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发电企业燃料采购管理
邓磊
大唐洛阳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洛阳 471039
0 引言
目前煤炭、天然气等主要燃料价格波动性增强,发电企业成本管理压力增加,企业的燃料采购决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发电企业必须提升采购管理水平,以确保燃料供应安全、成本可控、风险可控。
1 发电企业燃料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燃料采购环节决定着企业可使用的能源种类、数量、时间结构和价格边界,由此界定了生产系统所能承受的运行节奏、成本负担与风险水平。从管理视角看,采购工作是否准确、及时、高效,决定了计划是否科学、运行是否稳定、调度是否有序。如果不加强采购管理工作,发电企业将难以实现生产系统闭环协调,更无法维持成本。
采购成本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单位电力的边际成本,也就是说,采购工作合理与否直接与整个年度财务计划与资金流动安排相关,采购节奏和到货匹配度会影响库存结构与调峰弹性,影响调度策略的可执行性;而采购来源、渠道多样性与谈判能力构成了应对市场波动和政策干预的缓冲机制,间接决定了企业是否具备长期稳定运行的条件[1]。
更关键的是,在能源结构调整、碳排放约束、市场化改革多重背景下,企业是否拥有采购上的前瞻判断、结构调配能力和系统协同能力,已不再是“效率问题”,而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无法基于市场信号主动调整采购结构、结合区域资源优势优化合同组合、无法将采购能力转化为战略缓冲能力的企业,将在政策与市场的不确定性中丧失主动权。
2 发电企业燃料采购管理措施
2.1 建立健全采购制度
由采购部门牵头,联合生产调度、财务、审计、法务等部门梳理采购链条上的所有业务节点和责任单位,做好燃料需求提报、采购申请、计划审核、预算控制、招标方式选定、供应商审核、合同拟订、物流安排、验收入库、付款对账等环节的工作。每个环节都要绘制流程图并输出,流程图要标注关键控制点、审批路径及数据交互界面。
由综合管理部组织编制统一的《燃料采购管理办法》,明确工作环节每一环节的权限边界(如审批金额对应的责任人)、决策时限、记录要求和问责机制。制度文件需包含:采购限额控制表、审批流转图、授权清单、供应商准入标准、比价流程指引、合同审签清单等附件。制度初稿经分管副总审核后,提交管理层会议审议通过 [2]。
使用ERP 或SRM 系统,结合制度逻辑配置审批流程、权限控制及异常预警。关键包括: ① 自动校验采购申请是否超出预算或库存预警; ② 设置超额采购强制触发二级审批; ③ 合同模板内置合规条款及价差波动阈值提示; ④ 付款环节须系统比对验收单与入库记录。
由人力资源部牵头,组织全体采购、财务及相关支持人员进行流程培训和系统操作演练。要求全员签署《采购制度知悉确认书》,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审计部与采购管理部门联合制定《制度执行检查清单》,每季度开展制度执行自查与交叉稽核,重点检查:是否有审批绕过、是否按流程比价、是否及时归档。所有偏差必须限时整改并在制度修订中体现,形成制度- 执行- 反馈-优化的闭环管理体系。
2.2 强化供应商管理评估机制
(1)建立供应商准入标准及备案机制。由燃料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法务、财务、安全环保等职能参与制定《供应商准入审核标准》。具体整理以下内容:企业资质(营业执照、行业许可)、生产能力证明、近三年财务报表、运输能力评估、煤质检测报告、安全记录及环保合规证明。拟合作单位需完成材料预审、实地考察与样煤抽检三项验核流程,并做好《供应商信息登记表》备案。审核合格后纳入合格供应商库,编号管理,统一在系统中锁定为可选交易对象。
