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中型泵站主机泵大修要点
徐金祥
盐城市机械排灌处 盐城市 224003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与利用成为保障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平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市机排处作为公益服务类全民所有制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承担着重要的抗旱排涝任务。其中,北坍翻水站是引江济黄工程的一级翻水站,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滨海、阜宁、射阳三县总渠沿线 56 万亩耕地的灌溉以及沿岸城乡供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确保北坍翻水站主机泵的有效维护和及时大修显得尤为重要。
一、浅谈大中型泵站主机泵大修要点
(一)技术评估与规划
北坍翻水站作为引江济黄工程的重要节点,座落在滨海县五汛镇境内,始建于 1979 年 4 月,设计流量 50m3 /s;2011 年 9 月,因南水北调东线一期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需要,对北坍翻水站进行原址拆除重建;重建北坍翻水站设计流量为 50m3/s , 装备 2200ZLB17-4 立式轴流泵 4 台套,其中一台为备用机组,配套 4 台 TL-1120-36 型同步电机及 S11-6300/35 干式主变 1 台套等设备;承担着滨海、阜宁、射阳三县 56 万亩耕地的灌溉及城乡供水任务。为确保主机泵大修工作的高效推进,我站在大修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 2200ZLB17-4立式轴流泵和 TL-1120-36型同步电机等关键设备进行了系统性技术评估。通过调取近五年运行数据、故障记录及维修档案,结合现场检测手段,全面掌握设备老化程度和性能衰退情况。同时,针对电气系统、润滑系统、密封结构等重点部位开展状态监测,并基于评估结果制定了科学的大修计划。此外,还充分考虑施工期间对泵站调度的影响,合理安排检修时间,最大限度减少对区域用水安全的干扰。因此,在主机泵大修前应注重技术评估的系统性和前瞻性,以数据为基础制定维修方案,做好技术评估与规划工作,才能有效提升维修效率和质量。
(二)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在主机泵大修过程中,北坍翻水站作为业主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招投标法及相关规定进行维修公司的选择。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保选择具备相应资质、业绩优良的专业维修公司承担大修任务。在评审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对投标单位的资质、技术方案、报价等进行详细评审,并对双方的权利义务、工期安排、质量标准及违约责任等实质性承诺内容一一对照检查,确保评审过程的科学、公正、专业。同时,在整个大修过程中,加强合同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督,确保维修工作按照既定计划有序开展。此外,还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要求,通过竞争性谈判确定第三方监理机构,对维修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监控,确保维修质量和进度符合预期目标。这种严格的招投标程序和合同管理模式不仅保证了维修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同时也为后续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监督管理与验收
为了确保主机泵大修的质量,北坍翻水站建立了完善的监督与验收流程。在整个大修过程中,由站工管股牵头配备相应专技人员成立主机泵大修项目管理小组负责跟进项目进展,定期检查维修现场的工作情况,确保所有操作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特别是在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完成后,必须经过严格的中间验收才能进入下一阶段施工。大修结束后,须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检测,在检测合格的基础上,由处部工管科牵头成立由业主代表、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共同参与的联合验收小组,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合同约定的技术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只有当所有测试数据均达到或优于设计参数时,才视为验收合格。通过这样的多层次监督和严格的验收机制,可以有效避免潜在的质量隐患,确保设备恢复至最佳性能状态,从而保障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系统优化与现代化改造
为适应智慧水利发展的新趋势,北坍翻水站在本次主机泵大修过程中同步开展了系统优化与现代化改造工作。在原有微机监控系统、视频监视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了 PLC 控制系统,提升了数据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引入智能传感器,实现对水泵振动、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的实时采集与预警;显著提高了泵站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安全性,搭建物联网平台,初步支持远程诊断与运维管理。此外,还优化了远程调度功能,增强了多站点协同联动能力,降低了人工巡检频率,提升了管理效率。通过此次改造,北坍翻水站初步实现了从传统泵站向“智慧泵站”的转型。在大修过程中应注重软硬件系统的同步更新,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手段,推动泵站运维管理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二、大中型泵站主机泵大修优化策略
(一)加强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对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减少突发故障至关重要。以北坍翻水站为例,其每年都会对抗旱排涝设备进行汛前检查,确保设备在关键时期能够正常运行。包括对水泵、电动机等核心部件的日常巡检以及定期的专业检测。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如磨损、腐蚀或性能衰退等,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1]。此外,还应建立详细的设备档案,记录每次维护的时间、内容及结果,以便于后续参考和分析。例如,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出某些易损件的更换周期,从而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预防性维护计划。这种基于数据分析的预防性维护方法不仅提高了维护效率,也大大减少了因设备故障导致的长时间停机维修。
(二)引入先进技术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设备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北坍翻水站正逐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例如,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水泵的工作状态,包括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这些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看设备的运行情况 [2]。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如预测设备的故障风险,提前做好维修准备。此外,还可以应用虚拟现实(VR)技术进行模拟训练,帮助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杂的维修流程。通过这些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管理的精准度和效率,还能显著降低维护成本。例如,根据实时监测数据调整维护计划,避免不必要的拆卸检查,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对设备的二次损伤。
(三)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不仅是保障大修工作顺利进行也是保证单位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市机排处内部设有办公室、工管科等部门,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服务意识。例如,针对北坍翻水站的具体设备和操作要求,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如水泵维修、电气系统调试等。同时,鼓励技术人员参加技能竞赛和技术交流活动,了解最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为了激励员工提升自我,还谋划设立奖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技术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此外,与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能为单位培养更多优秀人才。通过这些措施,打造一支具备高水平维护能力的专业队伍,不仅能提高设备维护的质量,还能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大修管理制度是确保大修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的关键。市机排处严格按照水利局工管处的相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大修管理制度。首先,规范维修流程,明确从招标、合同签订到验收等每一个环节的操作标准和责任分配。在招标过程中,确保透明公正,选择具备相应资质和技术能力的专业维修公司。其次,在合同执行期间,细化各阶段的任务与目标,包括前期准备、施工进度安排、质量监控以及最终验收等,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人负责跟进并落实到位。再次,强化监督考核机制,通过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小组和委托第三方监理模式,对维修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定期检查和评估维修进展及质量情况。此外,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大修项目的完成质量和效率与相关责任人的绩效挂钩,激励各方积极投入,保障维修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鼓励跨部门合作交流,促进信息共享,提升整体协调配合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通过对北坍翻水站主机泵大修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点进行深入探讨能够发现,科学合理的大修方案不仅能够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还能显著提高泵站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北坍翻水站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区域水资源的有效调配和利用。通过详细的技术评估与规划、关键部件的检修与替换、严格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以及系统的优化与现代化改造,可以确保泵站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时依然保持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此外,加强预防性维护、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和完善管理制度等优化策略,进一步提升了泵站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赵凯 , 蒋庭益 , 陈浩 . 大河港主机泵运行频率选择与探索 [J]. 江苏水利 ,2024,(08):69-72.
[2] 李昂 , 郑光昌 , 任泽俭 . 大型泵站机电设备安装分析及措施 [J].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4,47(02):27-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