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维修电工实训课程设计与探索

作者

孙国荣

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 上海 200437

[摘要] 《维修电工实训课程》是中职学校电工电子类类专业的一门基础类实训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维修电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包括电路原理、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电气故障诊断与排除,让学生能够充分熟悉维修电工的工作流程和规范,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维修电工;

引言

《维修电工实训课程》课程是电气电子类及相关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工维修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进行电气元件安装、布线和调试等工作时,仔细核对每一个环节,能有效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与良好的职业习惯。

一、课程主要内容设计

课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电工工具与仪表使用、电气控制线路安装、电气故障诊断与排除、综合项目实训。

电工工具仪表使用详细介绍各种电工工具的种类、用途和操作技巧,深入讲解万用表的测量原理、不同功能档位的使用方法以及测量误差的分析与避免措施。学习示波器使用,通过何观察电信号的波形,测量信号的幅值、频率、周期等参数,理解不同电信号在示波器上的显示特征。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内容,从常用低压电器的认知开始,通过实物拆解与讲解,让学生了解接触器的电磁机构、触头系统、灭弧装置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掌握继电器的分类及其各自的功能特点,明白断路器和熔断器在电路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们的选型依据。

逐步开展基本电气控制线路的实训,如点动控制线路开始,让学生理解点动控制的概念和实现方式,通过连接按钮、接触器和电动机等元件,实现电动机的点动运行。自锁控制线路实训则在此基础上,增加自锁环节,使电动机能够连续运转,学生需掌握自锁触头的连接位置和作用原理。

电气故障诊断与排除内容中,通过教师预先在电气控制线路中设置各类故障,学生通过观察故障现象,运用所学的电气原理知识和工具仪表,进行故障的初步分析与定位。可以使用万用表等工具进行详细的检测,如测量电阻判断线路的通断、测量电压检查电源是否正常、测量电流判断电气元件是否过载等,逐步排查故障点并进行修复。在修复后,进行通电测试,验证故障是否彻底排除,并总结故障产生的原因和排除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高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和经验。

综合项目实训,设计一个较为完整和复杂的电气控制系统项目,学生首先进行项目需求分析,确定设备的工作流程、动作要求、控制精度以及与其他设备的接口关系等。然后根据需求进行电气原理图的设计,合理选择各种电气元件绘制详细的电气安装图,规划电气元件在设备上的安装布局和布线方案。

二、课程设计规划

在课程开始阶段,首先通过教师课堂讲解的方式系统地传授电工基础理论知识、电气控制原理以及电气安全知识等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电气元件工作原理、控制线路逻辑等知识,为后续的实训环节做好铺垫。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将整个实训课程内容分解为十个具体的项目任务,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维修电工的知识与技能。项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对于综合项目实训部分,考虑到实训时间相对有限,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3 - 5 人。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如有的学生负责电气原理图设计,有的学生负责电气线路安装,有的学生负责调试与故障排查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最后,学生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总结,撰写项目总结报告,包括项目需求分析、设计方案、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项目成果等内容,同时对自己在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三、课程探索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如在讲解电气控制原理时,教师可以提出 “什么是自锁,什么是电气互锁,如何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如何进行电路故障排查?” 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即采用问题引导教学法进行教学。

实训考核成绩改革探索。对于中职学生日常实训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实训成绩(30%)和最后实训项目成绩(70%)两部分计算得出。这种传统的电工维修实训课成绩评定方式往往侧重于实训结果,忽视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操作规范、团队协作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这种单一的成绩评定方式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和能力素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

具体的考核成绩改革探索思路如下:

(1)以过程性评价为核心,强调学生在电工维修实训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实训前的预习情况、实训中的操作规范与技能掌握、故障分析与解决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以及实训后的总结反思等。

(2)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机制。由于在实际的操作内容中,学生之间更清楚的了解同学的实际技能情况,加入同学互评成绩能更好的促性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增强同学之间的认可感。学生自评可以促使其自我反思和总结,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学生互评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和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更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在电工维修实训课中的学习成果与综合能力。

四、小结

本维修电工实训课程设计紧密围绕中职学生的特点与就业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项目驱动、示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在掌握维修电工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操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从简单到复杂,逐步递进,先让学生学习电工工具与仪表的使用,再进行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实训,最后通过综合实训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肖明兰.中职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改革与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1,(39):34-35.

[2]敬学明.维修电工实训课程的劳动教育实践探究[J].亚太教育,2021,(23):86-87.

[作者简介] 孙国荣(1967.9-),男,上海人,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