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实践策略

作者

吕鹏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与现存问题

语言与文化如同硬币的两面,语言承载着文化信息,文化则赋予语言深层内涵。《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将文化意识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学中培养学生 " 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坚定文化自信 " 的能力。但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文化意识培养上仍存在明显不足:

1. 文化教学停留在表面

多数课堂仅讲解节日、饮食等显性文化现象。如人教版必修三 Unit 1《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教学中,部分教师仅介绍圣诞节的装饰、礼物交换等形式,却未深入探讨其宗教起源与" 仁爱分享" 的精神内核。

2. 中西文化输入失衡

教材中西方文化内容占比偏高。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涉及中国文化的阅读材料仅占总文化内容的 20% 左右,导致学生能用英语讨论感恩节火鸡,却难以用英语介绍端午节的" 祛病防疫" 文化寓意。

3. 学生参与深度不足

文化知识多以教师讲解为主,缺乏实践体验。如在学习"Body Language" 单元时,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角色扮演对比中英手势差异,难以真正理解文化行为背后的思维方式。

二、文化意识融入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深度开发人教版教材文化资源

以新版人教版教材为载体,从纵向梳理单元文化线索、横向关联本土文化案例两个维度开展教学:

1. 纵向整合单元文化主线

以人教版必修三 Unit 1《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为例,构建如下文化教学框架:

主阅读课:分析课文《The Story of Christmas》中圣诞树、圣诞颂歌等符号的宗教起源,引导学生思考" 圣诞节为何成为全球性节日" ;

拓展阅读课:补充《Spring Festival Reunion》阅读材料,对比课文中 " 贴春联、守岁" 等习俗与圣诞节家庭聚餐的文化共性;

项目活动:让学生分组制作" 中西节日对比手册",用英语描述春节 " 红包" 的吉祥寓意与圣诞节" 圣诞袜" 的传说故事。

2. 横向关联本土文化案例

在人教版必修四 Unit 2《Cultural Heritage》教学中,讲解埃及阿斯旺大坝文物迁移案例时,同步引入福建土楼保护的英文报道。如播放 UNESCO 关于福建土楼的纪录片片段,组织学生用英语讨论 :"How do Chinese villages protecttraditional buildings like Tulou?"(中国村落如何保护土楼这类传统建筑?),既拓展文化视野,又强化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

(二)创设沉浸式文化课堂情境

改变传统语言技能训练模式,通过 " 情境—文本—实践 " 三步法深化文化理解:

1. 三步式文化回应教学

以人教版必修三Unit 1" 春节与圣诞节家庭观" 对比为例:

情境导入:播放人教版教材配套视频中春运火车站的实拍画面,提问:"Why do so many Chinese people travel home before Spring Festival?"(为何春节前大量中国人返乡?);

文 本 分 析 : 对 比 课 文 中 "Reunion dinn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SpringFestival"(团圆饭是春节最重要的部分)与描写圣诞节家庭聚餐的句子,引导学生发现" 家族团聚" 与" 亲友分享" 的文化共性;

实践应用:组织辩论 "Digital greetings vs family reunion: Which better preservescultural values?"(电子祝福 vs 家庭团聚,哪种更能传承文化价值?),让学生结合课文观点与生活体验展开思辨。

2. 多模态资源辅助教学

利用VR 技术虚拟游览人教版教材中出现的文化地标:如学习" 故宫" 相关课文时,用 VR 设备带学生 " 走进 " 太和殿,对比课文中 "forbidden city" 的描述与实地建筑细节;云南地区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必修一Unit 5《Language Points》时,可引入本地 " 爨体 " 书法实物图片,让学生用英语描述其 " 方折峻丽 " 的笔画特征,增强本土文化亲近感。

(三)设计跨文化对比实践活动

1. 可视化对比分析工具

设计表格引导学生从现象深入文化本质。以人教版必修三Unit 1 教学为例,制作" 中西节日文化对比表" :

2. 真实情境文化交际

创设跨文化冲突任务,如 :"Your American pen pal writes: 'Chinese parents always help with homework, which seems to invade children's privacy.' Write a reply explaining Chinese family education culture based on Unit 4《History and Traditions》."(美国笔友认为中国父母帮孩子做作业是侵犯隐私,请结合第四 单元内容写回信解释中国家庭教育文化)。学生需调用课文中 " 重视教育传承 " 的文化观点,用英语完成得体回应。

(四)拓展课外文化实践项目

1. 本土化项目式学习

开展" 用英语讲家乡故事" 活动:学生选取本地非遗项目(如陕西皮影戏、广东醒狮),参照人教版必修二 Unit 3《The Internet》的调研方法,收集英文资料并制作 3 分钟双语解说视频。如西安学生结合教材 " 文化遗产 " 单元知识,用英语介绍兵马俑的制作工艺与历史价值,在校园英语角展播。

2. 跨文化阅读共同体

组建课外阅读小组,采用 " 文化日志 " 形式深化理解。如共读人教版推荐书目《Jane Eyre》时,要求学生记录:

-“How does the novel reflect British colonial attitudes in the 19th century?”(小 说如何反映19 世纪英国殖民态度?);

-“Compare Jane Eyre’s situation with Daiyu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对比简·爱与林黛玉的处境)。通过跨文本对比,培养历史视角下的文化批判能力。

三、实践成效与改进方向

经过一学期教学实践,学生文化意识呈现积极变化: 85% 的学生能主动识别课文中的文化符号,如学习人教版必修四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时,自发对比中西方女性成就评价标准; 92% 的学生能用英语完整介绍至少 2 项中国传统习俗;在 "AI 与文化传承 " 主题讨论中,多数学生能辩证分析技术对文化传播的促进与挑战。

但教学中仍存在挑战:部分教师对中西文化深层知识储备不足,如讲解人教版必修二 Unit 5《Music》中 " 京剧 " 内容时,难以准确阐释 " 生旦净丑 " 的文化内涵;现有阅读评价仍以语言知识为主,缺乏对文化理解的量化考核。未来需加强教师 " 英语 + 文化 " 专题培训,开发包含 " 文化理解 "" 跨文化表达 "等维度的阅读评价量表。

结语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文化意识,需以 " 中西并重 " 为原则,以人教版教材为依托,通过教材深度开发、情境化课堂设计、对比实践活动及课外项目拓展,构建 " 输入—体验—输出 " 的文化教育闭环。唯有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既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又能自信表达本土文化,才能真正实现英语学科 "育人" 与" 传文化" 的双重使命。

参考文献(节选)

1. 王蕊 .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元素分析与教学实践 [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23(5):32-35.

2. 孙尚可 . 基于人教版教材的文化意识培养课例研究 [J]. 英语教师,2024(11):78-81.

3. 廖慧瑜 .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本土文化渗透策略——以人教版教材为例[J]. 教学与管理,2025(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