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性探索

作者

费文娟

江苏省泗洪姜堰实验学校  223900

双减政策犹如一剂强心针,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带来病愈的可能性。在小学英语课程学习层次,传统英语作业设计存在过于一刀切的现象,难以满足不同学习水平、能力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所呈现的学习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而分层作业设计则可以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化特点,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从而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更为契合的作业内容,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英语作业完成中收获自信心与成就感,更好地提升英语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内容同质化严重

传统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刀切模式,要求全班学生需要完成统一性的作业内容,眼中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化差异。不管是单词抄写、还是课文背诵、亦或是习题练习,都缺乏一定针对性,使得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感觉无聊,无法实现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得一些学困生陷入学习困境,逐渐产生畏惧心理,影响到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

(二)作业形式单一枯燥

现阶段,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形式比较单一,大部分会以书面练习为核心,比如,抄写单词、完成练习题等,并没有良好地引入实践性、探究性和趣味性元素。在机械性与重复性作业形式的引入下,难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容易让学生逐渐产生厌倦心理,眼中制约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三)作业评价方式简单

传统小学英语作业评价中大部分会以教师批改为核心,所呈现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无法关注到作业结果的正确性、合理性,更容易忽视对于学生整体学习过程的相关评价与个性化反馈。教师在作业评价过程中所选择的评价语言比较笼统,无法准确判断出学生具体优点与缺点,使得评价激励与指导作用难以得到切实发挥。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

本文以译林版四年级上册《Unit 5 Different toys, same fun》课程为例,探索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性。

(一)学生分层

在进行《Unit 5 Different toys, same fun》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选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成绩等不同层次,实现对学生综合性评估,并将学生具体划分为 A、B、C 三个层次。首先,A 层次学生英语基础最为扎实、学习能力也较强,能够对英语课程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B 层次学生英语基础比较一般,所呈现的学习能力也处于中等,需要获得教师进一步的指导与激励;最后,C 层次学生自身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所呈现的学习能力也较差,对于英语课程学习缺乏足够的自信心。

(二)作业分层设计

1. 基础层作业(C 层)

首先,小学英语教师可以要求 C 层次学生抄写《Unit 5 Different toys,same fun》课程中“doll”“ball”“car”等关于玩具的单词,并进行正确默写,还要求学生需要通过反复书写的方式,进一步巩固课堂所掌握与记忆的英语单词拼写。

其次,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Unit 5 Different toys, same fun》课程之际,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所涉及的相关句型,便可以通过模仿造句练习的安排方式,实现作业设计的基本目标。首先,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将“Ihave a doll.”“This is a ball.”等一些较为简单的句子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仔细进行句子构成的系统分析。其次,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分析的句型,依据生活“kite”“robot”等比较常见的一些玩具,完成模仿造句作业内容。比如“,Ihave a kite.”“This is a robot.”等,使得学生在大量模仿练习之下能够加深对于课程句型结构的深度理解,为学生后续英语口语表达与综合运用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最后,可以在课堂中、课堂后让学生播放课本配套的听力材料,并要求学生通过大声跟读的方式,不断纠正自己英语发音,并更好地培养学生英语语感。

2. 提高层作业(B 层)

首先,小学英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依据《Unit 5 Different toys, samefun》课程主题,设计一段关于交换玩具的英语对话,并与自己所选择的搭档进行表演,如此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自身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能力。例如:

A: Can I play with your ball?

B: Sure. Here you are.

A: Thank you. I have a doll. Do you want to play with it? B: Yes, please.

其次,英语教师为为学生提供一些与玩具相关的简短英语阅读材料,使得学生可以在仔细阅读以后进行问题回答,如此可以更好地检验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能力。

最后,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词典或在线资源的方式,寻找出与玩具相关的其他词汇,并让学生进行系统性分类整理,更好地丰富学生英语词汇量。

3. 拓展层作业(A 层)

首先,小学英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My favorite toys”为主题,自主进行英语手抄报的制作,其具体可以包含玩具图片、英文介绍、自己感受等内容,如此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英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以“The fun of playing with toys”为主题进行课堂英语演讲。首先,学生在准备演讲过程中,需要充分思考玩具所带来乐趣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和朋友一起玩耍时的欢声笑语,还是独自探索玩具功能时的新奇发现,如此,可以极大化锻炼学生自身灵活性思维能力。其次,学生在正式演讲时,需要保证英语清晰、流畅表达,这也是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次深度考验。在演讲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自身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最后,小学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挖掘不同国家儿童喜欢的玩具及其背后的文化差异,并根据文化差异的具体点进行简短探究报告的撰写,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形成较为突出的文化意识和探究能力。

总之,双减政策落实的大背景之下,小学英语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创新作业设计方式,完成作业分层设计的基本目标,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科学化的学习体验,助力学生能够在作业分层中实现英语综合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青. 浅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J]. 英语广场 ,2022(06)

[2] 黄晓霞 .“三加减”让作业走“心”更走“新”——“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探究[J]. 新教师,2022(01)

[3] 高慧 .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有效设计的思考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