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案例

作者

李拴世

西宁市虎台中学810000

一、案例背景

随着教育的发展,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的体现。大单元教学指的是教师将教材当中课文内容相似、写作手法相同或者作者情感相似的内容等进行联系,从而形成完整的教学知识体系。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需要教师结合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来明确主题、目标,以及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等。从而强化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确保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及情感的综合发展。研究以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为例,展开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案例的探索,旨在通过大单元教学模式,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二、案例过程

片段一:明确主题、了解目标

以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课文基本都是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个人思想与志向的,结合这样的写作特点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教师将该单元的大单元教学主题确定为“托物言志”。

在这一主题下,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特点,设置语言能力发展目标,要求学生针对这种写作手法进行掌握,把握其中的表达技巧。在思维水平提升方面,引导学生对该单元课文的观点进行思考与评价,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在文化意识方面,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托物言志”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价值,鼓励学生多接触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并积极弘扬。在审美创造力方面,教师可以设置“提高学生对单元课文内容的鉴赏能力,使其在欣赏其中景物描写的过程中明确作者是如何进行情感表达的,并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创造”的目标。

教师通过希沃白板为学生展示大单元学习主题和目标并为学生解释,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片段二:设置生活问题

在大单元教学的课前导入环节,教师提问:“同学们都有哪些志向,这些志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同学们都为自己的志向做出过哪些努力呢?”问题既以学生的角度进行提问,也与本单元的主题进行结合,激发学生更主动地了解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在教学期间,教师结合单元具体的课文内容设计多层次的问题。

例如,教师针对《紫藤萝瀑布》设置问题:

“紫藤萝瀑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是如何描绘紫藤萝瀑布的?”

“紫藤萝瀑布具体指的是什么,通过描绘紫藤萝瀑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同学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瀑布”?”

教师结合诗歌内容设置问题:

“从诗歌当中了解到哪些社会风貌?”

“外国诗和古代诗歌当中的哪些情感与你产生了共鸣?又让你想起了哪些生活中的场景和经历?”

“同学们认为这些诗歌在当今社会当中有哪些价值?”

结合这些问题,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容并调动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为核心素养的培育奠定基础。

片段三:创设虚拟情境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进行探索时,教师借助 AR 技术再现多篇课文当中自然景物的动态美或古代建筑的魅力,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情境机会,帮助其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并再次强调“托物言志”的主题。结合主题引导学生探索在自然景物下作者寄托的情感。

如教师带领学生结合登幽州台的情境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强化学生对《登幽州台歌》的理解和认识。为学生讲解陈子昂登上幽州台的背景和原因,带领学生演绎陈子昂出征、兵败、进言等情景。

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和对古代建筑文化的深刻认识,并感受作者的失意境遇和苦闷情怀,激发学生的共鸣。

最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式欣赏,明确陈子昂是如何用简短、苍劲的语言描述时间的漫长、空间的辽阔和自身的情绪。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思考能力,实现学生综合性发展。

片段四:引导学生反思

在教学结束之余,教师要求学生写下自己在课堂中的感受以及学习到的哲理,并记录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或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将学生分组,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要求同桌为一组,同桌结合学生的反思笔记以及对其的了解展开学习评价。通过自我反思和互相评价,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结合不足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学习方法和改进策略的制定,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实际成长。

三、案例分析

(一)聚焦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结合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以及教材单元内容来确定大单元教学的主题,基于主题再进一步细化大单元教学目标。具体实施期间教师先明确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语言能力、思维水平以及文化意识和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基于这些内容,教师根据现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为其制定合理的主题与目标,确保大单元教学过程涵盖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

(二)学生主动性提升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设置了生活问题来吸引学生的关注,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将一些关注度高的社会话题或流行语言等放入到大单元教学问题的设置当中,调动学生社会经验的同时,激发其深入思考。学生探索和解答提出的问题期间,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观点,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

(三)实现综合性发展

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期间通过创设虚拟情境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学生置身于情境当中获得了更加真实的体验,了解大单元教学下每一篇课文的情节发展情况以及人物情感、思想等,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写作能力奠定了基础,学生通过大单元学习获得综合性的成长。大单元教学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反思。学生互评给教师提供参考,实现后续教学评价对学生语文表现的全面考量,也有助于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四、案例反思

核心素养视阈下,初中语文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虽取得一定成果,但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后续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提高大单元教学的针对性,确保班级内学生都获得发展。

总结

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针对核心素养视阈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索,明确教师在教学之初应当聚焦核心素养确定主题和目标,指导后续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教学期间可以设置生活问题、创设虚拟情境,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理解能力。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互相评价,确保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但是大单元教学还存在未能兼顾学生差异性的问题,后续教学应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