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知识图谱”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研究

作者

侯婧嫱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陕西省西咸新区 712000

1. 背景

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升,知识图谱的应用边界不断拓展。在教育教学领域,其技术特征与教育规律相结合,催生出教育知识图谱和学科知识图谱两大应用形态。前者聚焦教育目标与能力培养的路径映射,后者着重学科知识体系的解构与重组,两者共同推动着知识传递模式从线性结构向网络化认知的范式转变[1]。这种技术渗透不仅革新了知识组织方式,更重塑了知识传播的底层逻辑。知识图谱作为计算机学科的前沿技术成果,其核心在于通过图结构构建知识体系框架。该框架以实体和概念为节点,以语义关系为边线,形成多维度的知识网络结构。从技术特征来看,知识图谱不仅实现了对复杂知识元素的系统性组织,更通过语义建模技术揭示了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构建起可计算的知识推理体系 [2]。

2. 教学准备

本教学研究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首先借助“知识图谱”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其次探索如何将知识图谱与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接着通过“学习通”平台进行实证研究,验证知识图谱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方面的有效性。基于“知识图谱”的课程建设是一种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模式,通过构建和完善知识图谱,提升学生对《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最后通过不断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一套完整且优质的教学资源。

(1)“知识图谱”在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

教育教学知识图谱属于特殊的领域知识图谱,它以教学相关的知识、实体及其关系为基础进行构建。在教育领域,知识图谱将教育中的诸多要素,如课程、教师、学生、知识点等作为实体,通过明确实体之间的关系,如课程与教师之间的教学关系、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学习关系、知识点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等,形成了一个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3]。

(2)“知识图谱”与《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融合模式探索

课程知识图谱凭借其出色的知识表达能力,完全可以充当新型课程知识的展示途径。例如,对于教材《C 语言程序设计》里“ 程序的组织结构”所涵盖的知识点,能够以图的形式来呈现。再者,凭借知识图谱在知识整合以及推理方面的独特优势,能够去研发更具创新性的教学技术。

(3)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实证研究

为了充分发挥知识图谱在教学中的作用,需将其与现有的“超星学习通”进行紧密集成。这包括实现数据的实时同步更新、功能模块的无缝对接以及用户界面的友好整合。通过这种集成方式,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便捷地访问和使用知识图谱,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3. 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面向信息工程学院大一学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科技与技术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以及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应用范围广,尤其在当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在信息化领域中的重要性更是凸显。通过学习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一种常用的编程语言,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高级编程语言和开展软件开发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学生也将培养抽象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项目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课程的知识点体系结构化不足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涵盖了从基本概念到高级特性的广泛内容,包括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函数、类与对象以及文件操作等。这些内容本身就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难以简单地通过一种结构化的方式完全覆盖。

通过“知识图谱”的引入,加强课程内容的梳理和整合,形成更加清晰、系统的知识点体系。一是知识图谱以图的形式展示知识,将编程语言中的概念、语法、语义等以节点和边的形式连接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层次结构。二是通过可视化工具展示知识图谱,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直观易懂,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编程语言的整体框架和核心概念。

(2)学生的学习体验个性化不足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第一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本课程的学生来自不同的高中,所以学生计算机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不同的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和动机各不相同。一些学生可能对编程充满热情,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探索;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只是为了完成学分而学习,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这种差异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体验和需求。

通过“知识图谱”的引入,基于学习通平台知识图谱的推荐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阶段性测试结果以及个人的兴趣,智能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目,帮助学生个性化地学习。例如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会被学习通记录,部分同学对于三种循环(for 循环,while 循环、do...while 循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够清晰,那么平台将会对以上同学加强本知识点的基础题目的推荐;另外部分同学可能对于课程内容掌握较快较好,那么平台也会推荐更深层次的教学视频。

(3)教师的教学决策准确化不足

首先,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以及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进行教学决策时,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就很难做出准确的教学决策。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往往难以及时反馈给教师,传统的反馈机制会使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难以做出准确的教学决策。

通过“知识图谱”的引入,教师可以通过知识图谱中的数据和信息的深入分析和挖掘,分析学生的学习模式和进度,更准确地制定教学计划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以学生为中心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通平台上教师通过学生对知识点完成掌握情况界面下方的【学生掌握详情】中也可以搜索学生信息进行【查看】,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情况,帮助教师做出更为准确的教学决策。

4. 结论

本教学研究主旨在于利用知识图谱技术解决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知识点体系的结构化、学生学习体验的个性化以及教师教学决策的准确化,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 1 ]张玉蓉 , 王亚军 , 卜旭东 , 等 . 新工科建设要求背景下对传统工科课程改革的思考——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为例 [J].科学咨询 ,2022,(12):33-35.

[2] 赵万祥 , 李滔 , 刘强 , 等 . 以活动为导向的有机化学知识图谱构建与实践 [J]. 化学教育 ( 中英文 ),2024,45(04):113-120.

[3] 穆肃 , 谭梓淇 , 骆珏秀 , 等 . 面向精准教研的立体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 [J]. 电化教育研究 ,2023,44(05):74-81.

项目基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知识图谱”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G20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