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作者

黄秀琴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漹城镇第三小学校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快速时期,对于新知识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英语教师应在充分研究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丰富课堂教学的方法,用便于学生理解的形式进行课程的引导。由于小学生尚不具备丰富的表象知识储备,因此通过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可以使学生提高接受新知识的效率,以此为前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提高教师的意识

作为英语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能。素质教育理念提倡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结合到各科教学当中更需要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并合理开发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从小学形成良好的英语启蒙学习,利用生活化教学的思维启发学生开展英语思考,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但是这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在有限的英语课堂时间内,需要教师能够合理安排教学流程,按时完成教学目标。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对于新知识的掌握也大多依赖于教师的讲授,难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在实施具体的生活化教学方法时,教师应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不断总结优秀的教学经验,及时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促生活化教学的有效落实。

二、备课阶段生活化

为了有效的开展生活化教学,教师需要完善英语教学的各个流程,从备课阶段开始渗透,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为课堂实践做好准备。例如,在学习“Foodand Drinks”的相关课程时,需要学生掌握食物方面的英语知识,针对教材内容的研究,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出一些学生日常经常会接触到的事物图片,可以结合我们的饮食习惯进行罗列,比如早餐家长会给孩子准备一些面包、牛奶、鸡蛋,或者搭配一些果蔬粥,和餐后水果等。在这样的场景呈现中,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体会新课的内容,而且便于和自己的生活相关联,这样学习英语新单词和句式时也就不会觉得陌生,反而会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每天都会接触到的食物和饮品英语知识。

三、设置生活场景

在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这是一门与我们的汉语母语区别较大的一门语言学科。而学习英语语言是促进学生掌握外语交流的工具,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需要教师从小学英语教学当中合理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随着英语能力的提高,会使学生提高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水平,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观察英语教材可以发现,编者为每节新知识都提供了相应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对话,教师可以以此为前提,在课程开始前鼓励学生每人取一个英文名字,在英语课堂大家要适应用英语名字交流,并尽量的采用全英文的讲授。这对于刚刚开始系统的英语学习的学生而言会形成意识上的构建,发现英语课堂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也是将生活化教学融合于教材内容的生动体现。

四、抓住教学契机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远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都要经过系统的学习过程。通过课堂教学环节的开展,教师需要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在课后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及时的进行英语知识的拓展,帮助学生提高对英语内容的多元化了解。例如在学习“Classroom”的课程时,涉及到“This is my desk”以及“Have a new pen”等教室物体和学习用品的学习,在进行知识的拓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英语对话,比如想聊一聊关于教室黑板报的话题,那么教师便可以和学生一起罗列所需要的新单词,然后结合句式进行对话设计。针对这些出现在学生面前的实物,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创造力,自行设计出生活化的对话内容,从而向学生渗透这就是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过程。

[2] 王彩云 . 小学高年级英语文本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J]. 小学教学研究 ( 教学版 ),2016,(11).57-59.[3] 丁 国 纯 . 小 学 英 语 生 活 化 教 学 浅 谈 [J]. 教 学 与 管 理( 小 学版),2010,(10).46-47.

五、组织英语活动

通过英语知识体系的不断拓展,学生接触到的英语知识逐渐增多,教师应及时组织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英语活动,延伸学生的英语学习范围。例如在学习了“Animals”的内容后,学生会接触到很多动物方面的英语知识。这时教师可以利用休息日,组织家长带领学生前往动物园,并提前让学生准备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进行英语介绍,关于小动物的颜色,喜欢吃的食物等等,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效果。当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同时,也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遇到发音上的疑问时教师需要及时的给予指导,让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实践任务。这种亲身参与的过程也会使学生明白英语可以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环境不断优化的背景下,为教师开发学科教学新形势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对于英语学科而言,更需要教师能够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以此为基础开展课程研发,强化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同时本着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目标,营造浓厚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积极的融入到课堂当中,发现英语学科的趣味性特点。

参考文献:

[1] 陈瑞玲 , 张晓华 . 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7).111.