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与智慧赋能:能源央企办公区物业服务创新研究
袁国梅
长江三峡实业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430010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能源央企,提升物业服务保障水平不仅是改善员工工作环境的重要举措,更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办公区物业服务涉及会务、配餐、保洁、维修等多个业务领域,直接关系到企业正常运转和员工切身利益。
能源央企办公区物业服务具有特殊重要性和复杂性:一是安全要求特殊,能源行业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物业服务必须确保绝对可靠;二是保障任务艰巨,能源企业涉及地域广泛、环境复杂,需要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后勤保障;三是转型压力增大,在“双碳”目标下,必须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传统物业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发展要求,必须通过党建引领与智慧赋能,创新服务模式,提升保障能力。
本研究以本单位现有服务保障能源央企创新实践为例,结合国内先进案例,探讨党建引领与智慧化技术在办公区物业服务中的融合路径与实践成效,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2 党建引领与智慧赋能融合的价值逻辑
本研究基于价值创造理论的视角,将党建引领与智慧化转型作为能源央企物业服务领域两类独特的战略性资源,旨在探讨二者如何通过深度融合与协同效应,为组织及其利益相关方创造政治价值、管理价值与社会价值,并最终构建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机制与实践路径。
2.1 政治价值: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然要求
能源央企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办公区作为企业运营指挥中心和生产支持基地,其物业服务保障工作具有特殊政治意义。通过党建引领,能够将“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政治要求转化为具体服务标准和工作规范,确保物业服务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智慧化建设则是提升保障能力的技术支撑。云管家 APP 的上线和应用,嵌入智慧园区、智慧安防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实现对办公区重点区域、关键设备的全天候监控,确保绝对安全,创造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增量价值。
2.2 管理价值:提升服务效能的关键路径
在管理价值创造方面,党建引领与智慧化融合能够显著提升物业服务的管理效能。一方面,通过党组织嵌入治理结构,能够有效解决部门壁垒、协调不畅等问题,提高服务回应速度;另一方面,通过智慧化技术应用,日常工单系统的报单、完结,能够实现服务流程优化和资源高效配置,创造了“降本增效”的显性经济价值。
2.3 社会价值:实现绿色低碳的重要举措
在社会价值创造方面,作为能源企业,带头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是社会责任也是政治责任。通过党建引领,能够强化员工的节能减排意识,培育绿色服务文化;通过智慧化技术应用,能够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降低能耗排放。
如办公区引入的的电子席卡,针对传统纸质席卡存在资源浪费、信息更新繁琐、重复制作成本高等痛点,从高效管理、绿色环保、降本增效的需求出发,电子席卡的应用,创造了“践行双碳战略”的社会环境价值。
3 重点业务领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3.1 会务服务提质升级
根据现有的标准化会务服务流程,涵盖会前准备、会中服务、会后整理各环节。针对重要会议制定专项保障方案,实行专员带班制度,确保会议服务零差错。同时,可借鉴华海智汇的“通感一体 +AI”双翼协同模式——实时感知人体存在、人员密度、活动行为,为智能会议空间管理带来环境智控、资源释放、绿色节能三大竞争优势。
3.2 配餐服务优化改善
推行“健康餐饮”理念,研发低脂、低糖等健康餐品。建立餐饮服务质量反馈机制,每月开展满意度调查,持续改进餐饮服务。引入智能餐饮管理系统,机器人保洁员、自动打饭机、智能炒菜机等智能化设备,构建互联互通的智慧场景,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食品安全全程追溯、营养科学配餐、就餐人数预测等功能,建立更加高效、智慧的餐饮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3.3 环境服务精细管理
制定分级保洁标准,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异化保洁方案。运用智能清洁设备,提高保洁效率和质量,引进室内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温湿度、空气质量等指标,确保办公环境舒适健康。
3.4 维修服务快速回应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预测性维护是维修服务的发展方向。通过安装在设备上的传感器实时收集数据,准确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预警,及时引导维护人员进行检查和维护,从而避免突发故障带来的影响。
4 经验启示与未来展望
4.1 主要经验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准服务保障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更是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将党建工作要求嵌入物业服务全流程,使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是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把握智慧化建设的适用性原则。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但创新必须因地制宜,坚持实用导向。
三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好多维度协调发展。智慧物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好三大关系:其一是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在推进智能化的同时,确保网络和数据安全;其二是统筹好效率与效益的关系,在追求人均管理面积显著提升的同时,更应关注整体运营效益和服务质量的协同优化,实现降本增效与提质创值的统一;其三是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在加大智慧化建设投入的同时,更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流程优化等“软”实力的配套与协同。“软硬兼施”、协同投入是确保智慧物业建设发挥长效价值的关键所在。
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守住服务工作的初心使命。技术是手段,服务是目的。智慧化建设要始终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关注员工体验和需求,避免技术决定论及其应用带来的冷漠感。在现有的创新实践中,保留传统服务管道,通过“在线 + 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以人性化服务保持服务的暖心。
4.2 未来发展方向
下一步,能源央企办公区物业服务要重点在以下方面深化创新:
一是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能源行业物业服务标准。在二十多年服务保障大国重器建设的沉淀积累中,公司形成了一套优质高效的大型水电站物业服务标准,制订标准助力提升公司物业服务核心竞争力,以标准化驱动服务的规范化、精细化和品牌化建设。
二是深化智慧服务应用,强化技术赋能。借鉴国内标杆项目建设经验,引进智能化设备、搭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对空间使用、人流密度、设备运行状态及能耗数据的毫秒级监测与智能预警。此举不仅能提升管理回应速度,也为行业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运营样板。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专业化服务团队。分批选派员工深入标杆项目进行跟岗实训,拓宽现代服务业管理思路。结合实际开展跟岗实训学习成果分享会,更新观念,打破信息壁垒。同时,要持续建立“管理 + 技术”双通道发展机制,重点培育既懂能源行业特性又掌握现代服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锻造核心人才队伍,为服务的持续创新储备核心能力。
5 结语
党建引领与智慧化建设深度融合,已成为提升能源央企办公区物业服务保障水平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要始终以政治引领为根本,确保物业服务保障工作方向不偏、重心不移;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系统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在物业服务中的深度应用与集成创新;以管理体系为保障,持续完善标准化、精细化、人性化的现代物业服务新模式,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智慧服务生态。
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建 + 智慧+服务”创新模式,为能源央企核心主业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后勤支撑,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征程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