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体三翼”思政金课建设的实践研究
陆媛媛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海宁路小学 066100
2019 年 3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24 年习近平总书记 663.18′′ 重要讲话“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的重要要求,成为我校办好新时代思政实践课的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
工作中,我们基于问题导向和学校实际,通过分析思政金课的引领意义,结合学校前期构建的“成长修炼课程”的实践项目,开展了小学“一体三翼”思政金课建设的实践研究,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有价值导引的系统性金课建设。为小学阶段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参考。
一、明确“一体三翼”思政金课建设理念
“一体三翼”思政实践金课,“一体”即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体。在每周2-3 学时的道德与法治课中拿出 0.5 学时集中使用,在教学时长和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开展“三翼”课程,即由思政课程衍生的学科融合思政课程、德育活动思政课程和项目实践思政课程。围绕小学思政“五育”核心目标,通过“一体三翼”的联动效应引领思政课教学策略和模式创新,打造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有吸引力、有温度、扎实落地的优质思政课。学生通过社会调研、实践创作和情景展示等途径获得学分,形成基于生态理念下的“爱国币”“责任币”“文化币”评价序列。
二、构建“一体三翼”思政金课建设体系
研究实践过程中,以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创新为抓手,突出实践教学特色,形成“一体三翼”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效应。
实践中,我们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研究主体。重点挖掘国家安全教育领域内容,探索沉浸式教学策略,创新教学环节设计,让思政课活起来,形成“一主线、两精品、三联动、四融合”的工作思路。同时,我们以学科融合课、主题活动课、社会实践课为研究主渠道,开展项目式学习,精心打造思政实践“金课”。用生动的实践活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在德育主题活动、基地活动、展馆活动三个维度的活动中,通过沉浸式的环节设计,让活动课程立体化,真正育德入心,成德于行。
1. 主题课程。即主题升旗仪式、班队会、主题实践活动等思政小课堂。以明确的红色主题、系统的环节、丰富的形式在环境日、端午节、九一八纪念日、建队日等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微型教育活动。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传递给学生,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勇于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 基地课程。依托校外活动基地,开展“队旗跟着党旗走”系列研学活动。师生走进社区,开展以“新时代小雷锋”为主题的社区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清明节”走进五峰山、走进烈士陵园,通过书记现场讲党课致敬革命先烈、重温入党入队誓词,深情缅怀革命先驱,赓续红色血脉;“国庆节”我们来到歌华营地开展“出发,去太空!”科技教育与太空安全主题研学之旅;还带领孩子们走进鸟类基地开展生态主题教育研学实践活动;走进工厂企业,开展“少年智造行”工业文化与生命安全研学活动,通过参观工业生产线,感受机器创造的智能先进,让孩子从小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每一次基地研学活动都是思想和心灵的洗礼,信仰和追求的塑造,知识和能力的获得。
3. 展馆课程。学校在区委国安办大力支持下打造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展室为学校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每学期大队辅导员都分批组织队员参观、讲解、互动,队员们沉浸其中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国家安全的不同领域以及与我们实际生活的关联,体会到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精神坐标,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 项目实践思政课程。该维度课程旨在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项目式学习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习得技能,受到思想洗礼。我们在不同年段开展多学科融合主题项目,形成了生成主题—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小组实践—成果展示五步实施策略。例如:我们依托学校《跟着节气智慧劳动》特色劳动课程,以“清明节”为契机,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将多门课程以项目式学习进行整合,让孩子们更深入地感悟清明,了解、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将课上学习和课下实践有机融合:艺术小组的同学亲手制作菊花,献给先烈,表达对先贤和英烈的缅怀和思念;风筝制作小组用巧手制作风筝,放飞春天,放飞希望;美食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制作青团。在这一框架下,我们又开展了“情满中秋”“浓情端午”“薯不尽的精彩”“北戴河渔你相约”等项目实践课程,增强了孩子们的对祖国和家乡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三、突显“一体三翼”思政金课建设价值
我们依据学校育人目标、学生发展需要,把零散的德育教育变为系统的思政金课,形成更加丰富、有活力、有体系的课例,使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形成育人上的实质性互补。同时,注重有意识地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一个首要因素。既加强思政教育道德与法治主阵地的教育活动研究,提高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又注重学科融合课程、德育活动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三条主渠道的实践活动开展。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始终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的监测点指标。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做到“教、学、评”一体化,强化所有课程都有“育德”功能的教育理念,并通过一系列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环节将这种理念落到实处,进而形成富有特色的思政金课体系,促进学校特色建设。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没有好的“思政”教育功能,课程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从而导致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割裂甚至冲突。“一体三翼”的思政金课建设实践研究形成了开阔的课程平台和课程生活空间,改变了过去零散式、点状化培育方式,给少年儿童以整体性的支持,帮助他们进行人生意义的探求,进行生命存在的解释。通过实践研究我们为学生编织出一张“课程之网”“意义之网”“生命之网”“德性之网”“理想信念之网”,让学生在这张课程文化之网中,寻找自身的人格尊严,感受民族的骄傲自豪,发现国家的光荣伟大,进而达成生命自觉和价值自信,愿意为国家和民族而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