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电梯检测分析测量误差因素探究

作者

李妍

370302199108056326

引言

在现代城市的基础设施管理中,电梯系统作为高度集成的垂直运输解决方案,其安全性、可靠性及效率对公共安全与建筑管理至关重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建筑高度的不断攀升,电梯的数量急剧增加,相应地,其维护和故障诊断的复杂性与挑战也在不断增加。为了保证电梯运行稳定、安全,就必须由专业工作人员做好电梯安全检测工作。在检测工作进行中,检测工作人员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寻找引发测量误差的因素,秉承认真、负责态度,避免误差出现,保证电梯检测工作质量高。因此,下面主要对基于电梯检测分析测量误差因素展开探讨。

1 电梯检验的重要性

1.1 确保乘梯安全

电梯作为一种垂直交通工具,每天都在承载着大量的人员流动。电梯检验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确保电梯安全方面。通过专业的检验,可以及时发现电梯控制系统、机械结构等各个方面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例如,对电梯的制动器进行检验,能够确保在电梯停止运行时,制动器能够可靠地将电梯轿厢固定住,防止轿厢意外移动,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同时,检验电梯的门锁装置,可以防止电梯门在运行过程中意外打开而导致坠落事故。此外,对电梯的限速器、安全钳等安全保护装置的检验,能够在电梯出现超速等紧急情况时,迅速启动保护机制,使电梯安全停止。

1.2 保障设备可靠运行

电梯检验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保障设备的可靠运行。电梯是一种复杂的机电设备,长期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磨损、老化、环境变化等。定期的检验可以对电梯的各个部件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问题。例如,对电梯的电气系统进行检验,可以确保接触器、继电器工作可靠,电气线路的连接牢固、绝缘良好,避免因电气故障导致电梯停运。对电梯的曳引系统进行检验,可以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曳引轮的磨损程度等,保证电梯的提升能力和运行平稳性。同时,检验还可以对电梯的运行性能进行评估,如电梯的速度、加速度、平层精度等,确保电梯的运行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测量误差分析

2.1 系统误差

(1)主观误差。之所以会出现主观误差,大多情况下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例如,检测工作人员无丰富的工作经验、未掌握工作技巧等所造成的。因此,为了避免主观误差的出现,专业工作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学习力度,努力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增强自己的素质,并加大对检测工作的监管力度,帮助检测工作更规范。(2)装置误差。引发装置误差的主因包括 2 个方面,即检测仪器安装不合理与外界因素影响所造成的。最佳的问题处理方式是在电梯检测工作进行中,制定出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每位检测人员都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严格按照安装使用规范展开具体的操作,高质量地完成检测工作。(3)仪器误差。之所以会出现仪器误差,同样是由于 2 方面原因造成的,即仪器设备矫正工作未做好和刻度不准确。针对此类误差,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法就是加大仪器设备检查力度,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后再进行电梯检测,如果依旧存在误差,需再次校正。

2.2 疏忽误差

众所周知,电梯安全检测最终结果与多个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其中就包括检测过程控制。电梯检测工作进行中,如果检测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是敷衍、马虎的,必然容易引发问题。例如,会导致最终检测结果失去准确性、增加误差发生的可能性等。寻找引发疏忽问题的原因,发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即计算偏差、读数错误、数字错误等。为了防止疏忽误差的出现,第一步要做的是在出现误差后,检测工作人员切记不要焦急、慌乱,冷静对待与处理,分析出现误差原因,确认是疏忽误差后,制定出合适方法排除错误数据。另外,电梯检测工作进行中,需应用目前更先进的检测仪器,汇集更多有效数据并分析、计算,及时排除误差数据,避免发生疏忽误差。

2.3 随机误差

在电梯检测工作进行时,检测工作人员如果发现是无准确规律的误差,便可以断定是出现了随机误差。寻找引发随机误差的原因,发现问题较为复杂,需加大分析力度,例如,外界环境变化、检查工作人员的主观感受影响等等都容易导致随机误差的出现。另外,检测工作人员还要加大对排除随机误差方法分析力度,即通过多次检测方法,降低随机误差发生概率。依托重复检测计算检测数据平均值,最终得出准确性强的数据。

2.4 主观误差与客观误差

电梯检测工作十分复杂,需专业工作人员负责,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与此同时,对检测工作人员的素养、工作能力等多个方面提出高要求。检测工作进行前,需提高检测工作人员素养与综合能力。因此,相关部门需加大对检测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利用多次的培训,指导电梯检测工作人员采用正确检测方法高质量完成电梯的检测工作,降低误差出现概率。此外,电梯检测工作正式展开前,技术工作人员进入客观误差分析、统计以及排查工作中,再计算出相关标准和参考范围。如果电梯检测工作人员在检测工作进行中,对检测方法已经展开了深入分析并认真思考检测对象,便可有效地避免客观误差的出现。

3 电梯故障监测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梯服务质量提出诸多要求,而且近年来电梯突发事故数量越来越多。在未来,电梯故障监测技术需向其他方向努力发展,即:更科学、更人性化等。

3.1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运用

众所周知,wifi 技术目前已经得到认可与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大众对其特别熟悉。数据传输速度快、覆盖面积广、无需布线、健康安全等是其优势,人们也对其给予好评。在未来,电梯系统中完全可将此项技术加入进去,汇集更多有效数据,使无线感应器传输速度更快一筹。

3.2 故障预警

据了解,目前所应用的电梯运行故障监测系统只能够去检测已经发生的故障并进行科学处理,没有办法在问题未发生时预警,想要确保电梯乘坐人员的人身安全还比较困难。因此,在未来,电梯监测技术需要加大更新、优化力度,即在故障诊断方面多下功夫。对电梯日常运行展开全面、详尽监测,及时发现电梯各位置不同变化,评价电梯的安全状况,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结束语

总之,在电梯检测工作进行中,许多因素都容易对最终结果带来影响,如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等,所以电梯检测工作人员在检测工作进行中,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严格约束自己的工作行为,降低误差出现,确保最终检测结果准确、真实。相信未来在电梯检测工作进行中,依托先进技术、设备、专业的电梯检测工作人员等,必定可以降低检测误差出现的可能性,为大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徐振宇 , 张永举 , 黄晓华 . 电梯导轨直线度检测与误差补偿方法研究 [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1,50(10):95-99.

[2] 王 浩 . 电 梯 检 测 及 其 产 生 的 误 差 问 题 研 究 [J]. 设 备 管 理 与 维修 ,2020,(24):41-42.

[3] 薛 亚 盼 . 电 梯 检 测 及 其 产 生 的 误 差 问 题 处 理 [J]. 智 库 时代 ,2018,(52):175+185.

[4] 郭炜 , 杨逸峰 , 王玉军等 . 电梯导轨性能检测装置的机械结构设计 [J]. 中国电梯 ,2019,30(1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