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研究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

作者

唐艳辉

绥宁县水运事务中心 湖南绥宁 422600

我国水上交通行业发展迅速,很多行业和水上交通行业达成合作,对水上交通依赖性不断提升,因此,有关部门应该重视水上交通安全监管,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持续提升监管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监管工作的作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些方面(如图1 所示)。

图1​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的作用

第一,可以防范群死群伤事故,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如果发生水上交通事故,会带来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在载客场景中,会有很多人员伤亡。基于加强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的监管,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如检查船舶适航性、船员资质、查处超载问题等,能够减少及避免事故问题。

第二,能够维护通行秩序和水域环境安全。在监管工作中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如利用信息技术智慧化地监控、碍航清理、巡航巡查等,能够保证航道通常及通航要素正常运转。比如基于应用人工智能系统及超高频等技术,能够持续监测航行秩序,及时将阻碍航行的渔船驱逐,确保航道通畅。基于严厉打击不良行为,如违反规定夜航、超区域航行等,能够防止产生碰撞事故,保护水域环境安全 [1]。

第三,能够压实相关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在监管工作中,需要依据法规落实,基于这样的方式,能够清楚规定相关方责任,将责任落实到各方身上。主要包括:企业主体责任。航运公司应该完善安全制度,定期组织船员进行培训,做好安全自查工作;属地和管理责任。其需要构建相关制度,如领导包片、干部驻点、机关和基层联动等,促进乡镇落实好自用船舶台账管理工作;部门协同责任。与相关部门一起发布预警,包括应急和气象部门等,共同制定方案。还可以一起检查危险品、保护龙舟活动安全。

第四,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实现智慧监管。在监管工作中运用先进的技术,可以提升监管的信息化水平和高效性[2]。比如建立船舶安全等级标识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智能地评估船舶风险等级,提升执法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利用无人机和 CCTV 建立立体监控网络,能够提升应急响应能力。船舶进出港报告新规做出了调整,集合了沿海和内河监管工作,借助信息化平台能够对工作流程进行精简,扩大工作覆盖范围,优化监管效果。

最后,可以更好地应对风险和挑战。水上交通存在一些问题,如客流量多,施工多,活动多,风险性较高,保障要求高,管控难度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工作措施。基于加强监管工作,可以更好地应对极端天气,建立预警机制;还可以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打击突出隐患,防止产生重大风险,保护水上活动安全。

2、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监督管理中的问题

第一,水上防污染及安全搜救体系等和通航环境存在差距。在施工中一些水上水下工程施工企业并未清除施工障航物,且产生采石船、吸沙船倾倒废石等情况,影响了航道条件。且很多地方水上交通应急救援机构不够完善,缺乏齐全的配备,产生事故后会无法及时有效地处理,造成严重的影响。一些地方并未构建健全的安全监管工作制度,缺乏完善的水域油污防控系统和搜救应急装备 [3]。第二,船舶技术情况和水路运输需求存在差距。现阶段,水路运输得到了显著的发展,需求量持续提升,但是很多城市造船数量减少,且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如一些船舶杂乱、操作性不足等,影响了基础设施使用率。中高档旅游客船和标准化运输货船数量不足,不利于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第三,队伍建设不足。首先,技术员数量较少,很多船员的能力较低,无法满足发展要求。其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差距较大,未能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导致人员的工作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最后,专业执法人员有限,影响了监管工作开展及开展效果。

3、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措施

3.1 强化管理队伍建设

为了提升监管工作效果,应该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首先,组织监管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其树立服务意识,形成正确的工作作风,积极进取。比如可定期组织工作坊及研讨会,让监管人员明确认识到水上交通安全的价值,提升其对工作的重视度,确保其做好本职工作。其次,普及水上交通安全方面的律法,采取合理的措施,如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让人员了解相关知识,提升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其工作热情及创造性[4]。比如可邀请法律专家开展讲座,让工作人员明确最新律法,基于角色扮演,锻炼其问题处理能力。再次,强化业务能力。可以选择优秀的管理人员进一步接受教育,持续提升其工作及管理能力,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比如可设置奖学金,引导管理人员继续学习,或是参与国际研讨会,拓展人员视野。第四,强化和同行的沟通,积极地总结经验教训,落实好内部管理,优化水上交通行业管理效果。可构建行业交流平台,定期组织会议活动,让相关管理机构分享经验,共同学习和进步。比如构建线上论坛,便于监管人员随时随地沟通,可以共同讨论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一起探究解决方法,也可以定期出版行业通讯,说明最新的管理技术与方法。第五,提升办公的效率和透明性,接受群众监督。为了提升队伍的公信力,需要采取这种方式。对此,可以运用先进的管理系统及办公软件,对工作流程进行精简,促进工作高效开展。基于构建公开透明的机制,让群众及时掌握工作进展以及效果,提升其信心。比如构建官方网站,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如安全预警信息、最新监管情况、事故调查报告等,便于群众及时查阅,参与到监督工作中。最后,组织相关的安全教育活动,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责任感。可组织安全练习、安全知识竞赛及应急演练等活动,让水上交通参与者及监管人员明确意识到安全的作用。基于和院校合作,开展相关课程,能够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基于和企业加强合作,定期组织船员进行安全培训,让其掌握安全操作技能,持续提升其应急处理能力。基于采取上述措施,能够提升行业安全管理效果,确保水上交通安全[5]。

