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理论与研究方法
熊兴
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一、理论基础
1. 员工激励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作为社会人,我们的需求大体包括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A 公司当前的激励体系过于注重物质激励(如绩效奖金),而忽视了员工在职业发展、培训提升、工作环境等方面的非物质需求,这导致了员工在尊重需求,特别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制约了其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对公司的忠诚度。
(2)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赫兹伯格认为,工作满意度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如工作环境、公司政策等)的缺失会让员工产生负面情绪,而激励因素(如成就感、认可、工作本身等)的满足则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A 公司当前的激励体系在保健因素上可能做得不够,同时在激励因素上也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投入,如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有效的培训提升机会。
2. 领导力
(1)变革型领导理论
变革型领导理论强调领导者通过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提升员工的自我意识和能力,从而推动组织的变革和发展。A 公司部分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缺乏民主性和透明度,未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在团队管理上缺乏灵活性和包容性,未能根据员工的个性和需求进行差异化管理等。
(2)情境领导理论
情境领导理论认为领导者应根据员工的成熟度(能力和意愿)来调整领导风格。A 公司部分领导者在领导风格上过于单一,未能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这导致了领导效果的不佳。
(3)情感智能理论
情感智能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和关系管理四个方面。A 公司部分领导者在情感智能方面存在缺失,如缺乏对于员工情绪的理解和关怀,以及在建立信任关系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技巧,这影响了团队的协作效率和工作氛围。
二、当前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中国保险行业这片广阔而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某集团以其卓越的保险保障和财富管理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与好评。作为某集团的省级重要分支机构,A 分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以客户为中心,以员工为根本”的经营理念,不断开拓市场,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为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管理复杂性的增加,A 分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管理挑战,特别是在员工激励和领导力方面,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分公司的团队士气、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1. 员工激励的挑战与困境 (1)激励体系僵化,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
在保险行业,员工激励是激发工作热情、提升业绩的关键。A 分公司现行的激励体系显得相对僵化,难以适应员工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一方面薪酬结构单一,缺乏定期、合理的薪酬调整机制,薪酬增长的梯度过小和机制的不完善 , 使得员工难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能转化为薪酬变化 , 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非物质激励措施不足,在诸如岗位成长空间、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未能有效满足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
(2)职业上升路径不明,员工流失率上升
由于采用扁平化架构和精简的人力措施,时间长久后,部分员工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空间看不到希望。这不仅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导致了员工流失率的上升。一些优秀员工因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前景而选择离职,这不仅浪费了公司对其在招聘、培训等方面付出的成本,还削弱了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3)人文关怀不足,对团队稳定性有冲击
人文关怀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这方面工作较少,会传递出一种“只重效益、不重人本”的企业文化,降低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损害企业的形象和品牌价值。从公司的福利体系构成来看,对标行业普适性的福利项目,非物质人文关怀工作还有待于提升。
2. 领导力挑战与瓶颈(1)领导力不足,难以激发团队潜能
领导力是组织行为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A 公司部分领导者的领导力却显得不足,难以有效激发团队的潜能和创造力。一方面,管理者决策过程缺少基层调研,导致员工对于公司战略和决策的理解和支持程度不足。另一方面,领导者在团队管理上缺乏灵活性和包容性,无法根据员工的个性和需求进行差异化管理,从而影响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效率。
(2)变革管理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在快速变化的保险市场中,A 公司需要不断进行战略调整和组织变革以适应市场变化。一方面,领导者缺乏主动变革的意识和勇气,过于依赖过去的经验和作法,技能陈旧,又缺乏与时俱进的学习。另一方面,领导者在变革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导致员工对于变革的抵触情绪增加,影响了变革的顺利进行。
(3)情感智能缺失,难以建立信任关系
情感智能是领导者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一方面,部分领导者缺乏对于员工情绪的理解和关怀,只提要求,不顾感受,导致员工在工作中感到被忽视和不被尊重。另一方面,领导者在建立信任关系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导致员工对于领导者的信任程度不足,影响了团队的协作效率和工作氛围。
3. 团队凝聚力下降的影响与后果
员工激励和领导力挑战的存在所带来的影响是,一方面员工对于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弱,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团队内部的协作效率和沟通质量下降,影响了项目的顺利推进和目标的实现。此外,团队凝聚力的下降还可能导致员工流失率的上升和招聘成本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管理压力和市场风险。
综上所述,A 公司在员工激励和领导力方面面临的挑战和困境是复杂而深刻的。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公司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还可能导致团队凝聚力的下降和员工流失率的上升。因此,A 公司需要深刻反思并积极应对这些挑战,通过优化激励体系、提升领导力、加强团队文化建设等措施,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效率,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三、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如何优化A 公司的员工激励体系,以满足员工多元化需求并提升团队士气?
