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作者

赵雷

保定市第二中学河北保定 071499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单元教学又处于核心地位。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全面地了解与掌握,教师要对一些较复杂、较大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讲解与解释。然而,大单元教学因其内容复杂、学生个体差异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如何有效地开展是广大教师认真思考与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引言

大单元教学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把学习内容组织起来,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倡建立一个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对学习形态由浅到深的发展要求,以及高层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推动了教学设计由松散的单元式教学向“大单元”式的一体化教学转变。当前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让一线教师感到困惑,迫切需要一个明确的方向。

1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1.1切实推动优化和转变教学模式

大单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有利于打破传统以教学单元为标注的教学模式的不足,便于教师根据教学需求整合教学资源和要素,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成效。传统教学中,教学方法以自然单元教学为主,条理清晰,按照顺序逐一授课,然而缺陷也较为明显,不利于打破浅层学习的桎梏,难以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尝试应用大单元教学法,通过重组单元、建立单元之间联系的方式,将学习过程由传统的“目标—评价”转变为“主题—探究”,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作用,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与解决问题的主阵地,切实促进教学模式的优化与转型。

1.2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实施和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

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是新课标中的重要内容,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审美创造等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采用了教学主题单元和学习任务群相结合的课文设置方式,分别指向不同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单元核心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拓展练习机会,厘清单篇课文与整个教学单元之间的关系,既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教学,也有利于推动语文课程改革。

2制定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2.1明确教学目标与单元主题

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首先要明确单元主题,确定教学目标。因此,老师们需要精心设计单元题目,以保证其能涵盖所要教授的核心知识及技巧,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首先,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提炼单元主题,这一主题应能覆盖并融合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比如,如果单元中出现了不同作者的散文,那么题目就可以定为“当代散文的探索和创新”。其次,教师要明确与单元主题相对应的教学目标,也可以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外,还要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对作品进行欣赏与评论。通过对单元主题的提炼,明确了教学目标,让老师有了一个更加明确的教学想法,这有助于接下来的学习问题的创设和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保证了教学活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2选好教学切入点

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体验学习的获得感,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老师们要选择好教学切入点,在语文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用情境和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帮助语文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在实际的语言实践中真正地提高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2.3对课程资源的挖掘

在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大单元主题和目标,挖掘课程资源和素材,为学生语文大单元的学习服务。学生语文大单元的学习资源,材料,是学生语文大单元学习的一个重要载体,一个媒介。学生语文大单元学习的质量,从源,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相关的大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进行细致的设计,并结合大单元的整体教学任务,挖掘相关的课程资源,素材。有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素材,学生的语文大单元学习才有了基础,有了依托,学生的大单元语文学习才会变得如呼吸一般自然。

2.4单元主题知识的整合与结构化教学

在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必须突破单篇、单元两种教学模式的弊端。这种方法的弊端在于:第一,单篇教学没有很好地衔接知识点,不利于学生系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迁移;二是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未能根据一定的要求,将素养目标、情景、任务和知识点等要素组织成一个有结构的整体。大单元教学是在“大概念、大情境、大任务”的指导下进行的,它围绕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内容、结构和主题上进行了整合,克服了单篇和单元教学的弊端。首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学情,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设计学习任务;高中学生处于辩证思维发展的时期,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的时候,老师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编排特点,根据学生目前的认知发展水平,对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并根据学科知识的逻辑,对学科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整合,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构建一个系统性的知识大单元集合。

2.5分解文本,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具体含义

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要综合文本的内容,也要对文本进行一定程度的分解,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特定意义,进而实现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语言教师要注重单元之间的联系,也要挖掘单元内文本的独特性,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获得更清晰的体验。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整体把握,更全面地剖析了作品在表达方式和情感态度上的区别,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高中语文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更多的选择,以“学科大概念”为主线,让课程内容更具情境性,更利于核心素养的落实。大单元教学需要教师站在整个单元的角度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在宏观上把握单元教学要素,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一个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堂,这样才能让课程的隐性价值得到更深更广的挖掘。

参考文献

[1]武文卓.大单元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4,(36):12-14.

[2]苏菲.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与评价[J].教育,2024,(22):47-49.

[3]杨春永,崔春燕.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对策浅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04):2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