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一通三防”智能化技术问题探讨与展望
李辉
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兴煤矿两防办 辽宁 调兵山 112700
摘要: 煤矿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之一,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煤矿事故的频繁发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损失,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为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必须积极推进和应用“一通三防”技术,正确认知“一通三防”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本文探讨了煤矿“一通三防”智能化技术的现状、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煤矿;“一通三防”;智能化技术问题;展望分析
引言
煤矿生产安全问题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问题。由于煤矿数量众多,地质赋存和开采技术条件各异,生产工艺条件复杂,灾害类型多,事故危害大,安全管理难度大,事故隐患具有特殊性,煤矿生产对无人化、少人化存在着更为强烈的诉求。在煤矿事故中,瓦斯与自然发火是直接影响矿井正常生产的两个主要因素。因此,“一通三防”工作,即矿井通风、防尘、防瓦斯和防灭火,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
1、煤矿“一通三防”智能化技术现状
1.1、通风智能化技术
通风智能化技术是煤矿“一通三防”中的关键部分。目前,多数矿井已初步实现智能通风的雏形,这主要依赖于现有的监测监控系统。这些系统包括风速、瓦斯等参数的监测传感器,以及集通信模块、报警模块、人机界面为一体的展示分析系统。通过系统软件,可以进行矿井分风解算、优调优控、优选主要通风机装置等操作,为矿井通风系统科学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当感知到风速不符合规定要求时,智能通风系统能自动控制井下相应的通风设施,实现风速的远程调节,使风速始终保持在规定区间内,实现矿井的经济通风。
1.2、防尘智能化技术
防尘智能化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防尘措施不仅关乎矿工的健康,还直接影响到矿井的安全生产。目前,防尘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煤层注水和湿式凿岩防尘技术、高压喷雾洒水除尘技术以及除尘设备除尘技术等。然而,矿尘监测与防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测尘方式间断、测尘误差大、测尘速度慢等。因此,防尘智能化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以实现更精准、更高效的粉尘监测与防治。
1.3、防瓦斯智能化技术
防瓦斯智能化技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逐渐升高,传统的瓦斯防治技术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目前,防瓦斯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瓦斯监测监控技术和瓦斯抽放技术。通过采用先进的瓦斯监测监控技术,如光纤瓦斯监测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技术等,可以实现对矿井内瓦斯浓度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同时,瓦斯抽放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矿井作业中,以有效预防瓦斯涌出问题。
1.4、防灭火智能化技术
防灭火智能化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煤矿火灾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目前,防灭火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火灾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以及灭火方案和救援措施的制定。通过采用先进的火灾监测和预警技术,如红外探测技术、气体分析等,可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同时,在火灾事故发生时,通过预先制定的灭火方案和救援措施,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2、煤矿“一通三防”智能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技术集成度不高
目前,煤矿“一通三防”智能化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技术集成度仍不高。各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和协同,导致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受到限制。例如,通风系统、防尘系统、防瓦斯系统和防灭火系统之间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调度平台,难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2.2、传感器精度和可靠性有待提高
传感器是煤矿“一通三防”智能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部分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仍有待提高。例如,部分瓦斯传感器的灵敏度不够高,导致瓦斯浓度的监测数据不准确;部分粉尘传感器的测量范围有限,无法全面反映矿井内的粉尘分布情况。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不足会直接影响智能化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智能化算法和模型不够完善
智能化算法和模型是煤矿“一通三防”智能化技术的核心。然而,目前部分智能化算法和模型仍不够完善。例如,部分通风智能化算法在处理复杂通风网络时存在局限性,导致通风效果不理想;部分防瓦斯智能化算法在预测瓦斯浓度变化时存在误差,导致预警不及时或误报。智能化算法和模型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2.4、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煤矿“一通三防”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然而,目前部分煤矿企业的员工在智能化技术方面的培训和安全意识仍有待提高。部分员工对智能化设备的操作不熟练,导致设备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部分员工对智能化技术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的不足会直接影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3、煤矿“一通三防”智能化技术发展前景展望
3.1、技术集成度将不断提高
随着煤矿智能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煤矿“一通三防”智能化技术的集成度将不断提高。各系统之间将实现更加有效的联动和协同,形成统一的管理和调度平台。通过集成化的智能系统,可以实现对矿井通风、防尘、防瓦斯和防灭火等工作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3.2、传感器技术将不断升级
传感器技术是煤矿“一通三防”智能化技术的基础。未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升级和进步,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将不断提高。例如,新型瓦斯传感器将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广的测量范围;新型粉尘传感器将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矿井内的粉尘分布情况。传感器技术的升级将为智能化技术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3.3、智能化算法和模型将不断完善
智能化算法和模型是煤矿“一通三防”智能化技术的核心。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智能化算法和模型将不断完善。例如,通过引入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先进技术,可以提高通风智能化算法在处理复杂通风网络时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优化防瓦斯智能化算法的参数和模型结构,可以提高预测瓦斯浓度变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智能化算法和模型的完善将为智能化技术提供更加智能和高效的应用支持。
3.4、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将不断加强
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是煤矿“一通三防”智能化技术应用的重要保障。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煤矿企业将更加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力度,可以提高员工对智能化技术的认识和操作技能水平;通过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的加强将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加可靠的人员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煤矿“一通三防”智能化技术是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关键。尽管当前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这些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未来,煤矿“一通三防”智能化技术将朝着更高集成度、更高精度和可靠性、更完善的智能化算法和模型以及更强的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方向发展。这将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保障,推动煤矿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煤矿企业应积极拥抱智能化技术,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雷霆,王彬.智能化“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系统的工程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4,(17):95-97.
[2]白黔翔.煤矿“一通三防”智能化技术改进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3,(24):55-57.
[3]郭建雄.煤矿“一通三防”智能化技术问题探讨与展望[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3,(01):154-156.
[4]王航.论智能化视野下煤矿“一通三防”危险源技术分析及预控[J].西部资源,2021,(05):178-17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