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乡村振兴背景下白石山民宿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

魏冬 宗卓 米佳兴 周畅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乡村振兴战略关注产业兴旺与农民增收,民宿经济成重要突破口。白石山地处河北保定涞源县,具自然、文化及区位优势,但民宿经济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产品同质化、服务滞后等问题,研究其发展路径具现实意义。

一、白石山民宿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资源禀赋与发展基础

白石山地处河北保定涞源县,自然环境优美,生态优势显著,适合发展生态型、康养型民宿。区域内民宿文化积淀深厚,具有极高的文化辨识度与市场吸引力。

(二)发展现状与主要成效

近年来,白石山依托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民宿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截至2025 年,区域区已聚集327 家特色民宿,覆盖多元住宿需求。数据显示,白石山民宿共接待游客量达 10 万人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30% 以上,民宿经济逐渐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白石山民宿经济发展路径

(一)特色化定位

深入挖掘白石山的民俗、红色文化及生态文化资源,融入民宿的建筑设计、装饰、服务流程和体验项目,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辨识度的民宿品牌。

突破单一住宿功能,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开发多元化的产品业态。加强与周边景区、景点的合作,推出“民宿 + 景区”联票、“民宿 + 红色文化体验”、“民宿 + 书法研学”等一系列旅游套餐,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独特且深度的旅游体验。

(二)加强标准化建设

规范建筑安全、消防安全、卫生条件、服务流程等,建立等级评定和退出机制,加强对经营者的培训和指导。

鼓励与专业酒店管理公司合作,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完善基础设施

加大对白石山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景区道路、停车场、公共交通等设施,加强通往民宿集中区域的道路建设,确保游客能够顺利抵达并享受民宿服务。

完善民宿周边的水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保障民宿的正常运营。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建立健全垃圾和污水处理体系,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民宿集中区域设置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标识牌、公共厕所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服务。

(四)加强人才培养

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专业技术人才等返乡创业,给予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创业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建立民宿人才培养基地,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服务的本土人才。组织民宿经营者到外地参观学习先进的民宿发展经验和管理模式,拓宽视野和思路。

(五)强化政策支持

设立民宿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民宿的改造升级、品牌建设、宣传推广等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民宿给予贷款贴息、补贴等政策支持,降低民宿经

营者的投资风险和经济负担。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前提下,探索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的有效途径,为民宿建设提供土地保障。对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的,给予土地审批、规划许可等方面的便利政策,降低民宿建设者的成本和时间。

加强对白石山民宿的宣传推广力度,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旅游平台等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白石山的民宿资源和特色产品。举办民宿文化节、乡村旅游节等活动,提高白石山民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结论

民宿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形态,对于白石山地区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加强标准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培养和强化政策支持等措施,白石山民宿经济将实现更加繁荣、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 ]姚 林 涵 , 陈 罗 辉 , 钱 真 真 . 乡 村 振 兴 背 景 下 白 石 村 节 约 型景 观 设 计 研 究 [J]. 上 海 包 装 ,2023,(12):107-109.DOI:10.19446/j.cnki.1005-9423.2023.12.035.

[2]韦羡侠 , 莫仁斌 . 乡村振兴背景下岩溶石山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探讨——以巴马瑶族自治县盘阳河长寿旅游带为例 [J].广西农学报 ,2020,35(06):78-83.

[3] 刘小红 . 乡村振兴视野下重庆市巴南区云篆山村旅游发展研究 [J].西部旅游 ,2021,(07):45-47.

作者简历:

魏冬(1980.11- )金融专业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硕士

宗卓(2006.1-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学生。

米佳兴(2005.3-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生。

周畅(2000.4-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