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报告审核关键要点剖析
吴琦
辽宁惠康检测评价技术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引言:食品安全问题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直接危及生命安全,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向公众出示具有权威性的证明报告,为食品市场监管部门、食品生产企业、食品零售商、消费者等提供科学数据和检测结果,发挥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市场发展的重要作用。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应通过质量审核,确保其检验检测的权威性和精准性。
1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报告审核关键要点分析
1.1 机构与人员资质符合性
在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报告审核中,应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格认定管理办法》规定,向社会出具关键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根据检验检测报告标准资质认定标志。相关报告审核人员根据报告中检测项目机构资质认定书规定,对检验检测能力进行分析;重点关注授权签字人的技术能力范围,保证其在授权领域内签发报告,进而保证机构与人员资质符合性。
1.2 样品信息精准性
样品信息是报告的“地基”,决定着报告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根据《全国食品安全监督筹建实施细则》要求,对产品定义、产品名称、产品类型、产品执行标准、产品生产工艺等进行分类,确保样品信息精准性。同时,在食品检验检测中,应注意区分易混淆的产品,避免主观判断、保持客观检测。确保抽样信息符合《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规范》,对样品抽检场所、企业信息、样品信息、现场照片、告知书等进行精准分析。
1.3 检验项目完整性
食品检验检测报告出具过程中,严格检查检验检测项目完整性。特别是对抽检方案设置,要避免报告出现漏项、漏检、错误等。对新申证的产品检验检测时,应做细则完善工作,确保产品符合法律、法规、标准等要求,均符合条件后方可进行食品检验检测。
检验检测方法应体现其适用性,提高报告审核质量。在检验检测方法选择上,应优先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检验方法、使用现行标准进行检验检测、确保检验检测产品符合适用范围、检验检测方法与判定标准相匹配、检验检测方法与判定标准相匹配、多种检验检测方法同时出现,选择最适一种,进而提高审核质量水平。
[1] 毛锐 , 孙群 , 姚静 , 等 .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报告审核关键要点剖析 [J]. 食品工业 ,2025,46(03):170-174.[2] 白佩玲 . 探讨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内审中应注意的问题 [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09):44.
1.4 检验方法适用性
参考文献:
1.5 检验结果可靠性
报告审核中,重点评估检验检测结果可靠性,从数据采集、异常数据分析、样品稀释倍数、检查结果精密度、量值追溯、报告结果规范表述等方面下功夫,以此保证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报告的可靠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系数。
1.6 判定结果准确性
判定结果准确性对报告审核质量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基于此,报告审核人员应掌握判定规则和方法,结合具体判定结果做出相关管控。通过明确判定标准层级关系、关注产品质量要求、掌握产品日期、注意基础标准食品分类、注意基础标准与其他标准衔接等,对不同食品生产许可进行分类,提升审核质量。
2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报告审核质量提升策略
2.1 优化审核流程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应结合相关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制度,明确审核与签发人员职责,将工作细化,责任到人。同时,合理分配报告审核质量工作,提高报告审核质量与效率。综合考量食品类目繁多的特点,机构可根据审核人员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对食品进行分类检验检测,分别从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提高审核效率。针对跨类别食品检验检测,应鼓励审核人员加大协作,有效进行沟通,提高审核质量。
2.2 加强部门沟通
报告出具涉及多个部门,在提升审核质量工作中,审核人员应做好部门间的有效沟通,为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提升通力合作。一方面,报告审核人员应结合具体工作,做好相关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根据审核质量关键要点,定期召开部门协调会议,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以此提高沟通交流效率与质量,共同服务于食品安全工作。
2.3 开展信息审核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在报告审核质量提升工作中,通过积极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审核关键要点进行分析,结合潜在问题做好相关工作。利用 AI 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对数据间的信息进行剖析,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和规律,从而辅助报告审核工作。另外,通过开发和定制审核软件,自动匹配样品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分析、自动比对相关标准,体现报告审核质量有效性。
结束语: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报告审核质量取决于报告审核关键要点,通过对关键要点进行科学管控,确保报告发挥食品安全最后一道防线作用。报告审核人员需对检测方法进行优化,对检测关键要点进行分析,及时校正报告中的疏漏和错误,提高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报告的质量。从机构与人员资质符合性、样品信息精准性、检验项目完整性、检验方法适用性、检验结果可靠性、判定结果准确性6 个关键要点进行考量,提出审核质量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