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与传承

作者

王雪娟

无锡市新吴区春阳实验小学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与传承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元素在教学中的认知、运用情况及学生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学习兴趣与掌握程度。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建议,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传承;挖掘

一、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了两份问卷:一份针对小学语文教师,另一份针对学生。问卷内容涵盖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认知、运用情况、学习兴趣与掌握程度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了依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问卷结果与分析

1.教师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认知程度

据调查可知,大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元素有一定的认知,其中“较为了解”的教师占比最高,达到了60%。然而,仍有15%的教师表示“了解较少”,甚至有5%的教师表示“完全不了解”。这表明,虽然大部分教师具备了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但仍有一部分教师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学习和了解,以提升其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力。

2.教师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方式

教师们主要通过古诗词教学和传统节日介绍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古诗词教学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意境,成为教师们传授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占比高达50%。而传统节日介绍则通过讲述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意义,让学生们在生动的情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占比40%。此外,还有一些教师采用了其他方式,如故事讲述、文化讲座等,虽然占比较低,但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了一份力量。刘玥君(2025)[2]认为,通过打造小学语文“三味”课堂,即“趣味”、“情味”和“韵味”,可以有效提升课堂的生机与活力,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也提升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3.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态度

绝大多数教师(90%)认为传承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但表示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困难,如教学资源有限、教学方法单一等。

(二)学生问卷结果与分析

1.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元素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古诗词、传统节日和神话故事等内容。

2.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对古诗词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对一些较为生僻的传统文化知识了解较少。尽管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元素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具体掌握程度上存在差异。这提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加强对经典传统文化元素的教授外,还应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他们深入了解更多元、更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内容。

三、讨论

(一)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这些元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然而,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认知程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教学中的挖掘与传承现状

虽然大部分教师认为传承传统文化元素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教学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多样化教学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掌握程度也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辅导。

四、策略与建议

(一)提升教师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认知程度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显得尤为重要,而小学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更是承载着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认知和热爱的重任。因此,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认知程度,成为了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一环。

1.加强教师培训

为了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学校应定期组织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元素的培训和学习。这些培训可以涵盖广泛的内容,如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各个方面。例如,可以邀请知名学者或文化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或者组织教师参加线上或线下的培训课程,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除了专业的培训,学校还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以辅助他们的教学。盛玉妹(2024)[7]在“新课标”背景下,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她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些资源可以包括传统文化书籍、教学课件、文化讲座视频等。比如,学校可以购置一批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等,供教师借阅和参考;还可以制作一系列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课件,如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课件、讲解传统节日由来的课件等,方便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分享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见解和感悟,拓宽教师的视野和思路。

2.提供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的丰富性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学校应致力于为教师提供全面、系统的教学资源。除了上述提到的书籍和课件外,还可以建立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库,将各类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整理,方便教师查找和使用。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自己制作教学资源,如录制传统文化讲解视频、编写传统文化教学案例等,既锻炼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又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参考。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文化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而应该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音响等,将传统文化元素以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呈现出来。2.组织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传承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1.引导家长参与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册等方式,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传统文化学习。例如,可以在家长会上介绍学校传统文化教学的计划和安排,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学习和探讨传统文化知识;还可以通过家校联系册,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传统文化学习中的表现和进步,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给予支持和鼓励。

2.开展家庭文化活动

家庭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学校可以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家庭文化活动,如共同阅读传统文化书籍、制作传统节日食品等。这些家庭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够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结论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法,本研究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元素在教学中的认知、运用情况及学生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学习兴趣与掌握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但其在教学中的挖掘与传承仍存在提升空间。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建议,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周玲欣. 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语文课程的思政教学实践[J]. 语文世界, 2025, (03): 2+97.

[2]刘玥君. 好“味”引领 让课堂生机盎然——新课标下打造小学语文“三味”课堂的教学实践探究[J]. 名师在线, 2025, 11 (02): 31-33.

[3]潘秀玲. 新课标背景下对比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名师在线, 2025, 11 (02): 10-12.

作者简介:王雪娟,1991.1,女,汉族,江苏无锡人,学历:本科,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