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团体沙盘游戏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整合策略研究
李霞
重庆市铜梁区立心小学 重庆 402560
前言:
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是以理论讲解的方式来开展的,形式太过单一,不利于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的调动,取得的教学成效也不够理想。团体沙盘游戏是一种非语言类的心理治疗技术,可通过沙具摆放、团体互动的方式来为小学生准确、自然地进行情绪表达,心理健康成长带来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带来新的思路与方法。
一、小学团体沙盘游戏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整合原则
体验性。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心理体验的真实性、深刻性给予充分重视。可通过沙盘操作、团体讨论等不同环节来引导更多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进而对情绪变化有充分体会,实现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准确理解。
发展性。要坚持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入手,将与学生年龄特点相符合的沙盘主题、课程内容设计出来。从最基础的情绪认知,逐渐向自我探索、人际沟通等方向过渡[1]。
系统性。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关键组成,团体沙盘游戏活动在具体开展中应包括目标设定、内容编排、实施过程等各个环节,在规划中体现整体性。
二、小学团体沙盘游戏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整合策略
1. 课程目标融合
首先,目标设定上要体现层次。对于基础目标。通过沙盘操作可引导学生自然的认识焦虑、愤怒等常见情绪,懂得怎样调节基本情绪。比如:以“情绪小怪兽”这一主题沙盘为例,学生可尝试以不同颜色的沙具来代表情绪,借助摆放过程来对内心感受做出表达;对于进阶目标。可通过合理增加团体沙盘互动交流来强化学生合作能力、同理心以及沟通技巧的培养。比如:以“我的班级乐园”这一主题沙盘为例,可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一起尝试着将理想的班级场景设计出来,在沟通交流中将布局上存在的分歧解决好,为团队协作能力的形成发展构建良好条件;对于高阶目标,带领学生开展自我探索与人格完善。比如:以“未来的我”这一主题沙盘为例,学生可以围绕这一沙盘来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充分的畅想,在此期间,教师可围绕学生呈现的作品来对其思想价值观以及发展需求做出分析,为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优化提供参考 [2]。
另外,要将团体沙盘游戏目标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当中提出的要求有机整合,然后从认知、情感与行为这几个角度来进行具体指标的设定,以此来为整合方向的科学合理性提供保障。
2. 内容设计融合
一是,围绕沙盘主题来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对于情绪管理这一模块来讲。可进行“情绪森林”“心灵天气”这类沙盘主题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将代表情绪的沙具摆放出来完成对沙盘故事的描述,基于此,教师可带领学生准确地识别情绪来源,积累更多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策略;对于人际交往模块来讲。可通过“班级电影院”这类团体沙盘活动的组织,让学生在角色分工、场景构建中对合作与冲突有更多体会,学习积累更多的沟通技巧方法;对于自我认知模块来讲。可尝试围绕“我的秘密花园”“成长树”等主题来进行团体沙盘活动的组织,鼓励学生借助沙盘来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基于此,教师则可联系荣格心理学理论来带领学生对自我优势与不足产生正确认识 [3]。
二是,重视教材内容的认真分析与沙盘资源的创新利用。可基于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的认真钻研来将原本抽象复杂的知识内容合理转化成沙盘游戏任务,以此来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比如:以“时间管理”为例,可为学生设计“忙碌的一天”这一沙盘主题,让大家在参与中运用沙具来模拟时间分配,以此来让学生对合理规划的重要性有直观理解。
3. 注重过程协同
注重课程环节的融合。对于导入环节的设计,可借助故事、提问等方式来创设适合情境,将沙盘主题自然引出。比如:以“学会求助”这一课程为例,在具体讲解中可将学生遇到困难的动画短片播放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巧用沙盘来将类似的场景再现出来;对于体验环节的设计,可让学生有更多独立思考、合作尝试的机会,由此来丰富沙盘创作过程,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在此期间,教师要细致观察,对学生的沙具选择速度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等一系列行为表现做出完整准确的记录,为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提供参考;对于分享与讨论这一环节来说,可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对沙盘故事做出细致描述,教师可通过提出“你为什么选择这个沙具?”等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做出深入思考,其他学生要给予及时反馈,为团体动力的形成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总结升华这一环节,教师可围绕沙盘内容来合理的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提炼,然后组织学生以角色扮演、绘画等延伸活动的组织来增强学习效果。
合理运用团体动力。在沙盘游戏实际开展中,教师应对团体互动中的心理现象做出敏锐捕捉。比如:学生在沙盘游戏中若出现冲突性布局,应及时引导学生对分歧的产生原因做出细致分析,让学生对换位思考的重要性有正确认识。
结语:
综上所述,联系实际情况,通过对小学团体沙盘游戏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整合做出进一步优化,既可以为相关活动的设计带来新思路与新方法,也能够让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得到逐步提升。为此,在之后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中,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通过将团体沙盘游戏自然融入其中来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构建良好条件,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 陈静 , 吴颖 . 小学团体沙盘游戏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策略 [J].教育导刊 , 2018(06): 56 - 59.
[2] 李江雪. 小学团体沙盘游戏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 2017(04): 79 - 83.
[3] 王登峰.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