该问题关注于如何通过改进现有的激励措施,不仅提升员工的物质回报,还能满足其职业发展、培训提升、工作环境改善等非物质需求,以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士气。
2. 如何提升A 公司领导者的领导力,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激发团队潜能?
该问题聚焦于如何通过增强领导者的管理能力、决策力以及情感智能,来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和协作效率,同时降低团队信任成本。
四、解决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
1. 优化员工激励体系的思路和实施方(1)多元化激励体系设计
物质激励:设计公平合理尤其具有激励性的调薪机制,调薪政策应兼顾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实际情况。将薪酬与员工的工作绩效紧密关联,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表现,确保员工的收入与个人贡献相匹配。同时,制定多样化的调薪方式,例如增加针对通胀率的全员范围的普调;员工晋升或调岗后,根据新的职级、岗位职责及要求进行的个别调整等。
非物质激励:激励不仅对员工过去工作的进行物质奖励,同时也充分考虑员工未来的发展,为员工提供晋升机会和培训发展计划,鼓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根据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企业文化和员工需要,增加其他补充性福利,包括补充医疗、企业年金、休闲旅游、员工文娱活动。还可以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发挥党建和工会活动的能量等。
(2)个性化激励方案设计
通过问卷调查、逐一面谈等方式了解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激励方案;设立“员工之声”、“总经理信箱”等平台,鼓励员工提出激励方案的改进建议,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3)效果评估与反馈
定期评估激励体系的效果,对员工的反馈进行分析评估,并及时调整激励方案;设立激励机制的改进小组,负责持续优化激励体系,确保其与员工需求和市场变化保持同步。
2. 提升领导力的思路和实施方案
(1)培训与发展
定期组织领导力相关培训,包括领导者的决策力、变革管理能力、情感智能等;引入外部专家进行领导力辅导,帮助领导者提升领导技能。
(2)民主决策与透明度提升
建立决策参与机制,鼓励员工参与公司战略和决策的制定过程,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透明度;定期召开员工大会,通报公司战略和决策情况,增强员工对公司的理解和支持。
(3)差异化管理与包容性领导
领导者应根据员工的成熟度和个性特点进行差异化管理,如对新员工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支持,对高绩效员工提供更多的自主权和挑战机会;营造包容性的工作氛围,尊重员工的多样性,鼓励不同声音的存在。
(4)情感智能提升
领导者应加强对员工情绪的理解和关怀,定期与员工单独面谈,掌握员工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加强团队建设活动和情感智能培训,提升领导者的情感智能水平,增强与员工的信任关系。
3. 加强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实施方案
(1)文化塑造
明确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愿景,将其融入团队文化中;通过定期的团队活动和培训,强化团队文化的传播和认同。
(2)团队协作与沟通
建立有效的团队协作机制,如跨部门项目小组、定期的团队会议等,促进部门间的合作与交流;引入团队协作软件,提质增效,降低沟通成本。
(3)团队凝聚力提升
发挥党支部、工会作用,定期组织党日活动、工会团建等活动,统一思想,增强团队成员之间协作精神;建立团队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团队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理论知识体系,逐步优化员工激励体系,提升领导者的领导力水平,加强团队文化建设,从而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效率,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顾琴轩 . 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薪酬战略研究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01, (02): 78-82. DOI:10.13806/j.cnki.issn1008-7095.2001.02.018.
[2] 郑丹丹. 薪酬管理体系优化在企业降本提效中的应用[J]. 商业文化, 2021, (25):54-55.
[3]Peter G. Northouse. Lead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21, 9th ed.
[4] 王磊 . 陈晓 . 管理世界 ,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