(2)明确供应商分级使用和动态管理制度。合格供应商不一律同等待遇,需建立信用分级制度,划分为 A(核心)、B(备选)、C(限制)三类。依据过去 12 个月内的履约数据(交货及时率、煤质合格率、纠纷处理情况)计算信用分分级。核心供应商享有优先参与年度长协或季度协议采购权,B 类仅限现
货补充,C 类限制采购额度或暂停合作。
(3)建立全过程履约跟踪与问题记录制度。每笔采购从下单起,至入厂验收、质检、对账、结算,需要在采购管理系统中记录全流程关键数据。异常情况(如延迟交货、质检不合格、发票不符)必须由采购员发起“履约异常处理单”,并在系统标记责任方,归入供应商档案。相关数据直接与下季度信用评定关联,连续两个周期履约异常即启动中止合作流程 [3]。
(4)建立淘汰机制和入口封锁程序。信用评级连续两个周期为 C 的供应商,采购系统自动触发“冻结”操作,禁止参与任何形式采购。冻结后可申请一次复审,复审由第三方稽核小组牵头,复查财务、质量、运输记录及整改计划。未通过复审者列入《不再合作清单》,并同步下发集团系统,统一封锁入口。此外,为提高整个机制的有效性,系统可以配置供应商绩效面板,自动汇总各类履约指标,形成可视化评分图,用于合同谈判、配额分配及合作策略优化。采购、财务、质检三部门共同负责数据准确性审定,将绩效分数纳入供应商档案中长期考核记录。
2.3 引入信息化手段提升采购效率
(1)明确系统平台搭建架构。由信息管理中心牵头,选定基于企业 ERP 架构下可扩展的采购子平台(如 SAP SRM、Oracle SCM 等)作为统一入口,承接所有燃料采购相关操作。系统部署在集团主数据中心,采购业务人员和审批环节责任人可以使用企业内部账号权限访问。系统开发需委托专业软件集成商完成,开发前签署定制开发合同,建设周期控制6 个月以内。
(2)部署五大业务模块并制定字段标准: ① 采购计划模块,用于各厂区提出年度 / 月度燃料需求,支持分类型(长协、现货)计划分解; ② 询价与比价模块,自动生成询价函模板、记录报价过程并归档留痕; ③ 合同管理模块,按模板拉单并嵌入风控条款,设置审批流级别; ④ 履约跟踪模块,记录到货时间、煤质数据、发票上传、付款确认流程; ⑤ 绩效评价模块,提取履约数据,系统计算供应商得分。字段设置统一使用集团定义的数据字典,使报表输出具备对比性与延展性。
(3)将采购制度流程映射至系统流程模板。所有操作节点依据制度文件中的审批路径与权限结构设计系统流程图。以合同审批为例,设置“金额 <100万→单线审批,金额 ⩾100 万→联合审核 + 法务备案”,并由系统自动识别金额等级触发流程跳转。操作员无法跳过系统设定流程,每一环节必须操作完成方可推进。所有操作节点生成时间戳和责任记录,用于后期审计。流程执行偏差数据(如超期、驳回率)定期由系统自动统计并发送至采购主管邮箱。
(4)构建采购数据中台。所有流程数据统一汇总至数据仓库,建立供应商分析模型、价格波动图谱、交付周期分布曲线等指标。采购部定期提取数据,生成《季度燃料采购运营分析报告》,为下一周期的长协谈判、现货采购时点判断、库存预警阈值设定提供量化支撑。中台开放接口供财务、调度、计划等部门调用,与跨系统数据协同。
结论:
总而言之,发电企业的发电成本很大一部分是燃料支出,燃料成本的变动情况很容易影响到发电企业的正常运营,因此,想要防止发电企业正常发电受到燃料成本的限制,企业管理人员就要切实做好燃料的采购管理工作,以合理规划燃料成本支出。
参考文献:
[ 1 ]张传新 . 火力发电厂燃料库存管理优化探究 [ J ] .中国经贸导刊 ,2024,(16):76-78.
[2]宿红日 . 甘肃省电煤市场形势及其火电企业燃料保供控价策略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4,(21):142-143.
[3] 彭朝鑫 . 本量利分析法在火力发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J]. 投资与创业 ,2024,35(19):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