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固体废材在古镇环境中发展
孟刘依 孙嘉航 薛若琳
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1 地域性固体废材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
人类社会的持续性由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三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相互并存促进发展。环境污染加之资源日益匮乏,人居生存与环境污染存在矛盾性,我国长久以来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已经不符合当代的生态需求,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我国面临着人文生态缺失和自然生态失控的两难的挑战;面对资源开采、污染废物遗弃现象的普遍化,直视问题,解决矛盾早已成为治污、求生态的一大捷径,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中包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2 地域性固体废材循环再利用的可行性研究
2.1 生态可行性
1966 年 10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 的计划正式提出,要采用生态学方法研究城市的生态规划建设。早在 1984 年,中国生态学会针对城市发展成立了“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在我国开启了关于生态小区、生态城市的专项研究,目前已取得显著研究成果。以“保护自然,崇尚自然,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国际材料联合会认为工业再生产品潜力巨大,可有效的解决资源短缺问题,既可以满足城市建设对资源的大量需求,又减少自然资源的开采,同时对废弃物产生和环境污染的有极好的限制作用,又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资源。陈炉古镇固体废材循环再生处理产生的再生产品,遵循且符合了“绿色”材料的本属定义 : 其一,需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其二,需改善环境,利于环境发展;其三,开发新能源,平衡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满足了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害后代人发展。
2.2 技术可行性
在陈炉古镇地域性固体废材循环利用技术与其他产业循环利用本质相同,其核心技术是通过相应的物理、化学或者机械手段,将废弃物内部中可再生组成部分进行分离处理,通过相应磨具处理技术重新加工成新规格的材料,其可大幅度降低废弃物的污染程度,通过产业链的良性循环达多次效益。通过对工业遗留下来的固体废材进行物理特性和构成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到固体废材是一种高资源价值的次代品,固体废材在进行分拣、分类粉碎或筛滤剔除后,大多可作为再生资源循进行二次环再利用,其中有相当部分在经过处理后成为生产原产品的最优再生原材料;无用的部分可以用作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铺设道路、工程回填、绿地基质;只有较小部分污染物质没有循环利用的价值,直接分类进行最后污染物处理。
2.3 经济可行性
陈炉古镇由于城市环境局限性,价值固体废材长期存在,目前政府以及着手从城市规划和新能源角度进行解决。对于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国内其他城市早已形成规模化产业链,经济利益客观,可大规模生产,带动乡村经济转型发展。因此,陈炉古镇地域性固体废材循环再生利用的经济可行性,不能单从再生产的生产成本和在产品的产出收益来衡量,因为循环再生产具有正的溢出效应,再生产费用可被其他方面的效益所补偿,下面从成本和效益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2.3.1 成本分析
陈炉古镇固体废材循环利用的成本包括:一是固体废材的收集费用,购买固体废材及运送到再生企业的运输费用,其与再生处理企业的选址有一定的关系,相对于总体来说较少;二是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占回收成本的多数比例,如土地购买、租赁费用、生产性房建费用以及大型设备采购费;三是再生处理生产性支出占少数,多以能源或者循环企业满足基本生产所需现金流、工人、材料费用;四是固体废材再生产品的销售成本,属于产品衍生部分,相对纳入产品利润中。对于新兴或者扶持的产业,面对初期的销售宣传费用,可通过可由政府补贴作为产业的支持,来加大通过社会宣传和推广的认可度;五是再处理过程中的环境治理费,根据固体废材回收政策,如废气废水的专业化除污、废渣的处理都相应的成本支出。
2.3.2 效益分析
陈炉古镇地域性固体废材再产品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地域性固体废材处置收费,对于地域性固体废弃物的丢弃处理要制定有关的收费制度;从政府决策角度出发,将循环推广的政策纳入财政补贴,财政补贴可以采用减少纳税或者按照比例贴现的形式,更好促进本地产业的创新发展扶持再生企业良性发展,其再生产品就是一个很好的环保产业的策略。在避免或减少对固体废弃物进行无污染化处理的成本投入上,如集约废弃物处置厂建设资本、废弃物填埋场土地资源占用,减少封场用地和封场后的长期经营管理费用等等。
2.3.3 社会可行性
① 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固体废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处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并导致环境不完全可恢复性。由此,我国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固体废材的循环再利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②扩大就业稳定社会。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研究,每焚烧 1 万吨废弃物需要 1 个就业岗位,填埋 1 万吨废弃物需要 60 就业岗位,而使用循环再生资源,利用 1 万吨废弃物仅需 36 个就业岗位。目前根据 2012 年统计,陈炉古镇总人口有 1.98 万人口,镇区居民有 6000 人口,陶瓷烧制与旅游行业成为主要就业岗位,固体废材回收利用产业可极大改进就业比率,增进经济生产。当固体废材的循环再生产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时,可以为古镇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有效的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迈向和谐社会。
③ 加快陈炉古镇经济的发展。固体废材的循环利用经过科学合理的实行后,可有效降低陈炉古镇陶瓷行业整体的生产成本,并对当地原材料开采、房建产业开发和基础设施环保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起极大的促进作用,可有效的振兴陈炉古镇经济发展。
3 地域性固体废材景观化的应用研究
传统的景观材料有砖石、泥瓦、枕木、金属、玻璃、混凝土、植物、水体等材质,其对于环境而言,适用范围广泛、性能优越、肌理细腻、特点显著,但各种材料也有着自身的缺陷,它们不仅需要着互相融合、相互包容、追求发展与突破。当设计师突破传统材料的限制,从而发掘更多的有潜力、非常规、非传统特性优良的材料作为景观环境建设素材。地域性固体废材的利用与组合,其存在的矛盾感、冲突感、突兀感可以产生强烈的色彩、材质、肌理、大小、面积、组合方式等方面对人都有着明显、意想不到、令人惊讶的感知效果。总述,艺术性的利用是设计师在遵循历史文化原则下,秉承了当地极具特色的古城环境,用材料的设计搭配形成艺术的视觉美感。
4 结论
总的来讲,发挥废弃材料地域性固材的特性,梳理其优势、特点、将废物重新塑造产生新的环境要素和景观设施与小品中运用,使废材转废为宝;通过利用废材的重组衍生、形态改变、性能挖掘,经过一定的设计加工与处理,使地域性固体废材艺术化、规格化、生态化成为一种新型绿色生态的地域性景观材料。通过创造、再生、延伸地域性固体废材的使用价值与艺术价值,从而实现地域性固体废材在一定区域内景观化,并衍生、丰富其多元化价值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