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生命教育视角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

作者

杨姗姗

深圳市宝安区文汇学校

在初中教育阶段,语文学科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基础使命,更在塑造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初中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生命观教育元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奠定了坚实基础。笔者结合多年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从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元素等多个层面,提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的三大策略。

一、挖掘教材生命教育元素,明确评价核心维度

(一)生命教育元素的挖掘

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元素,教师需深入挖掘这些元素,并将其巧妙地融入教学评价体系之中。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文中生动描绘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活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美好的氛围里,触摸到生命的跳动,认识到生命的价值,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过美好的生活,成为创造幸福生活的人 [1]。这其中体现的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就是重要的生命教育元素。

再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作者通过回忆自己残疾后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母亲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与生命的顽强。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史铁生在困境中如何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的坚强意志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二)明确评价核心维度

基于教材中挖掘出的生命教育元素,需明确教学评价的核心维度。首先是生命认知维度,这一维度主要考察学生对生命的基本概念、生命的启源与发展等知识的了解程度。例如,在学习法布尔的《昆虫记》时,评价学生是否了解昆虫的生命周期、生存习性等知识。

其次是生命价值维度,该维度着重关注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尊重、敬畏等情感体验,同时评估学生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的意志品质和应对能力。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评价学生是否能体会到作者从紫藤萝花的盛开中感受到的生命的蓬勃力量,进而产生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时,考查学生是否能从文中主人公的经历中汲取力量,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够勇敢面对。最后是生命关系维度,这一维度聚焦于学生对人类与自然生命平等共生关系的理解程度。如《猫》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养猫的经历,特别是第三只猫被冤枉致死的故事,引发了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每个生命体都应得到尊重和关爱,人类应该平等对待动物,这正是生态共同体意识的核心.

二、运用多元教学方法,丰富评价指标与方式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验生命教育的内涵。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模拟的宫廷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皇帝、大臣、骗子等角色进行表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体会到诚实、勇敢等品质对生命成长的重要性。在评价时,除了评价学生的表演技巧,还可以增加对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评价指标,如是否能坚守诚实的品质,是否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等。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探究文中描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不同生活场景,以及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在评价时,不仅要评价小组的学习成果,还要关注小组内成员的合作情况,如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尊重他人的意见等。可以采用小组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

(三)阅读拓展法

阅读拓展法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从而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教师可以推荐与教材相关的课外读物,如学习《骆驼祥子》时,推荐老舍的其他作品以及同时期反映社会生活的小说。在评价时,除了考查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还可以评价学生的阅读感悟和收获。例如,让学生写一篇阅读心得,评价他们是否能从作品中汲取对生命的思考,如祥子的悲剧命运给我们带来的关于人生选择和奋斗的启示。

(四)丰富评价指标与方式

在运用多元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丰富评价指标与方式势在必行。在评价指标方面,除了传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运用外,还应增加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指标,如生命价值观、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思维等。评价方式应更加多元化。在评价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增强评价的互动性,使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小组互评、师生对话式评价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表达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评价的针对性。[2] 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应引入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3]。

三、实施多元生命教育策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一)主题班会与语文教学结合

将主题班会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例如,在学习完一系列关于亲情的课文后,开展“感恩亲情,珍惜生命”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学生可以分享自己与家人相处的感人故事,表达对家人的感恩之情。教师可以将学生在主题班会上的表现纳入教学评价体系,评价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对亲情的理解深度等。

(二)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义工、环保活动等。在参加社区义工活动时,学生可以帮助社区老人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体会到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快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评价时,考查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服务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等,将这些评价结果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例如,在学习一些描写人物内心矛盾和挣扎的课文时,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教师可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排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 [4]。评价时,关注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实施多元化的生命教育策略,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档案,详细记录学生在课堂学习、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表现情况。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生命成长情况。

四、结论

生命教育视角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挖掘教材生命教育元素明确评价核心维度,运用多元教学方法丰富评价指标与方式,实施多元生命教育策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全面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知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现生命的成长与升华。

参考文献:

[1] 涂勇 , 张倩 . 点燃生命火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J]. 科学咨询 ( 教育科研 ), 2009, (08): 58.

[2] 吕静 .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促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 [J]. 教育 ,2025,(15):25-27.

[3] 汤海燕. 立足核心素养,重构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J]. 课堂内外( 高中版 ),2025,(03):8-9.

[4]常锦红. 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J]. 甘肃教育,2025, (06): 56-58.

(本文系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3 年度一般课题《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AYB202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