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策略研究
谭劲璋
湖南华意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湖南衡阳 421001
引言
水利工程水电站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时候,会考虑到工程的规模巨大,资金投入高和运行时间较长等因素,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重视施工的质量管理问题。而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而言,对于施工本身而言有非常大的重要性,特别是涉及到工程实体以及建筑项目的质量效果。而在施工质量管理方面仍然会有部分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出现,例如,针对部分单位的施工组织不够合理、施工质量管理的体系不完善以及施工单位自身的技术水平不平衡等问题。本文就着重围绕着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了关于相关管理方面的策略措施。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特征
1.1 工程项目繁杂且施工工艺较为多样
水利水电工程集拦河坝、泄洪闸、输水隧洞、厂房、闸门、机电设备基础等建筑物于一身,结构复杂,构成综合性的系统,各建筑物之间的施工组织和技术的配合均有很大差别,工程量大,工期长,受水文气象等因素的影响大,工程的质量控制困难;同时,多专业多工种交叉作业,要求更强的技术管理和协调的能力。
1.2 特殊施工条件,外在因素较多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坐落在河川峡谷中、山岭之间或各低洼沼泽地带等环境条件较差的地方,有施工场地小,运输难,地质条件差等问题,因此极易遭受一些自然灾害(如:降雨、洪灾、滑坡等)的影响,从而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及质量问题;同时水文地质情况的变化以及流水速度的波动都会对基础工程施工、围堰施工及混凝土浇筑等施工生产活动带来较大的影响。
1.3 施工质量控制周期较长且关联度高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各工序之间互相联系着,如果其中某一工序的施工质量不好,将会严重影响到下一工序的质量;混凝土浇筑、模板支护、钢筋绑扎、防渗等工程都要做好质量控制。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则需要返工重做,给工程造成浪费,更给施工带来隐患。施工质量管理覆盖测量放样、材料验收入库、过程工艺控制、成品保护等各环节全过程,应形成系统化、精细化的质量管控体系。
二、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1 施工组织管理不到位
施工组织设计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有的工程由于前期施工组织策划不到位,在施工方案上没有做详尽准备,在施工顺序上也未合理安排,在作业工序上没有衔接好,使得各工序之间不能顺利地协调好,从而使得工程质量不稳定。有些工程其施工组织对于一些复杂的工序交接节点的细部分析不到位,可能留下质量控制的空白点。
2.2 施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施工人员技术素质决定着施工工艺执行情况,部分现场施工人员缺乏技术培训和操作技能,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按要求熟练掌握施工技术,导致出现漏检及错误检验现象,导致漏检率高;特殊工艺(如:水下施工、防渗墙施工、高性能混凝土浇筑等)施工技术复杂难度大,工艺质量要求高,由于施工技术储备不足或缺少该方面施工经验而造成潜在的质量隐患。
2.3 材料设备质量波动
建筑材料及施工设备性能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质量水平。有些工程项目在材料采购、设备选择上把关不严,其检验流程往往走过场,致使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和设备进入了施工现场,这些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一旦进入到施工现场后,其中的一些劣质钢筋、水泥、模板、止水材料等进入到施工环节后就有可能会造成结构的承载力不足、防渗漏性能差等问题。
2.4 对质量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是各个管控环节的质量把控基础,有些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把相关制度真正落地实施,出现现场质量检查不力、技术交底流于表面、整改闭合不到位等情况;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没有明确的质量管理责任分工、出现问题无从谈起如何处置反馈,和工程验收标准是否能达到一致,这些质量隐患也就无法得到根治;很多隐蔽工程都只停留在进行过哪些工序上的记录而没有相应的签证记录或者任何的补充说明,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反复查证和跟踪。
三、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策略
3.1 强化施工组织策划和方案控制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针对实际工程细致考虑,明确施工阶段划分,施工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资源配置计划;对关键岗位的施工人员要重视做好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工作,让每个岗位的施工人员都清楚自己的工作标准及质量控制点;要合理的组织施工的先后顺序,统筹安排施工流水段,尽量避免因工序重叠和交叉施工引起的质量不稳定因素;对于一些特别大的专项施工方案要组织专家论证,保证重大专项施工方案可行性和施工节点上的可操作性。
3.2 健全和完善施工过程动态质量控制体系
全过程动态质量控制应在施工准备、过程控制及成品验收三个阶段开展工作:施工准备期开展测量放样复核、技术交底审核、材料验收入库;施工过程中实行旁站监督、首件工程验收及巡检抽查制度,实时了解施工质量动态情况;成品验收按设计标准、施工规范及验评标准进行全面质量复核检查,保证成品工程质量受控。全过程动态质量控制可及时发现问题并减少问题出现,同时将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3.3 严格遵从施工工艺、规程执行
各种施工工艺都要有具体的工艺操作程序,包括:工艺流程、施工重点、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点,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掌握,还要进行现场的工艺交底,并确定具体的控制参数,按照工艺参数的要求来进行操作;严格控制模板安装尺寸位置、钢筋安装间距定位、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程度及混凝土浇筑后的振捣密实程度,保证结构实体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水平。
3.4 要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技术档案并能溯源管理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要注重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建好施工质量档案,包括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记录、材料合格证明、质量检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单等相关资料;同时还要做好施工影像资料的留取工作,并做好质量追溯编号管理工作以及建设电子档案系统等工作,以保证今后出现施工质量问题能够溯源、可查找、能分清责任并作为提供后期运维管理的重要数据资料。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总体运行的安全和经济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过程的特点,即复杂性、动态性、系统性的要求来开展施工组织策划、施工过程控制、施工技术执行及质量档案管理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加强质量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施工组织管理水平,提高施工技术执行能力,完善质量控制制度体系,可有效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现高质量、安全、高效益发展。
参考文献
[1] 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及技术[J]. 段合天.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07)
[2] 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和技术[J]. 李健雄.居舍,2019(31)
[3] 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和技术研究[J]. 刘德东.通讯世界,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