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西藏边疆市场形成过程研究
罗珺颖
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陕西咸阳 712982
一、引言
研究古代西藏市场的形成过程,其市场形成的经济思想不仅对市场的道德约束有借鉴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当今企业通过挖掘西藏优势资源进行创新形成稳定良好的经济市场,更好的实现西藏的经济价值。西藏远古时代的商品交换市场人们无法抵御强大大自然的力量所以常常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同时,当时的部落还未形成完备的管理制度对社会上的道德约束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同时一些不合理的约束也会制约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研究西藏历史市场的形成过程,寻找市场运行机制不仅对西藏文化发展演进的研究,更是对西藏经济运行方式以及方向的研究。
二、文献综述
周慧英(2023)阐述到古代经济思想既重制度因素,也重政治因素,强调古代经济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联,能够认识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也为当代市场经济实践活动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1]。《藏族部落制度研究》中对远古时代藏族部落如何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运用何种制度让生产活动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部落制度涉及西藏先民的方方面面包括生活、生产以及家庭的管理[2]。《西藏经济简史(上)》阐述了西藏的大致地理概况及资源以及西藏与中原内地在经济文化生活上的联系[3]。
三、西藏市场的特点
(一)要素市场
要素市场主要包括土地、劳动、资本 [9]。而西藏在远古时期的要素主要是土地、劳动以及供其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例如牲畜、青稞等。牲畜即是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牧民的衣食住行都来自于牲畜和畜产品。例如,牧民所穿的皮袄、皮裤是羊皮所制成的,既耐穿又保暖。牛羊肉及奶制品是牧区的主要食品。牛羊肉营养价值高有抗寒御病的优点,是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畜牧也是牧民的生产资料。畜牧业依靠牲畜本身进行生产和繁殖实现生产的扩大和发展,牧民需要用饲养的牲畜通过交换的方式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因此,牧民们为了扩大再生产不会将牲畜全部转化为生活资料只为自己占有,而是要保持生活消费与再生产的正常比例,从而保证市场的供需平衡。
(二)商品市场
西藏可供进行交换的商品有动物皮毛所制成保暖御寒的衣服、种植的青稞等各种可保证温饱的食物以及西藏先民自己动手制作的手工作品。但受约束条件较多,消费的商品生产数量有限,大多仅限于自给自足的与他人交换双方所需物品且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直到公元 6 世纪末,随着生产力的提升社会的发展需要,西藏开始出现市场的雏形,人们通过西藏的铜币进行商品的买卖,为今后发展集市奠定了基础。总之,西藏在远古时代的商品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大自然的依赖性较强,因此所形成的商品市场大多数为一些生活上的必需品。
四、西藏市场形成机制
(-) 供给与需求
进入金属时期西藏人民的生产方式由自给自足发展到了生产资料拥有剩余可供交换,同时也会因为交换的需要制作手工艺品与其他部落进行物物交换。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力的发展,西藏逐渐出现了计量物品的工具商品开始拥有价值,人们开始将同等价值的商品进行交换。直到铜币和银的出现,西藏先民就将原有用贝壳充当媒介进行商品交换的方式变成了用铜币白银。由此可见,生产力的发展让人们对生产和消费有了欲望从而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形成,银作为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衡量商品的价值形成了价格机制。
(二)制度支持
无论是国家还是市场的运行都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制度维护着国家和民族的存在和发展。同样,古代西藏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制度的存在是无法分离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部落间的联系也越广泛,在社会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危害生命财产安全、破坏社会稳定和生产秩序的情况。在当时,就已经形成了处理这类问题的习惯规范,对这些行为作出处死、监禁、放逐、没收财产等处罚 [8]。在生产方面,西藏也有了计算田地、牲畜并按照规定征税赋的规定。古代西藏在生产管理中方法也很多,主要从维护集体和个人利益、统一行动、征收赋税和罚服四个方面进行规范。
(三)利润追求
西藏经过一定时期对生产资料的积累产生了剩余商品,出现了剩余商品的交换。随着交换活动的逐渐增加,一些氏族首领开始将生产和交换来的物品占为己有导致了内部私有财产的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私有财产逐渐增多产生贫富差距,此后西藏出现了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两个等级。财富的聚积与丰富打破了长久以来的自然运行的部落公有制,为了财富的残酷的部落战争此起彼伏,单一的部落已经不能适应发展了的社会和社会的政治、军事斗争,人们需要联合更多的更强大的力量来应付外来的入侵和对抗落间的战争,来保卫自已部落的胜利果实和本部落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周英惠 . 古代经济思想对市场经济的启示 [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3,45(S2):4-6.
[2] 陈庆英 何峰 . 藏族部落制度研究 [M]. 北京 :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2,217-369.
[3] 多杰才旦 江村罗布 . 西藏经济简史 ( 上 )[M]. 北京 :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2,3-4
作者简介:罗珺颖 (1999-),女,广西柳州人,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经济中国与南亚经济贸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