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音乐美学探索
宋瞿洋
云南艺术学院
一 、民族声乐演唱概述
(一)民族声乐演唱的定义民族声乐演唱是—种根植于特定民族文化土壤中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该民 族的语言特色、情感表达方式与审美习惯,通过人声这—最直接、最质朴的媒介,传达民族情感 、讲述民族故事、展现民族风貌 。1民族声乐演唱不仅强调声音的纯净、技巧的精湛 ,更注重情感的真实流露与文化的深度挖掘 ,是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成为连接民族情感 、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纽带,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与艺术瑰宝。
(二)民族声乐演唱的特点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强调情感、真挚感情的声音可以深深打动观众的心 ,声乐演唱技巧强调呼吸 、声带和共鸣的灵活变化和协调协调,其强调发音清晰、语言诚实 、语言表达准确 、歌曲包容和情感传递 。2 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演唱风格各有特点,体现了中国人民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
1 吴袁媛 .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思考 [J]. 艺术家 ,2024,(09):73-7
2 陈洁 . 论情感在歌唱艺术中的表现 [J]. 北方音乐 ,2016,36(16):31-32.
二、音乐美学与民族声乐演唱
(一)音乐美学的基本概念
音乐美学是探讨音乐艺术基本规律与审美价值的学科,它涉及音乐的本质、内容 、形式 、价值以及音乐与人类情感 、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音乐美学不仅关注音乐作品的结构 、旋律 、和声等音乐元素如何构成美的形式 ,还深入研究音乐如何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以及音乐在人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对音乐现象的美学分析,音乐美学旨在揭示音乐的独特魅力和审美价值,为音乐创作 、表演和欣赏提供理论指导和审美标准。音乐美学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人们对音乐艺术的认知,也促进了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二)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中的音乐美学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唱腔在传统戏曲与民歌唱腔中展现出独特的旋律造型之美。民族声乐中的润腔缺乏专业性与规范性,主要依据声乐声韵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 ,不同组合产生各异的旋律变化 ,凸显其独特性。3 以陕北民歌为例,润腔通过字词的音调和起伏体现,使得民族声乐的旋律更具特色 。这种旋律造型之美,源于民族声乐对传统戏曲与民歌的传承与创新,丰富了民族声乐的艺术表现力 。
民族声乐擅长巧妙地融入装饰音元素, 以此促进歌曲旋律的流畅与优美呈现,同时赋予节奏以紧凑性和顺畅的过渡效果。装饰音的巧妙配置确保了音乐作品的连贯性和自然美感,进—步提升了其情感表达力 。音乐作品中抒情达意的精妙之处,往往体现在对各类装饰音的精湛运用上,这不仅深化了情感的传递,还彰显了民族声乐艺术别具—格的吸引力 。
中国民族声乐源于《诗经》,历汉魏六朝经乐府与相和歌、唐宋曲子、宋词元曲至明清戏曲逐步发展。它以民歌和戏曲为基础,吸收戏曲程式化表演,融合唱、念、做、打等技法,强调韵味与情感表达,兼具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
到了 20 世纪,西方声乐引入中国,对民族声乐产生强烈冲击。在气息方面,借鉴美声唱法中深呼吸并保持横膈膜控制的发声方法;在腔体共鸣方面 ,将我国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共鸣方式相互融合;在咬字方面 ,融合意大利语中抬起上软腭的方法 。20 世纪以来 ,我国民族声乐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 ,从戏歌阶段到“民美融合 ”阶段再到“学院派 ”民族声乐对西洋声乐发声原理的大胆借鉴,日益成熟并走向世界。
3 郭洁 . 浅析民族声乐艺术的音乐美学因素 [J]. 黄河之声 ,2013,(02):99
4 武潇. 声乐教学中关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相互借鉴与融合之探究[J]. 北方音乐 ,2020,(16):187-188.
民族声乐是声乐艺术的典范,要求歌手在表演中注入真挚的情感,用感性的声音传达音乐的美 ,给观众带来愉悦的聆听体验 ,如《侗族大歌》 ,巧妙地模仿了蝉鸣 、鸟叫等自然动物的声音 ,丰富了作品的内容 。此外 ,微妙的情感波动和情感深度的结合也表达了作品的深度,形成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音乐的感知加深 ,对音乐标准的要求稳步提高。
在声乐表演中,观众的视觉体验往往直接受益于表演者身体的运动。为了确 保更有效的表演,身体的运动必须与歌曲的内容密切相关。此外,歌手的化妆设计 、服装选择和舞台灯光的使用都是不容忽视的美学价值。民族歌唱美学的本质 是对音乐美的欣赏,它结合了表演者的技巧和舞台元素,为观众提供了视觉和听 觉的双重庆祝,并激发了情感共鸣。
舞台艺术作为音乐美学的—个分支 ,其核心在于满足观众的心理期待,实现感官享受与情感联结的双重目标。再说到民族声乐的舞台艺术,实则就是—种审美创造活动,核心在于视听融合与情感共鸣。演唱者们通过深入的理解作品内涵,通过舞台演绎去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创造,赋予其新的生命活力 ,在其艺术呈现上,不仅要重视观众的直接视觉感受,还要深化与观众的情感交流,达成心灵的共鸣,音乐所蕴含的信息,其本质上就是对演唱者内心情感的展现。民族音乐首先是声音的艺术表现 ,歌手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歌曲,通过情感声音传达音乐的美,为观众提供愉快的聆听体验。同时,民族声乐还是通过舞台表演将作品形象化,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愉悦 。在其演唱中,表演艺术的审美价值本质上是对音乐美的研究,艺术家们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来表达音乐的美,并且将身体的运动与歌曲的内容相吻合,而且还要将歌手的妆容 、服装和舞台灯光相结合,因此就将它们共同构成了风景艺术的重要美学元素。
本文探讨了民族音乐的音乐美学,揭示了其丰富的包容性和独特的感染力。 文章指出 ,国歌不仅是声音的表达 ,也是情感和文化的表达 。他的音乐美学品质表现在许多方面 ,例如真实的情感表达 、歌唱技巧 、准确的语言表达和独特的地域文化。通过对民族音乐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它不仅传达了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还传达了深厚的文化价值观和不便。这种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审美音乐体验 ,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 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音乐美学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它不仅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颗璀璨明珠。
参考⽂献
1] 张克东 . 舞台表演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J]. 大舞台 ,2014,(01):163-164
2]徐桦.中国民族声乐实践中演唱定位的认知[J].人民音乐,2017,(06):34-35.
[3] 汪俊芳 . 中国传统唱论视下现代民族声乐美学观点述评 [J]. 四川戏剧 ,2018,(07):138-141.
[4] 邓敏 . 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特征研究 [J]. 四川戏剧 ,2014,(05):135-137.
[5] 余笃刚 . 声乐艺术美学 [M].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5 年 .
[6] 宫妮 , 刘琳 . 声乐艺术美学原理与实践探索研究 [M].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7 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