埋设位置决定桩基位置,对精度的要求也较高,所以根据规范化的流程和标准,与实际施工相结合,把控落实好重要作业节点,当护筒埋设完成后,及时对桩位进行复测核实,当满足标准后,才能着手开展具体的施工任务。为了减少地面水流对施工的不利影响,护筒的顶端标高应高出地面30 cm左右,从而稳定好孔口的土壤,确保孔壁不会出现坍塌的情况。
1.3制备泥浆
为确保泥浆制备过程的规范性,必须落实严格的操作流程。特别是在新鲜泥浆配比的工作中,要进行反复试验,确保最终成果符合预期,不仅如此,还需要按照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配比数值。完成泥浆制备的工作后就可以开始施工作业,对施工作业所需要的泥浆也有一定的要求,泥浆必须通过相关的基础测试,并且成孔作业完成后,需要在泥浆面以下1 m处和孔底0.5 m处位置进行第二次泥浆检测,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此外,如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把泥浆回收重复使用,要同时不间断地检测,确保达到泥浆性能指标。
1.4钻进成孔
为更好地满足桥梁桩基的施工作业要求,需要在开始钻孔作业前及时整理现场,保持现场的稳定性,钻机被运输到指定的位置后,将钻头准确对准桩位,并开始作业。为了使作业的准确性更高,需要着重调控钻头的垂直方向,确保钻机履带水平后,方可进行钻孔处理。在钻孔过程中,还要求实时完成桩位中心标记的工作,为了更好地提醒后续操作的工作人员,所以一般采用十字交叉的方式完成处理。此外,在钻进成孔的处理环节中,要指定专业的工作人员开展钻进处理、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等工作,明确的分工能够有效提升整个工序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从而实现更加优质的成孔作业。
1.5清孔作业
完成钻孔工作后,需要对孔洞进行清理,以确保即使孔洞长时间停滞,也不会发生坍塌等安全事故。此外,施工人员清孔作业时必须全程对质量进行管控,维持施工流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首先需要做到的是不断向孔内补充新鲜的清水和泥浆,用以避免孔洞出现坍塌的现象,相关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及标准对工作进行检查和管理。另外,清孔处理环节的操作也必须符合科学标准,确保将泥浆面保持在高于地下水位1 m的高度,以保证整个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1.6钢筋作业
为保持桥梁项目施工作业的稳定性和刚性,必须充分考虑钢筋笼的各项参数与技术方案之间的关联。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钢筋骨架的主体结构出现松散等问题,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和规范,在制作钢筋笼的环节中,要将施工图纸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开展施工作业,同时,在钢筋进入施工现场之前,需要根据类别和型号进行分类管理,以防止使用错误而影响整体施工质量,从而确保最终的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1.7水下混凝土浇筑作业
水下混凝土浇筑作业对于桥梁桩基施工项目来说也是至关重要,并且水下施工环节还是保障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的关键点。所以在水下混凝土浇筑作业前必须将参数和原材料等信息进行集中的全面检查,并对成孔深度以及孔中沉渣进行数据汇总,确保各项参数都能满足这项工程的施工要求。
2.梁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控制策略
2.1做好施工环境的勘察与评估工作
在进行桥梁桩基础工程实施之前,要做好施工现场环境的勘察,评估,确认与准备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够更清晰的了解不同施工区域的环境特点,地质特征,在组织桩基础施工活动的过程中,要运用先进的地质勘察与测量技术,来对现场施工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并针对实际的地质情况,环境特征来选择恰当的工艺技术形式。且地质勘察需要结合地质环境来选择先进的勘察技术,对岩质、土质、水文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获取详细的数据支持。结合这些数据来进行地质情况分析,以及综合一些历史数据,例如水文数据等,来对桩基施工工艺的选择、材料的选择等做出综合性的设计与安排。
2.2落实好桩基础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进行桥梁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桩基础施工要有条不紊的进行,就需要事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相关的材料准备,设备准备,以及对图纸要求进行确认准备;最后,要做好队伍准备,对参与施工的作业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强化技能培训,安全教育与质量教育。切实提升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够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把握好技术要点,规范施工操作。
2.3落实施工过程管理
在桥梁工程的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要点控制需要结合施工技术的特点来进行,并且,每一个施工环节的形式不同,其要点控制与把握也有一定的差异。比如,在应用灌注桩施工技术进行桩基础施工时,钻孔环节,就是桩基施工中的核心环节。在钻孔实施过程中,根据钻头直径的大小,钻进的速度来进行科学控制。包括控制孔大小的规范性,以及及时清孔为下一步的施工创造条件。以及在灌注施工的过程中,对钻孔的孔径进行再次的确认,包括尺寸确认,清洁度确认,以及清理内部的积水问题等,通过这样的细节把握与控制,来为下一步工艺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尤其是一些深度较深的桩基础施工,良好的支护能力会影响道路桥梁工程的稳定性,所以要利用有效的支护技术形式来强化桩基础的承载能力。一方面要做好孔洞的保护,利用添加护壁的形式来进行加固。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微型加固桩基,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桩基的整体稳固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保障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满足日益发展的交通安全需求,在桥梁的建设过程中,就需要高度重视并落实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科学选择与有效运用,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与建设要求,来落实桩基础工程实施的技术应用与过程管理,并强化细节控制,将每一个环节的技术要点与重点都需要落实到位,监管到位,从而更好地保障桥梁工程良好的建设效益实现。
参考文献
[1]王乐文.浅谈桥梁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14):200-202.
[2]李志国.桥梁工程桩基础施工关键技术[J].交通世界,2022,(28):131-133.
[3]纪千夫.桥梁工程桩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22,49(12):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