3.2 深挖细排事故隐患

第一,加强预控和监控能力。在监管工作中,应该注重安全风险点,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加强监控力度,持续优化监控体系。还要清楚规定有关的安全防范控制点和关节点的监控内容,包括等级、要求、责任及措施,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 [6]。除此之外,应发挥群防群治作用,全面监控事故隐患,优化监控效果。第二,强化整改工作,持续优化。首先,对于事故隐患需要做好检查、处罚、教育及纠正工作,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及时处理事故隐患,彻底解决问题。其次,在整治事故隐患时,应该依据按级督查制度,尤其是重要的事故隐患,应该挂牌督办整改,针对超过期限整改不理想的,需要停产整改,安排专门的人员制定整改措施、检查措施及验收整改成效。再次,采取两级隐患整改签字制度,将其当作安全考核和责任落实的依据。第四,增加资金投入,促进整改工作开展,遵循科学发展观,促进管理创新。第五,有关部门应该关注水上交通安全,及时了解新的问题及情况,加强调研工作,认真地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管理工作特点和规律,优化工作效果。最后,有关人员应该树立较强的科技意识,在监管工作中运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提升管效果。

3.3 加强能力建设及技术支持

首先,为了提升工作的高效性,在实践中应该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比如大数据、智能监控系统等,实现智慧化监管,提升船舶管理及通行保障能力。比如基于安装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能够持续对船舶的相关情况进行监测和控制,包括航速、位置、航行方向等,防止产生碰撞事故。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有效地分析历史事故数据,明确风险点,有目的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利用智能监控系统能够持续监测及控制航道,及时找出违规行为,有效地进行处理,提升航道的安全性及畅通性[7]。

其次,加强应急能力。应该制定和健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如人员落水、船舶火灾等,不断提升相关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比如火灾、恶劣天气等因素对水上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提升应急能力,可以模拟不同的场景,锻炼船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及灭火能力,同时检验其应对速度及掌握程度。基于这样的方式,能够找出预案中的问题,有目的性地调整和优化。还要定期组织人员落水救援演练活动,让船员在活动中锻炼使用救生设备,不断提升其熟练度,保证在发生事故后,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另外,还要做好物资储备工作,如消防器材和救生艇等,日常加强维护保养,增加使用时间,保证设备性能。比如相关人员应该定期检查消防器材,针对老旧、落后的器材,应该及时更换,保证其性能。定期组织救生艇下水测试活动,检验救生艇动力系统及救生设备情况,确保其始终处于正常状态。除此之外,需要构建健全的物资管理制度,保证应急物资随时可用,确保水上交通安全。

3.4 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首先,强化涉客运输监管。对于大客流区域,应该增加执法人员数量,实现随船监管,及时了解船舶状态。执法人员应该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从而在产生紧急情况后,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如果碰到节假日高峰时段,需做好现场秩序维护工作,严格检查不良行为,如非法载客、超载等。比如在国庆和春节等时段,有关部门应该预先做好规划工作,增加巡逻次数,保证船舶运营与有关标准一致。其次,加强危险品船舶管理。严格检查岗港内加油船消防设施、船员工作能力、应急体系,落实高温时段限制作业措施。对于危险品运输船舶的装卸,应该安排专门的安全监督人员,监督整个过程,保证相关操作符合要求,如果运输易燃易爆物品,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有目的性地制定预案,便于产生事故后能够高效地处理。最后,民俗活动保障。对于大型水上活动,如龙舟赛事等,可以与主办方一起制定完善的安全预案,基于采取无人机技术、海巡船等措施,构建立体化的监控体系。在活动开始前就要制定具体的应急预案,如医疗救援、人员疏散和交通管制等。在活动开展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持续监测活动情况,如无人机能够在空中监测,海巡船能够在水域内巡逻检查。还要设置单独的通讯频道,促进信息高效传递。基于采取上述措施,能够促进工作高效开展,优化监管效果,确保群众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水上交通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且产生了一些问题。因此,在工作中应该认真地分析问题,积极地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和解决,不断提升监管工作的高效性和实效性,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雷.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召开视频会议 部署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 [J]. 中

国海事 , 2023, (06): 2.

[2] 赵冲久在首次部省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定期调度会议上要求:完善机制落实责任

确保水上交通安全畅通 [J]. 中国海事 , 2022, (07): 2.

[3]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召开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视频调度会 [J]. 中国海事 , 2022,

(03): 2.

[4] 吴振华 . 将“服务理念”融入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J]. 中国航务周刊 ,

2021, (22): 48-49.

[5] 李飞 . 当好水上卫士 守护一方平安——响水县地方海事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

纪实 [J]. 中国海事 , 2018, (03): 61-62.

[6] 郭少卿 . 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探析 [J]. 科技展望 , 2016, 26 (32):

158.

[7] 马晓丽 . 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探析 [J]. 民营科技 , 2016, (05): 96.

作者简介:唐艳辉(1975.10-),女,苗族大专,工程师,主要从事水上交通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