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语文分层作业对学生学习兴趣及能力提升的研究
冉艳艳
云阳县北城小学 重庆云阳 404500
前言:
在双减政策不断推进下,小学语文教师也在不断更新自身理念,尝试以更适合、新颖的方式来优化语文作业设计,以此来增加语文作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促使大家高品质的去完成。相比于传统单一化的语文作业,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来进行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即可做到对各层学生学习特点、发展需求的更好适应,也能为语文作业质量提供保障,实现学习兴趣与能力的逐步提升。
一、小学中段语文分层作业对学生学习兴趣及能力提升的研究
(一)学生分层
语文教师可通过平时课堂上的细致观察、测试评估,以及作业分析等方式来做到对学生语文基础、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全面把握。然后将学生合理划分成三个层次。A 层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比较强,且拥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在平时也会展现更高的学习积极性;B 层学生知识基础、认知能力都处于中等;C 层学生则是基础较为薄弱、认知水平有待提升,且语文学习积极性也不是很高的学生。基于此,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哪一层学生都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教师要围绕学生各阶段的进步与认知需求来做出及时调整。
(二)作业目标分层
基于语文教材内容的认真钻研,以及各层学生的语文基础与认知需求的把握来进行作业目标分层设计。对于A 层学生,作业目标要重视认知视野、创新思维的进一步拓展,让学生获得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强化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培养;B 层学生,作业目标要打牢语文基础,注重基本技能的提升,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C 层学生,作业目标要将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视为重点,要调整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1]。比如:以《秋天的雨》为例,在完成讲解后,对于A 层学生,可将作业目标设定为仿照课文来写一篇描写季节的文章,尝试做到对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应用;B 层学生,可将作业目标设定为背诵课文中的经典段落,然后再以自己的话去对秋天的特点做出描述;C 层学生,可将作业目标设定为对生字词的正确读写,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作业内容分层
首先,针对C 层学生,设计作业时,要将生字词的抄写、听写,以及有感情朗读课文、解答课后练习题视为重点,通过这种基础巩固型的作业来帮助这层学生打牢基础,实现基本语文技能的熟练掌握。
其次,针对B 层学生,作业设计时,除了做好基础巩固,还可通过句子仿写、简单阅读理解等内容的设计来增加作业难度,让学生的语文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2]。
最后,针对A 层学生,作业设计时,要多鼓励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课外阅读等各类活动,让学生的认知视野得到持续拓展,从整体上增加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激活思维。
比如: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结束讲解后,对于A 层学生,可为其布置“续写故事”这类作业内容,让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在创作老屋后续故事当中得到充分发挥;B 层学生,可为其布置分析故事中人物性格特点,简单赏析人物形象这类作业;C 层学生,可布置熟练掌握生字词,对故事主要内容进行复述这类作业。这样的作业内容分层设计,既可以满足各层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也能够让每一层的学生都在完成作业中得到进一步成长。
(四)作业评价分层
基于对各层学生作业目标、内容的综合分析来构建多元化的分层作业评价体系,明确相应的评价标准。针对C 层学生,评价时要给予更多的鼓励、认可,密切关注学生的努力和进步,以此来增强大家自信心;针对B 层学生,除了要肯定学生的进步,还要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恰当之处,通过指导其及时改进来实现进一步提升;对于A 层学生,要围绕更具挑战性的评价标准来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实现素养能力的综合发展。评价方式要重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有机整合,以确保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的有效发挥 [3]。
二、小学中段语文分层作业实践案例
(一)案例背景
基于前期观察与学情分析,将某班学生合理划分成三个层次A层、B层、C层。以《爬山虎的脚》为例,在结束讲解后,进行分层作业设计。
(二)作业设计与实施
对于C 层学生,为其布置的是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抄写记忆,有感情的朗读几遍课文,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来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描述出来这一作业内容,帮助学生打牢基础。
对于B 层学生,为其布置的是对爬山虎脚的段落进行背诵描写,将课后练习题完成,然后模仿课文中植物描写中引用的方法,选择生活中的一种植物来做出细致观察,尝试写一段简短的话。
对于 A 层学生,为其布置的是借助互联网等路径来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对爬山虎生长的相关知识做出更多了解,尝试着将一篇与植物生长奥秘有关的科普短文撰写出来,字数至少要 300。然后鼓励大家以小组形式来对作者观察爬山虎时应用的方法做出深入探究,同时和同学们分享自己观察中积累的经验。
(三)实施效果
实施了一段时间的分层作业布置后,C 层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畏难情绪得到了很大改善,基础知识做到了熟练掌握;B 层学生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C 层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运用得到发展理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中段的语文作业设计中,基于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学内容的综合分析来优化作业的分层设计,除了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符合自身学习能力、认知发展需求的作业内容,也能够在完成难度不同的作业中对语文这一学科有更高的兴趣,为综合能力发展构建良好条件,对深化语文教学成果也有着重要意义,保证作业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兴菊 . 小学中段语文作业分层优化设计策略探究 [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 2024 数字化教育教学交流会论文集(下). 重庆市荣昌区桂花园小学 ; 2024: 321-322.
[2] 周玲烨.“双减”政策下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J]. 基础教育研究 , 2022, (07): 46-48.
[3] 林惠娟. 小学中段语文作业分层优化设计策略探究 [J]. 学苑教育,2022, (02): 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