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游戏故事+AI 分析”在幼儿自主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

韩芳

杭州市萧山区信息港幼儿园  311202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游戏被视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游戏故事作为记录与分析幼儿游戏活动的方式,不仅能够展示幼儿内在世界和学习的过程,通过 AI 分析还可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的深度解读。AI 技术的智能化分析,如自然语言处理、情感识别与行为分析模式,给非言语行为解读提供路径。文章简单阐述幼儿园评价的局限性,强调“游戏故事 +AI 分析”模式创新的意义,再探讨如何进行更科学的教学,促进幼儿全方面发展。

一、新时期幼儿自主评价中“游戏故事 +Al 分析”的必要性

传统幼儿园评价体系存在显著的局限,首先评价侧重结果而非过程,忽视幼儿在游戏与探索中的动态学习。其次评价标准固定,不能全面反映每一个幼儿独特的学习方式和进步方向,尤其是对于非标准化能力方面,如创造力以及社交技能等。最后,在评价体系中存在主观性强的特征,教学过于依赖教师的观察以及直觉,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的引进,难以实现精准的个性化反馈。新时期通过引进“游戏故事 +AI 分析”模式,可以有效回应局限与不足,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引进该模式后,通过记录与分析游戏在游戏中的行为,AI 可以识别预防分析幼儿的行为模式,提供更细微全面的个性化表达。AI 分析能力能够超越人类数据处理的极限,是基于大数据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供的结论,可以捕捉到幼儿发展的微妙变化,比如情感转变、问题解决等。AI 分析的方式减少了评价中的主观偏见,通过算法对行为进行客观的解读来保证评价的公正。AI 可以持续跟踪幼儿的成长轨迹,构建成长档案,从而给幼儿的长期发展提供持续连续的评估根据 [1]。游戏故事结合 AI 分析,鼓励幼儿在游戏中探索,通过 AI 反馈让幼儿更好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促进自我反思以及自我评价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教师更准确理解幼儿的需求,制定出更符合个体发展的教育计划,培养幼儿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二、幼儿园的“游戏故事 +Al 分析”在自主评价中的应用

(一)借助AI 分析对幼儿进行社会性发展评估

引进“游戏故事 +AI 分析”分析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发展评估,促进幼儿社会性认知发展。如“交通警察”的角色游戏故事当中,幼儿通过合作任务来完成“交通警察”要处理的交通事件,要对过程进行协调以及处理。该次游戏设定“普通司机”——遵守交通规则,其中有一位因为“分心看手机”违规驾驶;“醉酒司机”——触发 AI 模拟“S 型行驶路径”并且降低反应速度。借助AI 分析技术,通过情感识别算法和微表情分析工具,评估幼儿在冲突解决过程中的社会性表现。在故事当中,面对“不遵守交通规则”与“形成产生冲突”的两个事故,幼儿通过协商而不是用攻击性行为去化解矛盾,提升矛盾处理的能力,这一成果的运用,可展示技术与游戏情境结合,可以促进幼儿社交能力方面的培养。在 AI 技术中,通过行为模式识别与评估,摄像头与屏幕捕捉玩家操作,再结合OpenCV 识别行为是否违规;在与游戏角色对话,触发对应的执法流程,如“未带驾驶证”则需要去模拟核查身份。新手主要关注游戏角色违规情况,并且进行提示;熟悉规则的幼儿已经不再是新手,此时可引进复杂场景进行分析,比如多车连环追尾的处理等。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记录下所有行为:触发准确度、响应速度、决策速度,生成基于幼儿的“职业报告”。在游戏中使用情感识别算法标记幼儿合作任务完成的微表情变化,如微笑、皱眉、迟疑等,量化社交互动的质量[2]。

(二)培养学习品质

通过 AI 分析,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再针对性进行引导幼儿学习,如通过眼动追踪技术来分析幼儿在科学实验中的注意力分布,根据注意力来投放材料,优化学习过程,保证教学质量。如“扎染小匠”游戏当中,每一位幼儿在选择颜色和其他工具的时候,停留时间不一致,AI 记录幼儿选择染料配比的决策过程,如先选择蓝色、先选择混合黄色等,AI 结合眼动数据(注视染料瓶标签时长)来生成档案。根据幼儿的表现,在接下来教育中增加对应的步骤示意。教育者在AI 分析的支持下,教学从经验直觉转向证据支持,实现“观察- 分析-干预- 反思”的教学闭环[3]。

(三)家园共育支持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学重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内,可借助“AI 成长树”平台来帮助幼儿进步和成长,家长可以查看幼儿在模拟学习过程中选择的角色扮演偏好、语言发展数据等,根据这些内容再定制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如某幼儿园通过智能成长档案,记录幼儿的游戏、学习、社交等数据,生产动态雷达图、趋势曲线图等,让幼儿的成长行为可视化,在以“皮影剧场”游戏,制造冲突后让幼儿自主解决,比如在游戏中某幼儿肢体语言丰富但是合作意愿低,AI 表示“表达能力高”但“合作意识”需要提升,推荐家庭延伸“亲子活动如角色互换游戏。”在 AI 地分析工具的支持下,借助动态雷达图来对比幼儿园个体以及班级的发展水平,帮助家长理解发展的差异,尊重幼儿成长的过程。

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故事 +AI 分析”可以对学习过程进行记录,进行智能化解读,让幼儿园与家长的教育从“经验判断”转向“证据支持”的原型。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以“儿童权利保护”为核心,平衡 AI 等先进技术与教育温度,构建起科学的教学体系,助力幼儿成长为具备自主、反思、进步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孔昕 . 小班幼儿桌面游戏兴趣减弱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J].新班主任 ,2025,(05):29-30.

[2]石慧 . 户外游戏材料对混龄幼儿自主游戏的影响分析 [J].考试周刊 ,2025,(02):164-166.

[3] 王雅瑜 . 户外运动区游戏幼儿行为的观察与分析的实践探究——以中班体育区域“趣味玩竹”为例 [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4,(09):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