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层动物疫病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与优化措施

作者

张琴兰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街办事处 云南昆明 652208

引言

动物疫病防控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守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直接关联养殖主体收益与社会民生。基层作为疫病防控“第一道防线”,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成效至关重要——其凭借操作简、耗时短、成本适配的优势,能在养殖场监测、屠宰检疫等场景及时发现疫病,为防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然而当前,基层在该技术应用中,仍存在检测人员专业能力不足、设备试剂质量参差、数据难共享等问题,严重制约检测效能。为此,深入研究并优化基层动物疫病快速检测技术应用路径,对筑牢防控屏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基层动物疫病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1.1 常用检测技术类型

基层常用的动物疫病快速检测技术包括免疫胶体金技术、免疫荧光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等。免疫胶体金技术操作简便、快速,可在现场即时得出结果,常用于基层养殖场的初步筛查。例如,检测猪瘟、口蹄疫等疫病时,能在短时间内判断动物是否感染。免疫荧光技术灵敏度较高,通过荧光标记抗体与抗原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可用于多种动物疫病的检测。PCR 技术则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能准确检测出动物体内的病原体核酸,在基层实验室对一些疑难疫病的确诊中发挥重要作用。

1.2 应用范围与成效

这些快速检测技术在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中应用广泛,涵盖了养殖场、屠宰场、动物交易市场等场所。在养殖场,定期使用快速检测技术进行疫病监测,可及时发现潜在的疫病风险,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减少疫病传播和经济损失。在屠宰场,对屠宰动物进行快速检测,能有效防止染疫动物产品流入市场,保障食品安全。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动物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降低[1]。

2 基层动物疫病快速检测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检测设备与试剂方面

基层检测设备相对落后,部分设备老化、精度不够,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些基层实验室缺乏先进的 PCR 仪、荧光显微镜等设备,无法开展高精度的检测工作。同时,检测试剂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试剂稳定性差、特异性不强,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此外,试剂的供应也存在不及时的情况,影响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2.2 技术人员素质现状

基层检测机构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存在明显短板。一方面,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多数人员缺乏系统、持续的专业培训,对快速检测技术的核心原理、标准操作流程掌握不扎实,实际操作中易因操作不规范、参数设置偏差等问题引发失误,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准度。另一方面,人员队伍稳定性不足,流动性较大。新入职人员普遍缺乏一线实践经验,从熟悉仪器设备、掌握检测技巧到独立开展工作,需经过较长周期的培养,这不仅导致人力成本增加,还造成检测工作衔接断层,进一步制约基层检测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2.3 检测环境与管理现状

基层检测机构在环境与管理上存在明显短板。环境方面,实验室布局缺乏科学规划,功能分区混乱,必要的通风系统、专业消毒设备普遍配置不足或老旧失效,既难以满足检测所需的洁净度、温湿度要求,还易引发样品交叉污染,直接影响结果准确性。管理层面,规范化程度亟待提升。检测流程管控不严,部分操作未按标准执行;检测记录体系不健全,数据填写不规范、关键信息缺失等问题突出,导致结果无法全程追溯,后续核查困难。同时,基层与上级机构信息沟通不畅,难以实时获取最新检测技术、标准更新等信息,检测能力升级滞后,无法适配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

3 基层动物疫病快速检测技术的优化措施

3.1 设备与试剂的优化

加大对基层检测设备的投入,更新和完善检测设备。政府应安排专项资金,为基层实验室配备先进的 PCR 仪、荧光显微镜、酶标仪等设备,提高检测的精度和效率。同时,加强对检测试剂的管理,建立严格的试剂采购、验收、储存和使用制度。选择质量可靠、稳定性好的试剂供应商,定期对试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试剂的质量符合要求。此外,建立试剂储备机制,保障试剂的及时供应 [2]。

3.2 技术人员培训与队伍建设

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参加专业培训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授课,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技术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竞赛,对表现优秀的技术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此外,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吸引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工作,充实基层检测队伍[3]。

3.3 检测环境与管理的改善

改善基层检测环境,合理规划实验室布局,配备必要的通风、消毒设施,确保检测环境符合要求。加强对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建立严格的检测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规范检测操作,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加强检测记录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检测档案,便于检测结果的追溯和查询。此外,加强基层与上级检测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时获取最新的检测技术和标准,提高基层检测工作的水平。

3.4 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积极引进和应用新型快速检测技术,如基因测序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基因测序技术能准确测定病原体的基因序列,为疫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更精准的信息。生物传感器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可实现对动物疫病的实时监测。通过引进和应用这些新技术,提高基层动物疫病快速检测的技术水平。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开展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创新,结合基层实际需求,开发出更适合基层应用的检测技术和产品。

3.5 多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

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防控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如畜牧兽医部门、卫生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建立多部门联合防控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在疫病监测、疫情处置等方面加强协作,形成防控合力。例如,畜牧兽医部门负责动物疫病的检测和防控,卫生部门负责公共卫生安全的监测和预警,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动物产品的市场监管,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同时,建立动物疫病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疫病监测信息和防控动态,提高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结束语

基层动物疫病快速检测技术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当前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采取设备与试剂优化、技术人员培训、检测环境与管理改善、新技术引进与应用以及多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等优化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基层动物疫病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为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1] 赵莹莹 . 动物检疫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与挑战研究 [J]. 粮油与饲料科技 ,2025,(06):159-161.

[2]张光辉 . 加大动物检疫工作力度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J]. 新农民 ,2025,(15):126-128.

[3]郭苏影 , 李银龙 , 李仕祯 , 等 .2024 年我国血吸虫病监测省监测工作实施质量评价 [J/OL].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8[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