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与学生思政教育质量提升
王兴亚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457000
摘要: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促进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学生思政教育质量提升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其作用日益凸显。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对于提高学生思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1.1辅导员角色的重要性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层工作者和主力军。他们既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又肩负着学生日常管理的职责,是高校集教育、管理、服务三项职能于一体的教师群体。
1.2辅导员专业化的意义
专业化建设是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增强其职业认同感,从而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2当前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职责分工不清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校辅导员采取学校和院(系)双重管理的模式。这种体制导致辅导员成为多头管理的对象,职责分工不清,事务繁杂琐碎,影响了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2.2制度建设滞后
有效的制度是辅导员专业化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然而,当前辅导员专业化的制度建设滞后,主要表现为辅导员专业人才培养的制度滞后、辅导员工作考评制度滞后以及辅导员成长发展的制度滞后。
2.3职业前景不明朗
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路径不明朗,职业前景不清晰,导致辅导员职业倦怠程度高,职业归属感不强。这不仅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制约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3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与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策略
3.1 加强辅导员专业知识培训
加强辅导员专业知识培训,是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素养的基石。高校应高度重视辅导员的知识更新与技能提升,建立专门的研修基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为辅导员提供系统化的培训机会。培训内容应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理论、教育心理学的实践应用、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实用技巧等,确保辅导员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同时,培训形式应多样化,包括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工作坊等,以激发辅导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持续的专业知识培训,辅导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3.2 提升辅导员专业能力
辅导员的专业能力是衡量其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高校应设立专门的教研机构,为辅导员搭建教学科研平台,鼓励辅导员积极参与教学和科研活动,通过实践锻炼提升专业能力。这包括提升辅导员的教学科研能力,使其能够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辅导员的组织协调能力,使其能够高效组织各类学生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辅导员的心理疏导能力,使其能够及时识别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同时,辅导员也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技能,以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3.3 完善辅导员管理机制
完善辅导员管理机制是激发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和提升工作质量的关键。高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将辅导员的工作表现、学生满意度、工作成果等多维度指标纳入考评范围,确保考评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同时,高校还应为辅导员提供必要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如设立辅导员职称评审通道、提供国内外访学交流机会等,以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和成就感。此外,高校还应关注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降低职业倦怠程度,保持辅导员队伍的活力和稳定性。
3.4 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辅导员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需求和学习生活状况,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心理辅导、职业规划讲座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辅导员还应积极举办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通过加强互动,辅导员能够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深厚情感联系,增强学生对辅导员的信任感和依赖感,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
3.5 构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构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是保障辅导员队伍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纳入学校整体规划目标体系中,明确发展目标、路径和措施。通过统筹规划、动态发展、渐进性推进和尊重个性差异的原则,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同时,高校还应建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辅导员队伍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优化发展策略。此外,高校还应加强与行业协会、企业等外部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经验,拓宽发展视野,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结语
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高校应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加强辅导员专业知识培训、提升辅导员专业能力、完善辅导员管理机制、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构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微”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J]. 孙明辉;张啸宇.大学教育,2023(09)
[2] 网络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 贾立新.大学,2022(31)
[3] 网络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政管理的创新[J]. 张航庆;张玥.中国新通信,20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